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連環走了,去西沙之前,他還有一些事要準備。但這次與“他”的溝通,讓解連環確認了很多之前不確認的事,也知道了很多他爹臨終前沒有明確告訴他的事。

現以解連環的口吻在此記錄:

第一,吳歧這孩子有“離魂症”,且因為“離魂症”的病理原因,分裂出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格”。

其中一個,仍然可以稱之為“吳歧”;而另一個,則是應該稱之為“張歧山”的老九門張家人。

並且,這個“張歧山”在老九門時期,和自家老爹解九是至交好友(雖然這個“好友”,怎麼看怎麼帶了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第二,吳歧在二月紅府上,聽完那個臣子棋的故事之後,就切換人格變成了“張歧山”(臣子棋這個故事,對張歧山可能是一種“刺激”,畢竟他和老爹可能有那種關係);

而他老爹也透過自已對“張歧山”的瞭解,敏銳地察覺出對面這個“孩子”有不妥,用自已的方式,確認眼前這個名叫“吳歧”的孩子,其實是“張歧山”的轉世,並和“張歧山”私聊了一些九門之前發生的事,很可能還包括自已制定的“反抗”計劃;

第三,老爹在“張歧山”離開解家時,透過他這個兒子,交給“張歧山”一個點心盒,這個點心盒裡有機關和夾層,夾層裡有一本老爹的筆記,和應由歷代解家家主持有的玉佩(這個筆記裡應該記錄了九門、解家這些年發生的事,以及老爹制定的“反抗”計劃);

第四,他老爹應該是透過吳三省所做的事(找安神方子,和能治療虛妄之症的大夫),確認吳家侄子有“離魂症”,確認之前在紅府見到的“張歧山”其實是吳歧的另一重“人格”,其本身並不能算是獨立的個體;

第五,他第一次在吳二白的茶館裡見到的吳歧,那確實是“吳歧”,只是“吳歧”說的話(關於他老爹,為什麼要讓他偽裝成這副可笑的樣子,來見吳歧的用意),是“張歧山”教的;

第六,為什麼“張歧山”能教“吳歧”說話?畢竟理論上,“雙重人格”應該互不干涉,甚至都不知道彼此存在。

因為他們有特殊的“溝通”方式——而這種特殊技能產生的原因,可能和吳歧手上的鈴鐺有關。

第七,這個鈴鐺是誰送的?

“張歧山”不得而知,甚至在“吳歧”那裡也沒得到明確答案,只說狗五爺和齊八爺開啟看過。

但這個鈴鐺的奇異之處到底在哪,“吳歧”說不上來。

也因此,“張歧山”想託自已和吳家人打聽一下(畢竟“張歧山”這個身份,和現在的吳家相處起來,確實尷尬;而吳家人,又不會把這個鈴鐺的不同尋常之處,告訴“吳歧”——誰叫吳歧現在是個三歲小孩呢?)

————————

這廂解連環剛走,吳歧就被人從身後舉起來了。

他覺得自已一陣騰空,還沒反應過來,小身子就又被人連續往上舉了兩次。

吳歧:“……”擦,小豆丁沒人權啊?

他剛要對那人怒目而視,讓他體會一下寶寶的憤怒,一轉頭,就見一個許久未見的人正在對他笑。

“三叔!”

他一下就瞪大了眼睛,滿臉驚喜地看向來人。

此人不是吳三省是誰?

“嗨喲,乖侄子,真是越來越可愛了。”

年輕的吳三省把吳歧抱進懷裡,胡嚕胡嚕他的小腦袋。

吳三省非常喜歡這個小侄子。

和吳斜內向、好奇心旺盛不同,小侄子貼心乖巧,很會撒嬌,要不是有二哥在,他還真想把吳歧帶回家當女兒養。

小棉襖,誰穿誰暖和。

吳歧也摟著三叔脖子,毫不吝嗇在吳三省臉上親了好幾下,和吳三省挨挨蹭蹭,看上去十分親熱。他也很喜歡能帶他玩,還給他講各種稀奇古怪故事的三叔。

“三叔你最近去哪兒了?怎麼都不來陪我?你是不是隻愛文錦阿姨,不愛我了,嗚嗚嗚……?”

