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漢朝女性的地位,是你想象不到的高貴

西漢建立之初,其實女性的地位並不低,甚至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明文規定保護女性利益。只不過隨著漢朝男性不斷鼓吹自身如何更優越,女性們也在這種思想觀念逐漸被洗腦成功,才有了後來男尊女卑的世界。

漢朝女性是有財產繼承權的,女兒可以繼承父親的遺產,有時這種繼承性甚至會優先於她的兄弟,妻子也可以繼承丈夫的財產。漢代的女性繼承權很好地保證了漢朝女性的生活,無論出嫁還是離異前後女性們都有一筆屬於自已的財產,甚至早到拋棄夫家還要補償一定的經濟,這還只是民間女性的待遇,皇室公主小姐們得到的優待更是豐厚。

古代封建社會,皇家和朝廷賞賜只會落到男子頭上,我們幾乎不曾聽說過哪個古代女性因突出成績而接到封賞,但西漢是一個特例,西漢女子不僅可以因為夫家的榮耀同享恩賜,還可以成為女侯爵,享盡榮華富貴。

圖|呂嬃

漢朝女性封侯的事例可不少,侯爵之位帶來的尊榮更是優越至極,她們的侯爵之位來得可以說比男子簡單,無需有什麼豐功偉業,地位就能一躍而上。呂后的妹妹呂嬃的侯位就是姐姐給予的恩賜,呂后掌管大權後,為抬高母族地位,瘋狂賞賜,呂嬃也藉著姐姐的權勢行事不知收斂飛揚跋扈,隨著呂后的倒臺無人庇佑最後死於亂棍之下。

漢朝女性的婚姻關係也可以彰顯漢代女性地位之高。漢朝的一夫多妻制只有王公貴族才有權力,普通老百姓多是一夫一妻制,在古代我們大多認為只存在休妻現象,漢代則不然,漢代女子如果對丈夫不滿意,可以主動提出和離,還可以帶著子女改嫁,夫妻關係中也並不是一方獨大,漢朝夫妻大多相敬如賓,妻子會給予丈夫仕途上的建議,丈夫也願意聽取。

漢朝女囚犯對比男性有時更自由。依照漢代律法,無論男女觸犯法律,都要戍守邊疆一年,但是如果女子因身體原因欠佳,可以選擇不去戍邊,只需效勞官府做一年勞役即可,囚服也不必穿,但是男囚犯就沒有這樣的照顧了。

圖|漢朝囚犯

漢朝女性無論身份如何,相較於其他朝代,生活已經有許多改善。漢朝普通官員妻子就已經能夠向丈夫建議朝堂之事了,更別提那些距離王權最近的漢代後宮女人,染指朝政對她們來說不是難事。

二、漢代的四位後宮女人,善宮鬥更善權術

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敢將女性權謀展現在世人眼皮子底下的當屬唯一的女帝武則天。她的歷史成就和治國政策甚至要超過中國古代許多男性帝王,武則天的一生真是一部經典的後宮升職記,她的成功讓我們逐漸看見後宮女人的雄才大略。

武則天雖然是中國歷史唯一的正統女皇帝,但她不是唯一擺弄朝綱的後宮女人,說到女子垂簾聽政控制小皇帝,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東西兩漢的女強人真的改寫了漢朝歷史,她們或多或少都為漢朝盛世做出了貢獻。

呂雉作為漢朝開國皇帝的髮妻,留給世人的夫妻關係並不是琴瑟和鳴的,而是血腥殘暴的,呂雉將戚夫人做成“人彘”,連他的兒子都見不得母親的做法,呂雉的毒婦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她的心狠手辣也奠定了臨朝執政的基礎。

其實最開始的呂雉是賢惠安穩的,早期她和劉邦夫妻關係和睦,會一同商討軍事大計,輔佐劉邦穩定漢朝江山,可是劉邦後來的種種作為終究將一位賢良淑德女人逼上了權謀之路。

圖|呂雉

逃亡的路上,劉邦只顧及自已的命運,為了加緊路程狠心將呂雉的孩子踹下車,丈夫的自私自利、冷酷無情,讓呂雉逐漸認清自已的孩子在劉邦眼中算不得什麼,丈夫也不是一位顧念親情的人,此時的她已經開始懷疑自已的愛人真的是良人嗎?

真正令完全呂雉心灰意冷,失望透頂的還是戚夫人的出現。劉邦所有的愛意都給了戚夫人,對她極盡寵愛,這些她尚且能忍,但是劉邦和戚夫人人千不該萬不該將手伸到呂雉一雙兒女的身上。

劉邦為了安撫匈奴,竟然妄圖讓呂雉已經出嫁的女兒去往匈奴和親,在呂雉極力制止下沒有成真,可能是出於報復,劉邦將呂雉女婿的封地都給了戚夫人的兒子,還動了立戚夫人兒子為太子的念頭,劉邦的無情無義催生了呂雉的憤怒和反抗。

