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和李同學的緋聞剛剛被傳起來的時候,我對這件事其實沒有那麼介意。

我們班當時有個小個子女生,姓趙,我剛剛認識她的時候還挺喜歡她的,她和李同學兩個人彼此都看不慣對方。我們那時候剛開學不久,大家對和自已不同村的這幫人還都很好奇,因此女生和女生也時常扎堆待在一起。

作為後來的風雲人物,李同學的出場方式顯得很低調:我當時佔了教室裡中間偏靠前一點的位置,李同學不知道為什麼被排到了教室後排的座位去了。後來他跟老師說他坐在那個位置看不清前面的黑板,然後老師就給他調了個比較靠前的座位,那個座位就在我後邊。

我是班裡的學習委員,大小也是個官,其他同學做完作業都是交到我這裡。正是因為這樣的機緣,讓我得以發現李同學這樣的一個人才:我覺得我已經夠聰明瞭,這世上竟然還有比我聰明的!

李同學的旁邊坐著一個長得很好看的女生,那個女生長著一張瓜子臉,面板很白,大大的眼睛,翹翹的鼻子,櫻桃小口,還有一頭又黑又長又直的頭髮。我其實也喜歡美女的,那個女生和李同學,一個是我喜歡的美女,一個是我欣賞的才子——他們兩個座位挨在一起,兩個人卻互相都不願搭理對方。我對這件事情感到很納悶,還曾經暗戳戳地撮合過他們兩個,實際的效果是:他們兩個對於我的撮合都不領情。

姓趙的女生當年跟我和另一個女生時常混在一起,她和李同學以及那個長得很漂亮的女生是初中的同學,跟我說起李同學和那個長得很好看的女生的時候,她的話裡話外對那倆人充滿了不屑。

姓趙的女生跟我講李同學讀初中的時候和那個長得很好看的女生的八卦:說是他們讀初中的時候,李同學很不正經。那個長得很好看的女生有一段時間臉上長了一個“糊糊”(我們那邊的發音,是臉上的一個包),那是一種疾病,治療方式就是在臉上上藥,在上面蓋上紗布,之後用醫用膠布把帶藥的紗布固定在臉上。有一天,那個女生到校比較早,就自已一個人在教室看書。之後李同學來了,看到那個女生一個人在教室,李同學就對那個女生說:怎麼有人把口罩貼到臉上了?那個女生聞言大怒,掄起粉拳就要打他,卻被李同學一把抓住了手腕。女生對著李同學喝道:你放手!李同學不放,兩個人於是就那麼僵持了下來。之後,有人陸續到了教室,隔著窗戶看到了正在僵持的那倆人,那個人進教室之前先咳嗽了一聲,李同學聽到外面的咳嗽聲趕緊鬆了手,兩個人各自坐回了自已的座位。他們兩個的這些“風流”往事卻在他們學校流傳了下來,搞得李同學和那個女生都聲名狼藉。

想想我當年,大小也算是李同學跟前的一個緋聞女主角了,可是聽到李同學和那個女生的緋聞的時候,我的心裡竟然沒有覺得難過,還覺得聽人家那倆人的緋聞是件巨有意思的事情,都不知道該怎麼評價我自已。

我其實沒有覺得李同學和那個長得很好看的女生的故事是一件多麼丟人的事,但顯然那件事對那個女生影響巨大。那個女生雖然長得很漂亮,看她當年的架勢也並不是不想努力進取,可能讀書這件事還是要講一點天分的吧,那個女生大約缺了這麼一點天分,她學習不好,高中讀了不到半學期就不再讀了,我也就不知道她後來的命運的軌跡了。

我和李同學有時候聊天,也會聊到姓趙的女生,李同學很反感他的那位初中同學。講到他初中時的生活,李同學自已也說他那時候過得很荒唐,每天在外面亂竄,讓人一看就覺得他就註定是個不會有長進的人物。他爸對於他那個兒子可能也一度感到很失望。有一天,他爸把他叫到跟前,很嚴肅地跟他說:你那個書到底還能不能念?不能唸的話趁早回來。或許是他爸的態度震懾了他,李同學從此以後洗心革面,努力讀書,最後考上高中和我成了同學。

洗心革面之後的李同學讀書非常努力,努力到給人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

我原本覺得像我這樣的緋聞女主角的心已經夠大了,殊不知李同學的跟前還有一個和我一樣心大的緋聞女主角。有一個姓董的女生,給我講她和李同學的曖昧。說:某一次考試,她的座位恰好在李同學的前面。女生跟李同學表示:她對那次的考試心裡有點沒底。李同學馬上跟她說:我從來都不屑於在考試的時候抄別人的答案。女生跟我說:我一聽這話就知道人家是在警告我,讓我不要指望他能幫我,然後我自已就很有自知之明地不再打擾他了。姑娘說的話把我都聽笑了:我原本以為全班都是我和李同學的風言風語,誰成想,李同學的緋聞女主角並不是只有我一個。

我和姓董的女生同為李同學的緋聞女主角,兩個人還在一起玩得很好。那個女生還曾經帶我去她家住了三天。在那女生家裡待了三天之後,我發現:這個女生和我一樣懶。和我不同的是,她爸她媽沒覺得他們的女兒有什麼不好,對我也挺客氣的。等到我隨後興致勃勃地把這個女生帶到我家,我爸一見我們兩個就毫不客氣地把我們一起罵了一頓。那個女生很意外地看了我一眼,說:你爸怎麼是這樣?我只好忍著尷尬跟她說:我爸就是那樣的人。

我和李同學的關係最後還是在同學的流言蜚語中結束了。我最初是想要忽略那些嘴碎的同學:只要李同學不覺得別人嘴裡的流言蜚語是真的,我們就可以和之前一樣相處。但是李同學後來在我扭過頭和他說話的時候會不鹹不淡地說一句:把頭扭過去!他第一次說這樣的話的時候我沒往心裡去,第二次這樣說的時候我仍然沒往心裡去。在他第三次說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他說的這句話還是應該要當真的。我於是不再和他說話,我們之間的關係也慢慢地漸行漸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