吳歧還沒說完,就被吳三省眼疾手快捂住了嘴。

“小祖宗,你小點兒聲,別讓你二叔聽見。”吳三省貼著吳歧小聲道。

吳歧瞥了眼已經站在吳三省身後的吳二白,不知該不該告訴三叔。他糾結兩秒,還是決定明哲保身:“……哦。”

吳二白看著一臉乖巧,實則鬼精的侄子,和見了他就跟老鼠見了貓似的弟弟,站在吳三省身後嘆了口氣,“老三,你不要帶壞寶寶。”

你和文錦的事,該告訴寶寶嗎?

寶寶才多大?他懂什麼?

吳三省:“!!!”

向來天老大他老二,桀驁不馴的吳三爺猛然轉頭,看著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自已身後的二哥,驚聲道:“哥,你走路怎麼沒聲音?不對,你怎麼在這?”

吳二白無奈,簡直不想和這個蠢弟弟多說一句話。

“我不是和你一起過來的麼?是你光顧和小歧親近,把我忘了好吧?”他說。

吳三省這才想起來,好像是這麼回事,尷尬地朝他哥撓撓頭。

最後還是吳歧幫忙打圓場,“好了好了。三叔,你有沒有給我帶禮物?不陪我還沒有禮物的話,我真的會生氣。”

我要告訴奶奶。

“有有有。三叔想著你呢,乖侄子。”吳三省忙從褲兜裡掏出一個木雕擺件遞給吳歧,“看看喜不喜歡?”

“嗯嗯,我很喜歡。謝謝三叔,mua~~”

吳歧又親了三叔一下,美的吳三省把吳歧託到自已肩膀上,“走吧侄子,三叔帶你回家咯~~”

視野一下變高的感覺讓吳歧很新奇,他也不害怕,穩穩坐在吳三省肩膀上,歡呼道:“GoGoGo!”

還沒等吳三省往外跑兩步,吳歧好像想到什麼,轉頭對後面的吳二白說:“二叔二叔,別忘了幫我拿書包!”

他的小書包可不能丟吶~~

“知道了。”吳二白無奈地搖搖頭,抄起吳歧的書包跟在弟弟和侄子後面,嘴上還不放心地叮囑弟弟道:“你慢一點,不要摔到小歧。”

“知道了,哥。”

一口氣奔出二里地,吳三省才漸漸停下來,緩著氣和吳歧聊天。

“你最近怎麼和解家小子關係這麼好了?”吳三省問。

“還不是三叔不肯陪我。”吳歧埋怨地拽拽吳三省頭髮,“爺爺讓連環叔叔陪我玩。”

這話說的挺有技巧:因為三叔不能陪他,所以讓解連環陪他。解連環是吳三省的替代品。

果然吳三省聽後很高興。他瞥了眼二哥手裡的小書包,又問:“你這包鼓鼓囊囊,還挺能裝。都裝什麼了?”

“嗯,都是連環叔叔送我的。漫畫書、小零食,還有他新淘來的洋玩意兒。”

“那小子就喜歡鼓搗洋人的東西,要我說,洋人的東西再好,能好過咱老祖宗的東西?”吳三省顯然對解連環的喜好不怎麼瞧得上眼。

“話不能這麼說啊三叔。每個人都有自已的喜好,你不能因為自已不喜歡,就貶低別人的愛好。”吳歧一本正經地說。

“還有啊,連環叔叔是奶奶孃家侄子,是你表弟,你能不能別一口一個“那小子”“那小子”的?你願意別人喊你“那小子”嗎?”

吳歧語調甜軟,聽上去奶聲奶氣的,可細一品他的話還挺有道理,更重要的是,他還懂得換位思考,用吳三省的話堵吳三省。

吳三省沒話說,只好認錯道:

“好好好,我以後再也不叫那小子,啊不,再也不叫連環“那小子”,也不說他不應該喜歡洋玩意兒了,行了吧?”

“你這孩子,也不知跟誰學的,能說會道。”吳三省嘀咕道。

“嘻嘻,那必須跟二叔呀。二叔說,多讀書,讀好書,才能明事理。我們要以德服人,以理服眾!”吳歧說。

聽得走在一邊的吳二白滿意的點點頭:這孩子,沒白教。孺子可教~~

可他還沒高興一會兒,就聽吳歧的心聲傳來:

【所以以後誰要不聽我的話,我就拿《掄語》抽他大嘴巴子。】

【《掄語》就是一種掄起來能抽人的語言,其威力不比《論語》差。】

【哎嘿,我真是個小天才~~】

吳二白:“……”

我讓你學《論語》,你就學會這個?像話嗎?

吳二白很頭疼,突然覺得,自已對寶寶的教育,還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