所有的危機來源都是那個坐在權謀頂端的皇帝,呂雉意識到想要改變被壓制的命運就要取代帝王之位。呂雉的兒子劉盈性格軟弱,指望不上,於是便自已走上王權道路,皇帝成為傀儡,天下真正的歸屬是呂后,她的恩威並施也成功震懾了群臣,在她的治理下,漢朝經濟有很好的發展。

圖|竇漪房

竇漪房一生的精彩在美人心計裡有完美呈現。她漂亮而聰慧,懂得避其鋒芒審時度勢,不僅能在一眾美人的後宮中脫穎而出,也能在國家大事上有獨到見解,一手培養了漢景帝明君,她的孫子更是開創了漢朝盛世,將漢朝文明和疆域都擴至最大。

竇漪房的一生是一部勵志劇,事業愛情雙豐收。她的出身並不好,起初只是一位宮女,只是作為普通美人被呂后賜給王侯,她的美麗讓代王劉恆過目不忘,她的聰慧靈動更是受到代王賞識,成為代王專寵的嬪妃,與代王的愛情故事成為後宮女子與皇帝兩情相悅不多的佳話。

竇太后作為後宮女子,丈夫在世時,君恩榮寵同在,丈夫去世後,地位不減反升,逐漸深入朝堂。竇太后歷經三朝,看見了漢朝的衰敗也看見了漢朝的興起,她認為這種轉變歸功於黃老之學,一直推崇黃老思想,漢武帝剛剛即位時,就有官員諫言廢除法家思想,竇太后很是不滿,於是也沒有成功,漢武帝當時也只能聽從這位祖母的思想,直到去世後,漢武帝才能完全把控朝政。

圖|王政君

西漢末年的皇后王政君,是中國古代最長壽的皇后之一,她的兒子沒什麼才幹,最出名的還是兒媳趙飛燕。不過二者的關係就像最普遍的婆媳關係一樣,水火不容,這場婆媳關係最終以王政君逼死趙飛燕而終。

相較於前兩位太后,王政君的政治謀略根本不夠看,甚至可以說沒什麼建樹。她的政治路不僅沒有出彩之處,還因為大權的移交將西漢推向滅亡之路。王政君作為劉氏的皇后,卻十分欣賞自已的侄子王莽,在西漢末年,這位完全有能力自已掌管西漢興衰的太后對朝政似乎並不感冒。

王政君重用侄子王莽,王莽對王政君的賞識也是感恩戴德,於是西漢就這樣成為姑侄二人的囊中之物,西漢末年國家的大小事件不過皇帝的人,王莽才是最終裁決者,隨著權勢的擴大,王莽有了“造反”的野心,王政君雖有抵抗,但是那時已經來不及了。

東漢繼承西漢傳統,因高舉西漢旗幟建立起來的,鄧綏鄧太后就是東漢時期著名的政治家。鄧綏師從班昭,從小就飽讀詩書,學習武藝騎射,精通權謀事宜,剛剛入宮,就憑藉驚人的相貌俘獲皇帝的芳心,對待皇后和其他妃嬪也是謹慎小心,有禮有度,最終得到後位。

圖|鄧綏

在丈夫漢和帝去世後,廢長立幼,從此鄧太后十六年的東漢統治開啟了。鄧綏執政漢代朝政期間,解決了東漢十年水旱的問題,平定了邊疆大小外族,重新恢復中原大漢天國對西域的控制,在位期間,母儀天下,有專權嫌疑但也確確實實有功績。

四位皇后的權謀之路反映了東西兩漢的興衰歷程,她們的政績和偉業也證明了古代女子不輸男,給與後來女性成就事業道路的無限鼓勵。

三、細數古代女子功績,可見自古女子不輸男

中國古代的名人名事不是男子的天下,即使在“大男子主義”盛行的時代,各位聰明的女子們也憑藉自已的智慧和優勢創下屬於自已的天地和事業,證明女子不比男子差。

王朝公主們承擔著安撫一方的重任。皇室的女子地位雖然比平民女子尊貴,也不用辛苦勞作,但是她們要揹負一個國家的外交重任,遠赴他國,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與親人團圓,死後更是葬身他國。公主格格們的婚嫁不是簡單的二人結合,其中涉及兩國的利益交換,如果作出令夫君不滿的事情,牽涉的不僅個人,還有全國百姓,她們要忍常人不能忍。

女子戰場殺敵,護衛國家不是夢。花木蘭替父從軍,擊敗柔然一族,被追封為孝烈將軍,由此可見,木蘭是確有戰場實績的。在中國古代,交通不發達,兵器不先進的背景下,木蘭能從邊疆戰場堅持存活下來,同時還有軍事建樹,木蘭的品格和事蹟證明女子不僅能用腦子打敗男子,也能用體力打敗男子。

圖|花木蘭

女性的多愁善感常會看見一些男子看不見的細節,中國古代的詩詞歌賦不少出於女子之手。李清照作為其中的代表人物,將宋詞帶入一個別具一格的領域,裡面有少女情懷,有溫柔小意,有哀怨愁情,豐富了中華詩詞文化,促進了古代詩歌的發展,因為女作者的出現,我們看見了男子視角看不見的世界和角落,更全面地領略了文人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