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沙漏般一分一秒地流逝,楊一尋的神經緊繃得如同拉滿的弓弦。終於,大地開始劇烈搖晃,房屋如積木般倒塌,人們驚慌失措,如無頭蒼蠅般四處逃竄。

在人們的驚慌失措中,她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她眼前瞬間變得死寂。

汶川大地震發生的第一天,楊一尋如孤魂野鬼般遊蕩在映秀鎮小學附近。忽然她聽見有人在唱歌,楊一尋在腦海中苦苦思索,似乎在哪裡看到過這個新聞,直到那個身影出現,她終於想起來是誰了。他就是——年僅九歲的林浩。

楊一尋立馬飄到他身邊。地震發生時,林浩被倒塌的房屋掩埋。他聽見一個女同學在哭,他立刻安慰道:“不要哭,我們一起唱歌吧!”他們就唱起了《大中國》。於是就有了剛剛楊一尋聽到的歌聲。

楊一尋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緊緊追隨著林浩,她看著林浩從倒塌的房屋裡艱難地爬出來。楊一尋看著這一切,心如刀絞,她很想幫他,但她只是一個亡魂。

林浩爬出後並沒有跑出去,而是像一隻勇敢的獵犬一樣又返回廢墟中,艱難的揹著兩位同學往外爬。在救援過程中,楊一尋看見林浩為了救同學,頭部和上身多處受傷。但是林浩並沒有因為受了傷而放棄救援,他就像一棵堅毅的青松,挺立在廢墟之中。

林浩不過才九歲,他明明還是那麼小的一隻,就像一隻羽翼未豐的雛鳥。楊一尋跟隨著林浩,看著他一次又一次地衝進廢墟,救出一個又一個同學。林浩的臉上沾滿了灰塵和鮮血,但他的眼神卻始終堅定而明亮。

最終,所有被困的同學都被救了出來。楊一尋見證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救援行動,心中充滿了敬佩和感動。

然而,當林浩疲憊不堪地坐在地上時,他突然看向了楊一尋所在的方向,彷彿能夠感覺到她的存在。

楊一尋心中一驚,她以為林浩發現了自已。但隨後,她看到林浩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那淚光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辰,彷彿是因為救出同學們而流下的喜悅之淚,又似乎蘊含著其他深意。林浩默默地擦掉眼角的淚水,站起身來,如同堅定的戰士,毅然決然地向遠處走去。楊一尋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這個小小的身影宛如一座燈塔,將會成為一個傳奇,照亮更多人前進的道路,激勵著他們勇往直前。

楊一尋回想著後來林浩在 6 月 27 日被授予“抗震救災英雄少年”榮譽稱號,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在天空中閃耀,並在 2008 年在奧運會上擔任國旗手,那一刻,他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後來楊一尋復活後,偶然間知道了林浩為什麼有這種勇氣和擔當了。原來,林浩的父親是一名消防員,曾在一次火災中犧牲。林浩從小就以父親為榜樣,立志成為一個勇敢的人。在地震中,他想起了父親的教誨,用自已的行動踐行了勇氣和擔當。

楊一尋深受觸動,她明白了林浩的堅強並非天生,而是源於內心深處的信念和家庭的薰陶。她決定將這份感悟傳遞給更多的人,讓他們明白勇氣和堅持的力量。當然這也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