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爺,天要黑了,您還未進晚膳,快回殿吧!"少年身後佇立著兩位頭戴烏紗帽,腳著皂色官靴的小太監,俯身輕輕地向少年喃喃道。

少年朱由檢,輕輕嘆了一口氣,起身對身後的兩位小太監說道,"好啦好啦,我知道啦,你們怎麼總是喜歡這樣擾人清靜?"兩位小太監熟練地跪下,叩首說道,"奴才也不願打擾殿下,只是殿下您這樣有損龍體,叫奴才擔心。"這兩位小太監,一位叫白耒,一位叫玄耒(這兩人都是作者虛構)都是同年自12歲入信王府,已經陪伴在朱由檢身邊六年有餘。他們同現在即將四十歲的曹化淳和王承恩一樣,對他忠心耿耿。他們知道自已就是他們的未來。

三人一同回了殿內。兩天後的一個夜晚,朱由檢在用完晚膳時,思考起如今的大明局勢。所幸大明目前各地雖有人起兵謀事,但都是小規模,不成氣候,現在唯一比較緊急的只有外患:萬曆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以祖、父遺甲十三副起兵,對建州女真各部展開了兼併戰爭,統一了建州各部。先後兼併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統一了東北地區的女真各部。天命元年(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國,國號金,史稱"後金"建元天命,群臣上尊號為覆育列國英明皇帝,自尊為天命皇帝。天命三年(1618年,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祭告天地,起兵反明。天命十一年(1626年,天啟六年)努爾哈赤病死,皇太極繼位,改元天聰。天聰元年(1627年,天啟七年)皇太極迫使朝鮮稱弟納貢,切斷了大明與朝鮮的聯絡。自從薩爾滸之戰(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明朝與後金在薩爾滸地區進行了一場決定性的戰役。明朝軍隊戰敗,損失慘重,後金逐漸取得了在遼東地區的主動權。瀋陽之戰(1621年,天啟元年) 後金攻佔了瀋陽,明朝在遼東的防線進一步崩潰。遼陽之戰 (1622年,天啟二年)後金又攻佔了遼陽,明朝在遼東的統治中心失去。同年的廣寧之戰,後金在廣寧擊敗明朝軍隊,佔領了廣寧等地,明朝在遼東的勢力範圍大幅收縮。現在後金正在養精蓄銳,虎視眈眈著大明江山。

就在他思考時,一位年紀稍長的太監碎步走來,跪下說道,"殿下,萬歲有請殿下入宮,有大事相告!"原來是宮中派出的使者,召朱由檢入宮。朱由檢想起今日正是歷史上天啟皇帝傳位於他的日子,不由得興奮起來。自已在穿越前,只是一位高中二年級的學生,沒想到還有朝一日能接觸到如此至高的權利。他擺了擺手,示意兩位宮女,為其更衣,身著一身新紅袍,入宮去見他的這位哥哥——天啟皇帝。

"賢弟,朕自覺時日無多,感嘆自已未能為你掃清關外的金人,使的他們在關外猖狂,不服皇令。你一定要重用魏忠賢,讓他輔佐你成就大業!"天啟帝躺在龍床上,面容憔悴,拉著朱由檢的手,泣不成聲。"吾帝當為堯舜。朕決定將帝位傳與朕的賢弟,信王朱由檢!"說罷,天啟帝的手垂了下去,龍御歸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