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名小太監引導著京師西城指揮使蔣一葵,和剛被提拔為兵部員外郎兼東宮屬官洗馬的孫承宗,緩緩走進來。

緊跟著,一名白頭髮白鬍子的老臣被門外等候的陳公公親自引著走進來,步履從容,不緊不慢。

只是不時的咳嗽聲,憔悴疲憊的面容,足以反映出這名老臣身體狀態並不良好。

“長孫殿下,這位是朱首輔。”

“朱老,若身體有恙,當以身子為重,只有養好身體,才能更好地為大明鞠躬盡瘁。”

“長孫殿下,老臣無礙!”

朱賡回應道,隨即眼光往整個御書房掃描,過後問道:“不知陛下召老臣覲見,陛下現在在何處呀?”

自從當上首輔至今,他都還沒見過萬曆帝,沒見過那個幼年時被他教導過的學生。

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憂心大明的現狀與未來,朱賡真的很希望能再見他的學生一面,他曾身穿素服,到文華門懇請,依然無法相見。

朱賡對這個大明朝廷朋黨爭鬥,對萬曆帝的懶政已經漸漸失望透頂,多次上奏疏懇請辭官歸鄉亦不批,拖著年邁多病的身軀主持內閣事務,又被言官們大肆攻訐與誣陷。

當聽到小太監前來傳達萬曆帝口諭,朱賡心中重新誕起一絲希冀,從臥床掙扎爬起來,在僕人的幫助下換好官袍,匆匆趕來乾清宮。

“朱老,是吾有關乎大明未來國力之事找你前來商討。”

朱賡露出一絲詫異,隨即望向陳炬,彷彿在跟這位司禮監掌印大太監確認,這事萬曆帝是否知曉,看到陳公公微微點頭後,問道:“噢,不知長孫殿下找老臣這具殘軀所為何事?”

“朱老稍等片刻。”朱由校說完,看向坐在一旁的蔣一葵,道:“蔣指揮使,勞煩你給兩位閣老講講《長安客話•皇都雜記》裡的‘土豆’為何物,產量如何,在何處可尋得?

“是,長孫殿下。”

蔣一葵露出驚詫,他去歲賣給了書坊的小說話本,難道刊印後被長孫殿下閱覽過?

不過他也知道,此時不是瞎想的時候,開口緩緩道出他所知道關於“土豆”的所有資訊。

“土豆是微臣在西城郊外遊玩時,到王家灣一戶農家討一口水喝,發現他們煮著幾個金黃色、圓墩墩的豆子,被他們稱做馬鈴薯。”

“微臣到了他們種植的地觀看,這馬鈴薯竟然種在山坡上新開墾的坡地中。微臣當時心癢,親自下地挖了一株,出土後有五個成人拳頭般大的馬鈴薯!”

“……”

“微臣觀這馬鈴薯宛若長在土裡的豆子,寫書時便為其起了一個雅稱,名為‘土豆’。”

待蔣一葵剛停下,一旁的李廷機就迫不及待地詢問:“這土豆畝產如何?”

“微臣不知,不過估算下來,三石應該是有的!”蔣一葵有點尷尬,答不上來,心中保守估算一番。

畢竟當時他只顧著遊玩,也沒仔細問土豆的畝產,畢竟他主要的身份是官員,副業是文學家寫小說等,哪會關心畝產這種事情。

朱賡神情微微一動,搶在李廷機前面問道:“坡地可種,產量比小麥高出一倍,為何沒有在京畿之地傳播開來?”

“這,微臣不知。”蔣一葵後背瞬間冒出一層冷汗,被兩位內閣閣老盯著,壓力太大。

“李老不必著急,每一種番外之物,若沒有朝廷的引導與傳播,想要徹底傳播開來都實屬不易。”

朱由校適時插話,緊接著看向拿著一本縣誌的孫承宗,道:“孫師,不知是否找到名為‘玉麥’之物的介紹了?”

將朱由校將話題引到自已的身上,孫承宗頓時有了幾分壓力,道:“長孫殿下,朱首輔,李閣老,這《鞏縣誌》中確實記載著一種名為‘玉麥’的物產……”

等孫承宗介紹完《鞏縣誌》裡記載的“玉麥”,李廷機還特意要過去親自閱覽了一番,而朱賡則看起了金學曾上呈的題本。

等他們都放下了後,朱由校便緩緩開口:“朱老,李老,不知你們二老怎麼看待這三種番外來物?”

眾人都將目光看向了朱賡,眼神中透露出希冀之光。

所有人都明白,如果這三種高產作物都能在大明各處推廣開來,這將是一項巨大的功勞,升官發財都是小事,流芳千古對於這些深受孔孟思想影響計程車人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饑荒地區,恐怕都會被老百姓當成救世主,立祠祭拜,世代供奉香火。

朱賡也察覺到眾人異樣的目光,他剛開始也有一股豪情湧現心頭,可漸漸地流露出了遺憾之色。

“可派人前往三地考察,核實這三種作物的產量,整理出種植之法,以應對來年的推廣。”

“咳咳咳。”

“哎,老臣這具殘軀,疾病纏身,實在折騰不動咯。”

“咳咳咳咳。”

“長孫殿下,老臣有心無力,讓李閣老主持這些番物的推廣事宜吧!”

看到李廷機目光中的亮光,朱賡不介意做個順水人情,畢竟他是真的老了,只期盼萬曆帝能早點批准他告老還鄉。

不然,真要客死京師也。

“李老,這朝廷還需要您來支援大局,您只管居家好好養病,明年開春協助李老推廣一年,扶李老一程。”

“如此一來,朝局便能平穩過渡,番外之物的推廣也有李老您的一份功勞!”

朱賡思索片刻,覺得有理,便向朱由校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李老,你心中有什麼推廣之策嗎?”

李廷機聽到朱由校的問話,沉思了起來。

吏部管官員升遷,戶部管錢財與籍貫,禮部管禮儀與科舉,兵部管軍事,刑部管案件與犯人,工部管宮廷建造、水利、道路、屯田...

李廷機想破了腦袋,發現也只有工部跟種地稍微扯上了一點點關係,可也不對口啊!

一刻鐘後。

“長孫殿下,首輔大人,九我認為,可交給工部推廣,畢竟工部負責屯田...”

“不可,工部不適合!”

“吾認為,應另設一部,名為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