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的心中焦急如火,他清楚,時間就是生命,就是勝利的關鍵。通報告急的騎士剛剛離去,他便率領著挑選出的2萬精銳騎兵,以最快的速度,朝著林淵所在的關隘疾馳而去。身為一名戰略家,多爾袞懂得先發制人的重要性,他決不能讓先機溜走。天剛矇矇亮,遼闊的草原上,只聽到鐵蹄踏雪的聲音,旌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

與此同時,將聖旨拍在桌子上,吳三桂憤怒的目光彷彿能刺破紙張。朝堂的旨意非得自已出兵,他心裡明白得很,這無疑是一個試探,一個對他忠誠的考驗。他見過太多這樣的遊戲,此刻在他看來都是鬧劇。儘管心中不甘,但吳三桂終究還是下了決心,他選擇了1萬老弱士兵,打著急行軍的名義,匆匆向遼西關隘行去。他心裡清楚,這些人不過是託辭而已,至於他們到達前線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吳三桂心如明鑑。

時間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按著不同的節奏跳動。多爾袞和吳三桂的行軍速度誰都猜不透,惟有趙丞斬釘截鐵,帶領著1萬騎兵日夜兼程。他知道,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林淵生死存亡的關鍵。冰冷的風透過戰甲,刺骨的寒氣提醒著隊伍中的每一人,前方是戰事的嚴酷,是責任的重量。

然而,關隘處的局勢無比凌厲。林淵手下的3000餘名守軍,在剩下的12個時辰裡,要面對的是清軍最為精銳的鐵騎部隊。雖然那些地雷和詭計曾幫助他們創造了輝煌,但現在,到了這關頭,幾乎一切都要靠他們的血肉之軀和無畏之心去抵抗。

短短一天的時間,在遼闊的北國大地上,卻如同半個世紀那般漫長。林淵心裡清楚,這將是一場硬仗。他站在關隘之巔,極目遠眺,天色逐漸暗去,而緊張的氣氛卻與夜色一起蔓延。士兵們緊握著武器,眼中寒光四射,雖然心中有著恐懼,但更多的是堅定和不屈。

每一次的馬蹄聲,每一道風吹過關隘的聲音,都讓人心底掠過一絲緊張的波紋。林淵回頭望望堅定站立計程車兵們,他的眼神堅毅,聲音堅定:“兄弟們,林淵的聲音環繞在寒風中,不帶一絲顫抖:“兄弟們,敵人的鐵騎再強,也是肉體之軀。我們大明的土地,是不會屈服於任何來犯之敵的。今天,我們在這裡站崗,就是為了明天太陽昇起時,我們的家鄉依舊和平。每一刻你們堅守的時間,都是趙丞將軍趕到的希望。我們要給敵人最沉重的打擊,給他們最慘痛的回憶!”

士兵們的眼睛閃爍著決意的光芒,各個作戰小組緊密協作,檢查武器,佈置防線,每個人都知道,他們不僅僅是在為自已而戰,而是為大明,為家園。關隘周圍,士兵們利用地形,佈置障礙,預留埋伏,儘可能地利用一切條件去牽制和消耗來敵之力。

夜幕降臨,關隘的火光逐漸點亮,暗夜中充斥著戰爭前的寧靜,但緊張氣氛並未因此消散。林淵嚴陣以待,手中的劍柄已被緊握出了汗水,他心中清楚,這一戰的勝敗,絕不僅僅取決於兵力對比,更在於士氣、智謀和勇氣。

清晨時分,多爾袞率領的鐵騎如同一道風暴般襲來,沉重的蹄聲預示著戰事的爆發。而此刻的林淵,已經退無可退,唯有迎頭痛擊。士兵們在他的指揮下,以箭雨迎接敵軍,在血與火的考驗中,3000名守軍堅守著每一寸土地,每一次反擊,都飽含著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勝利的渴望。

趙丞在得知林淵的窘迫後,更是加快了行軍速度,他的騎兵與時間賽跑,每一刻的推進,都能感受到壓在心頭的重量。而吳三桂的部隊雖然動作不快,但在戰事的壓力下,也不得不加緊腳步,即便他們的到達時間會遲於趙丞,但畢竟也是增援之師。

12時辰,是林淵與他的守軍需要堅守的時間,每個時辰都充滿了未知與危險,每個時辰都在檢驗著他們的忠誠和勇氣。但在這看似孤立無援的關隘上,他們並不孤獨,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為了大明的未來,無論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們絕不退縮。在這漫長的12時辰裡,他們將用血肉之軀鑄就大明盾牌上的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