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做大司寇的時候,如果不用鐵腕手段隳三都的話,早晚被三家給玩死,還不如早點出招,佔據主動呢。

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我從來沒有後悔,這也是周公教我的。

當年周朝建立,周公秉持仁心,照樣分封紂王的兒子武庚,因為他覺得紂王再殘暴,與他的兒子並沒有關係,老子是老子,兒子是兒子。但沒想到武庚還是起兵叛亂了,而且還聯合了周公的兩個弟弟蔡叔和管叔,這等於觸碰到了原則問題。

‘是可忍孰不可忍’,當年季氏帶著人在自已家裡跳八佾舞,就是無法無天的表現。周公雖然平常對人如沐春風,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絲毫不會猶豫,所以立即召集大軍進攻三個叛亂分子。因為出師有名,上下一心,周公順利地討平了三監的叛亂,殺掉了自已的一個弟弟管叔和武庚,把另外一個弟弟流放了。斬草除根不留後患,從此周朝的天下太平。”

“那你怎麼失敗了?”宰我問。

“水平不夠唄,我嘛,做做學問,教教你們還可以,讓我去從政,搞不定搞不定,我孔丘天生就是輔佐別人的,讓我當一把手獨擋一面,尤其是觸及別人的根本利益,別人要跟你拼命的時候,我自嘆不如,我還想多活幾年呢。”孔子很平靜地在訴說。

第二個是楚國CEO子西。

“歡迎子西上場!”子夏當起了主持人,有模有樣的,彷彿子西真的要上臺演出一樣。

“他呀,是個君二代,在復國大戰中立過大功,還有二次讓國之賢,但這哥們人格不太穩定。當年我們去楚國求職的時候,要不是子西橫加阻攔,我們本可以大展宏圖的。而阻攔的原因竟然是懷疑我們可能有謀反之意,真是小看我孔丘了,哥還看不上他的政權呢,哥關心的是全天下人!不說了,下一個~~”

公冶長說:

“接下來,請老師點評下我齊國的管仲吧。”

“管仲厲害啊,本來子產、子西是不夠資格和管仲在一起的,九合諸侯,匡定天下,是真牛,是人都服他。如果沒有管仲,我們估計都在被野蠻人統治呢。管仲曾經奪了伯氏三百戶的封地,但伯氏心服口服,窮困潦倒至死也沒有怨言。”

“可您也批評過管仲啊,夫子,您說管仲小器不知禮,這不是矛盾嗎?”

刺頭宰我的問題總是一針見血,絲毫就沒有顧及老師面子一說。

孔子看了一眼宰我,似乎已經習慣宰我的風格了,

“那要看你怎麼定位管仲了,其實我更願意把管仲看成一個成功的經濟學家,管仲出身貧苦,以商賈為業。後經過死黨鮑叔牙的推薦,成為齊桓公小白的相國,管仲的成功首先得益於有一個好朋友鮑叔牙,然後遇到了好主子齊桓公,可見管仲是具備好品德的人。我們今天聚在一起學習,首先學習的就是品德,這樣你才能遇到生命中的貴人。正是因為有了貴人的幫助,管仲才有機會施展自已在經濟方面的才華,在位期間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對內發展工商、漁鹽、冶鐵,按照土地的好壞來徵收租賦,不僅讓國家富強,也給老百姓帶來實惠,妥妥地國富民強。後生,你怎麼看?”

孔子看向小七和爸爸的方向,把兩人搞了個措手不及,小七爸爸快速調出大腦裡關於管仲的部分,準備把後世之人對於管仲的認識都告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