“快,快,王老師暈倒了!”聽到聲音,我噔噔噔跑到樓上。

只見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手放在胸部,閉著眼睛,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怎麼回事?打120了嗎?”孫校長急切的問道。

“上課的時候,幾個調皮的男生氣的。”

王老師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女老師,性格溫柔有點內向,平時對工作認認真真。但是今年遇到的這一批學生卻讓她非常頭疼,因為這一批學生大部分時間趕上“疫情”,沒有進行養成教育,家庭又面臨種種困難,還有就是大約一多半的學生是留守兒童、離異家庭、困難家庭……這些學生基礎較差,根本學不進去,所以他們上課就睡覺或者說話做小動作,根本不把老師放在眼裡。加上教育部門三番五次強調不能“體罰和變相體罰”,老師們遇到這樣不聽話的學生都是能忍就忍,不敢批評,不敢罰站。現在的孩子也知道了老師不敢管他們,對他們無可奈何。

120終於來了。

“這位老師是呼吸綜合窘迫症,不能生氣,不能受刺激。”醫生對我們說到。

可是,這一幫不聽話的孩子,讓他們不氣人怎麼才能做到?他們知道不能體罰,不能開除,不能拘留;他們家庭特殊,他們學習基礎差,他們……

想一想,如果自已碰到這樣的情況,也只能忍氣吞聲。

這些孩子有的是離異家庭,他們缺少父愛或者母愛,父母在離婚的過程中曾經彼此傷害,但是受傷害最大的是孩子。他們幼小的心靈蒙受無盡的創傷,他們眼裡的淚水可曾流乾?

這些孩子有的是留守兒童,他們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戚,父母為了生計離他們而去,他們盼望著春節或假期的到來,能夠見父母一面,或許他們已經忘記了父母的聲音和麵龐……

這些孩子有的是困難家庭,由於種種原因,他們雖然解決了溫飽但是還比較貧困,有可能面對他人的眼光而深深的自卑,他們看著曾經的小夥伴已經進城讀書而充滿了羨慕。

這些孩子……

孩子種種的行為都是各種家庭和社會在他們身上的反映,他們也想認真學習,可是由於基礎太差已經學不會;他們也想收到其他人的尊重,可是缺少目標又一無所有。他們於是調皮,不遵守紀律破壞公物,他們於是幾個人在一塊到街上閒逛,他們於是開始抽菸喝酒甚至打架鬥毆。

當今的老師不容易,面對著這樣的學生,被學生氣倒了就會有人說老師沒有水平,管不了學生;老師打了學生是體罰,要受到處罰,學生打了老師就變成了老師無能;老師如果與家長處理不好關係或者發生了衝突,就會有一大批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批判老師,教育部門就會抓緊處理老師……請理解老師,老師也會犯錯誤,老師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老師也有很多很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