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幫工事宜,林夕瑾為工匠和小工每天的兩頓的吃食犯愁。雖說請了嬸子們幫廚,但自已總不能每天從空間裡搬食材吧,如這樣做說不定會給自已和家人帶來無妄之災。

想了想,林夕瑾叫上建安叔一起到鎮上,決定到上官瑞的酒樓尋求幫助。

建安叔聽到林夕瑾找人幫採買食材,他也想幫林夕瑾。可林夕瑾想要從空間拿食材出來就不能讓村裡人幫著採買。於是就說讓他和大福兄弟儘快幫她打好傢俱,建安叔才作罷。

到了酒樓,和掌櫃說了自已的來意,掌櫃知道主子巴不得有機會幫到林夕瑾,都不用去請示上官瑞就答應下來。

林夕瑾列出每天的採購清單,交代每天上午已時左右把食材送到家裡。又去雜貨鋪買了好些鍋碗瓢盆。

建安叔勸她不用買這麼多,不夠去他們家借。還可以叫小工們自帶碗筷。但林夕瑾終歸覺得不方便,也不差那幾個錢,況且自已回去還要順帶作弊新增一些進去呢,豈能不買。

坐著晃晃蕩蕩的牛車,欣賞著沿途的鄉間美景。林夕瑾和建安叔聊著今後的打算,讓建安叔聽得熱血沸騰,把牛車趕得飛快,兩人很快就回到了石子窩。

從進到村口,就不斷有人熱情地跟林夕瑾打招呼,到了樟樹頭更是聚集了許多老少爺們和一堆嬸子。看到林建安趕著車拉著她回來了,便都熱情地迎了上來。林夕瑾知道這些人一定是聽說了她家建房、開荒請小工的事,想要直接找她呢。

把鍋全部甩給族長和木雄叔,讓建安叔趕著牛車揚長而去。

新的一天如約而至,幾輛牛車浩浩蕩蕩地來到林夕瑾家,是陸師傅帶著人運送材料來了。

今天運來的大多是青磚。

木雄叔也帶著幾個人來幫忙卸貨,門坪前霎時熱鬧起來。

族長帶著大福和建安叔也來到家裡,還順便拉來桌椅板凳。

三人想得周到,想著明天就要開始做早飯,家裡沒地坐,廚房太小,過來在門坪幫壘幾個大灶,方便煮大鍋飯呢。

早已經習慣現代社會人情冷漠的林夕瑾,看到這些熱心的鄉里鄉親,心中湧上一陣暖流,覺得自個終於掉到好人堆裡了。

幸運!

於是更堅定讓這些好人得到好報的決心。

開工的時辰到了,林夕瑾一家穿戴整齊,在族長、木雄的帶領下,舉辦了簡單的開工儀式。幾個嬸子早就準備好了早飯,工匠和小工們都吃了早餐,族長和木雄叔各司其職,忙活去了。

建房這邊自有陸師傅和木雄叔忙活著,自是不需要操心。林夕瑾怕開荒那邊人多雜亂,族長忙活不過來。果然過去遠遠的就看到一堆人圍著,人聲鼎沸。

走近一看,裡面居然還有幾個半大小子。這幾個半大小子林夕瑾認得,是族長家的的兩個孫子興文、興成和木雄叔的兒子興武。

只見他們手中拿著麻繩,一長一短,在族長的指揮下丈量著,旁邊的村民拿著鋤頭在幫著打記號。打完一方塊族長馬上點名安排一塊,說不出的井然有序。

薑還是老的辣,林夕瑾暗自歎服。

大家看到她來了,紛紛打招呼。幾個半大小子也叫著“瑾姐姐”。林夕瑾交待他們中午和族長一起到家裡吃午飯,幾人早就聽自個奶奶說瑾姐姐家的飯菜好吃,趕忙高興地答應了。

林夕瑾放心了,正想回去看看食材送過來沒有,就聽到一聲怯生生的“瑾姐姐”。林夕瑾應聲,看到是住在樟樹頭附近的三婆,在牽著她的孫女大丫和孫子二虎。說來三婆也是個可憐人,兒子外出做工,出事故死了,兒媳生下二虎之後受不了苦日子,也一走了之改嫁了,剩下三婆帶著兩個孩子苦苦熬著。

“瑾丫頭。”三婆帶著討好,“我和大丫二虎能挖一份嗎?我們會挖好的。”

看著幾人身上補丁疊著補丁的衣服,林夕瑾的心裡泛起一陣酸楚,想著反正開荒按量給錢,於是點點頭答應了他們,三婆自是千恩萬謝。

和族長交代了一聲,林夕瑾才離去。

回到家,酒樓的夥計剛好來到。好傢伙,居然送來了滿滿一車東西,根本就不是自已交代買的。

“林姑娘,這車東西是我家公子交代送過來的,是今天您新居開工的賀禮。公子想著您隨時可能要用車,交代小的白天就在您這候著,有什麼要做的請您吩咐。”說著利索地搬東西去了。

東西挺多的,米麵油鹽,豬肉白菜,還有幾壇酒,都是馬上用得上的食材。

林夕瑾感嘆著上官瑞的周到和財大氣粗。覺得自已付出不多,回報還是挺豐厚的。決定好好為他治病,多出謀獻策,讓他長命百歲,好好為自已賺錢。

食材多了,林夕瑾吩咐嬸子們中午蒸幾籠白麵饅頭,燜一鍋白米飯,菜則安排了紅燜肉,大蒜炒雞肉,炒白菜,還熬了個大骨湯。

本來不敢煮這麼好給工匠和小工們吃,但今天開工,現在還有上官瑞這一擋箭牌,也就沒有這麼多顧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