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急流衝過,街面的水瞬間漲到了腿彎。夜色中看不清五指,黑暗中不時聽到驚呼,四面八方哭喊聲一片。

時不時有轟隆隆的悶雷聲傳過來,還有劈啪作響的聲音,一直到天微明。

客棧裡眾人都不敢睡,或坐或站在三樓大廳內焦急的等待天亮。

夜裡月兒偷偷把追風帶到了二樓的臥房,她的寶貝馬兒她時時刻刻都得記著。

等天明的時候月兒和阿蕊緊緊握住對方的手,兩個人互相感受從對方指尖傳來的力量。

大廳裡林公子坐在桌邊閉目養神,其他人則輪流值守,時刻關注情況。

天亮時,這場持續了半個多月的雨終於停了。

城內一片狼藉,不少房屋被沖毀。水面漂浮了很多包裹,還有來不及逃走的人和家畜的屍體。

街上的水漲到了一樓的房簷處。

拆了幾個結實的門板,用繩索捆成簡易的小船,月兒幾人划著門板船去街上看情況。

好多房子只剩了個上樑漏在水面上,大人不見了,只坐了小孩兒在上邊哭。月兒她們划過去把孩子抱過來放在門板船上,再帶孩子回客棧,路上看到的能救幾人救幾人。

她們忙著救人的時候,好巧不巧,碰到了李一凡一行,他們有船,也是在救人。

城裡曾經風光熱鬧的四個高臺,此刻擠滿了灰頭土臉的百姓。

嘲諷至極的是,曾經走馬觀燈的地方如今成了收難所,庇護著一方百姓。高臺彷彿也在嘲笑城主,梨城不該有如此無能的一城之主!

李一凡和月兒他們把其餘困在水中的人轉移到高臺上去。

行事間,越來越多年輕力壯的人加入了他們隊伍,有的划著木盆,有的帶著繩索,都在盡最大可能救人。

洪水仍然沒停,衝擊了一波又一波。

過了一日,水流平緩了。

又過了三四日,水面降下去了。

月兒和李一凡等在城中找了幾處合適的地方安置災民。

水落了,烈日又升起了。人和牲畜的屍體在烈日下暴曬了幾天,已經開始腐敗了,有的隔了很遠都能聞到味道。

沒有糧食,沒有乾淨的水,活著的人也要餓死了。

餓了幾天的災民再也忍受不住了,第五日城主府門前聚了大批人討要吃的。

城主嚇得連夜帶著人從後門逃走了。

沒有吃的,沒有乾淨的水,沒有人管事兒,梨城頓時群龍無首了。

如今官也不是官,差也不是差,都只是難民罷了。

百姓們氣急,打砸了城主府,將能吃的糧食瓜分了。可是這點糧食支撐不了幾日。打砸了城主府仍然解不了百姓們的怨氣,更解決不了眼前的難題。

百姓們蹲在城主府前,唉聲嘆氣,爭吵聲此起彼伏,沒有人知道路要怎麼走。

面對未知的苦難都遲遲不願離去,彷彿留在這裡總能想到辦法。

梨城此刻成了一個十分棘手的爛攤子。

在群情激憤的受災百姓面前,李一凡此刻站了出來。

“各位父老,各位鄉親,我是李一凡,城北繩李村人,去年考中了秀才,後來在衙門一直做文書工作,各位衙門的大哥都認得我。”

百姓中幾名曾經的衙差點了點頭。

“如今大災面前,我們最重要的是團結一心!當務之急是要集合力量!現在城中有一半多人無家可歸,其中更有許多老弱婦孺。我們要儘可能的讓所有人都先安置下來,減少損失,多謀生路。我代表我們繩李村的人站出來,替我們繩李村的好漢們說一句,我們願意站出來供大家驅使!讓死者安息!讓活著的人好好活著!”

底下的眾人認出了李一凡就是這幾日一直救人的人之一,對他的話十分信服。

“對,讓死者安息,讓活著的人好好活著!”“讓死者安息,讓活著的人好好活著!”“我們張李村也願意!”“我們王劉村的好漢也在這!”“我們也在!”“我們在這!”

李一凡的喊話激勵了大家,“讓死者安息,讓活著的人好好活著”這句話很快變成了一句口號,團結了梨城所有受難的百姓,鼓舞了所有受災的災民。

眾人推舉李一凡暫時代城主之職,總體協調各項事宜。

災後第一件事就是安置和清理。

不光是很多房屋倒塌,城裡城外很多道路都被沖毀了。

李一凡看到林公子和月兒,連忙上前行了拱手禮:“林公子,月兒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