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雲清啟蒙,關先生煞費苦心。

思量一番後,他選了風靡當下的《昔時賢文》。雲清讀書不為科舉,自不必從孔孟之書開蒙。

當朝定製“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並聽婚娶。”三年後,雲清即到婚配的年齡。對於,雲清來講,多讀些世情常理更為適宜。

《昔時賢文》中,禮儀道德、典章制度、風物典故、天文地理等無所不包,用心讀上一年足夠用了。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儘管關先生口齒尚含混不清,他也使出了賣力地大聲誦讀。

“酒向知已飲,詩向會人吟”

讀到此處,關先生停了下來,一臉陶醉的神態。患疾至今,先生滴酒未沾,想是饞酒了。

關先生自詡有李太白的遺風,每日無酒不歡,最喜椒柏酒。

為飲酒,還生出許多雅趣,他言道:“春飲宜庭,夏飲宜郊,秋飲宜舟,冬飲宜室,夜飲宜月”。

對先生的癖好,師孃非但不阻止,還常常與先生對飲。

在雲清眼中,爹孃是恩愛的,先生與師孃也是恩愛的,但先生與師孃的恩愛多了幾分情趣。

雲清私下打量過,先生寫字時,師孃磨墨。先生興起時,還會為師孃吟上一兩句,師孃羞得臉紅,嗔罵兩句。

那孩子夭折之後,師孃便未曾生養。關先生亦未提過納妾傳宗接代,不似其他讀書人的刻板與教條。

他常常將“飲酒以樂,處事以真”掛嘴邊,愛酒是真愛,愛妻亦是真愛。

一日,雲清與師孃閒聊。

“師孃,你與先生為何從曹州遷居此地?”

“先生說此地面朝大海,風光旖旎,民風淳樸,物產豐饒,背靠赤石山具仙靈之氣。”

“你思念家人嗎?”

“先生就是我最親的家人,我與先生相依相守便不覺孤獨。我與先生雖比不上那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我與先生在方圓百里也是出名的夫婦。”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我沒聽過。”

“那我便與你講講。”

卓文君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名門千金,卓家良田千頃;華堂綺院,高車駟馬;至於金銀珠寶,古董珍玩,更是不計其數。

卓家在蜀郡富甲一方,卓文君亦名聞天下,她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曲。

可惜卓文君出嫁不久,丈夫早喪,她不堪夫家冷漠,返回孃家居住。

有名才子名叫司馬相如,他才華橫溢,貌比潘安。他受臨邛縣令王吉誠摯之邀,來到了這片土地。而當地的大富豪卓王孫為盡地主之誼,設盛宴款待各方賓客,司馬相如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那一場宴會,堪稱熱鬧非凡。當司馬相如現身時,他風度翩翩、氣質儒雅。在眾人的期待中,他優雅地撫琴,一曲《鳳求凰》悠悠響起。那優美的旋律如潺潺流水般淌入眾人的心間。

卓王孫新寡不久的女兒卓文君,更是對這琴音有著格外敏銳的感知。她不僅精通音律,更有著一顆細膩而聰慧的心。

她從司馬相如的琴音中,清晰地體悟到了那深深隱藏其中的愛慕之意。儘管彼時的司馬相如一無所有,只是一介貧寒之士,但卓文君卻被他無與倫比的才華深深震撼與吸引。於是,她不顧世俗的種種偏見與束縛,毅然決然地選擇與司馬相如私奔。

二人攜手回到了司馬相如的家鄉,開始了他們雖貧苦卻充滿濃情蜜意的生活。

為了維持生計,卓文君毫不猶豫地放下富家小姐的身份,親自當壚賣酒。

時光流轉,司馬相如的卓越才華終究引起了漢武帝的關注與賞識,他的仕途自此逐漸順遂起來。

然而,隨著地位的節節攀升,他一度對卓文君產生了背離之意。但卓文君豈是尋常女子,她以自已的才情與智慧,揮筆寫下了如《白頭吟》等詩作。那字裡行間流淌著的深情與堅定,如同一股清泉,澆滅了司馬相如心中的躁動,成功地挽回了他的心。

講完了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師孃沉醉其中,或許被卓文君所打動,她感慨道:

“真正的愛可以跨越身份、財富和困境,綻放出迷人的光芒。”

“故事真美啊!卓文君真乃一位敢愛敢恨的奇女子!”

“我和先生也有故事。先生好酒,我家賣酒。一日,他來酒坊沽酒,正巧碰到我去幫忙。我與先生一見鍾情。那時他剛中秀才,家中以為他定下一門親事。後來,他託人打探我是否有婚約,得知我仍未婚配後,便執意退了婚。他上門提親,父親不允,怕他是朝三暮四之人。瞞著家人,我們私會,生米做成熟飯,有了身孕。父親大怒,罵我敗壞門風,不知廉恥,趕我出門。先生放下讀書人的體面,與我父親大鬧一場,把我安頓至他的一處遠房親戚家,從那裡將我迎娶了回去。”

雲清心中暗忖,沒料到飽讀詩書的關先生如此叛逆。

“因是有了身孕,婆母無奈允我進門。我夫妻過於恩愛,經常惹得婆母不悅。孩子夭亡後,婆母更苛待於我。後來我未曾再有身孕,婆母令先生休了我。先生一怒之下,帶我遷居此地。中道犯了讀書人守孝悌的忌諱,乾脆放棄了功名之路。”

“先生對師孃之愛不在卓文君司馬相如之下。”雲清驚呆了,原來生活還能如這般精彩。

“他說更愛老莊之道,寄情于山水,不為世俗之事所拘,不為功名利祿所縛。與山川共語,和草木同歡。”

雲清被震撼著,靜靜聽師孃娓娓道來。

“這回他突發惡疾,幸虧有虛清道長相救。來到榮昌村,中道與道長成為莫逆之交。大難不死,也是我與中道的福報。”

“那日還要謝謝你,不承想你竟如此快速請來了道長。話說,那日你為何在我家門口徘徊?”

“聽說先生病倒,我心如刀絞。我一直想隨先生唸書,不知如何開口。那天我來看看先生。”

“你是有心的丫頭。這或許就是老天對咱們的安排。”

師孃的這句話,讓雲清陷入沉思。修行的老者說“你真心相信願望能實現的那一刻,願望就已經實現了。”

願望何時實現,都是看老天的安排,老天的安排太絕妙了。如果不是先生病倒,關先生不會收雲清為徒。

這一切順其自然,又如此步步為營。

說到願望,雲清春心萌動了,她又想起了遠在京城的天成少爺。

她與他,今生或許不能再相遇。如若她嫁人能遇到如天成少爺那般仗義不羈的夫君,此生她也便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