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爸拎著箱子走出了周家大門,

見自已的媳婦閨女腳邊有一個大包袱在大門口等著他,會心一笑。

總算是跟這一家子撕擼開了。

“辛苦你了。”

周媽一句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語言,使得周爸心花怒放,

此時他感覺自已忙活了一上午,滴水未進也是值得的。

“爸,我們去哪裡?

周倩問道。

周爸摸摸頭,嘿嘿傻笑了幾聲。拎著箱子到了隔壁大伯孃家的門口,喊了一嗓子。

大娘家的二堂兄周全濱出來。

見到放在一邊的空箱子跟大包袱,二堂兄瞭然。

啥都沒說,轉身回了院子,沒幾分鐘就推著一輛平板車出來了。

拎起了木箱子放在了車上,問是否還有其他物件,周爸搖頭。

周爸讓二堂兄帶著媳婦孩子到村西頭山腳下那塊空地等他,自已直奔到大隊部。

半小時後,大隊長帶著人來到了村西山腳下這裡。

“你看這地上都是荒草跟荊棘,你小子確定要把宅基地定在這裡?”

大隊長皺眉道。

周爸樂呵呵,

“叔,我就相中這一塊了,別看這裡沒別的人家,可是您老也知道,這離著山近,

離著河近,離著馬路他也近不是。

說實話吧,我是想離老宅那邊遠點,不想以後看見尷尬。”

大隊長也不好說別的,開始招呼大家幫忙量宅基地。

確定好面積跟具體的範圍,做了標記後帶著人走了。

過了一會兒來了一群大小夥子,挨個帶著工具,

再過了一會兒週二哥週三哥也帶著工具過來了。

人多力量大,就是這個理兒。

一下午的功夫,就把這兩百多平的宅基地給鏟完了。

邊上的一些荊棘,周爸沒讓除掉,預備留作籬笆。

時間太晚,又是淨身出戶,周爸雖然為難但是也爽利地開了口,

“各位兄弟,感謝今天的幫忙。

今天時間有限,不能給大家準備口飯吃非常地抱歉,過幾日我請大家喝雞湯。”

小夥子們起鬨叫好,都說等著那頓雞湯後告辭走了。

唯獨週二哥跟週三哥留在了最後。

週三哥掏出來兩根生紅薯要遞給周爸。

周爸沒接,而是拍拍兩位哥哥的肩膀。

“二位哥哥,雖說今天咱們是否簽了斷親的文書,我也不會忘記小時候二位哥哥待我的好。

只不過我不想跟咱爹孃及大哥繼續有所牽扯。

今天的事兒要是傷了二哥跟三哥的心,請哥哥們原諒。

我這也是被逼無奈,不離開那個家我們四房就是死。

我也知道,家裡的事情,二位哥哥做不得主。

可咱們已經是孩子的爹了,不能再糊塗過日子。

你們也看到了,大哥家三個兒子都在上學,吃好的穿好的。

再看看二哥你家的周鐵、三哥你家的周磊,

這也是該上學的年紀,卻是在家裡瘋跑或是掙工分了。

你們難道就願意看著自已的娃兒未來面朝黃土背朝天,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吃香喝辣你們就不眼饞!”

留下風中凌亂的周家兩兄弟後,周爸徑自回到宅基地內找媳婦閨女去了。

眼前的場景讓周爸愣怔,這是因為一天沒吃飯喝得眼睛發花嗎?

自已那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媳婦居然在編筐。

哈哈,天要下紅雨。

原身確實是會這些技能的,可媳婦這親自動手為哪般?

走過去蹲在媳婦面前,看著媳婦兩手翻飛地擺弄著那些柳條,悄聲問媳婦,

“你編這幹啥,怪累的,需要什麼,咱們明天出去買就是了。”

周媽白了周爸一眼,向外面傻掉的兩個大伯哥方向掃了一下,低聲道:

“你以為我喜歡幹活呀,這不是咱們空手出來的,什麼東西說買就買,你有錢嗎?”。

周爸啞火了,確實他沒錢,

而且周媽找到張美好留下的錢的事兒也沒來得及告訴周爸呀,

這會兒看到丈夫吃癟,心情那叫一個暢快。

“撲哧”笑出了聲,連忙解釋道:

“咱們出來什麼都沒帶,對吧?咱們有錢置辦廚房用品跟蓋房嗎?

咱們不能啥都說我孃家那邊給的幫助,

只有張美好的大哥是在縣裡糧庫上班的,張美好的爹也就是個土裡刨食的漢子,

他們能拿出來多少贊助出嫁的閨女。

所以這個籃子就是為了明天掩人耳目的。”

周爸眼睛發亮,

“媳婦,你想幹啥大事,咱們分享一下!”

周媽嘴角微動,周爸樂了,兩口子想一塊去了。

周媽的動作是真的快,大概一個小時就已經搞定了那一個小籃子。

周爸跟周倩兩個人也沒閒著,琢磨著既然搬出來了,那就得有住的地方,

於是兩人忙活起來,周爸拿著借來的斧頭跟鋸子截斷從山上弄下來的小樹。

先是東西兩側各埋入了若干根立柱,立柱與地面的高度大概有1米左右,

然後在上面釘上橫木,南北兩側則採取逐漸增高的方式埋進去立柱。

再逐漸往上釘橫樑。所有框架固定好後,簡單房屋的雛形就好了。

然後在南側留窗子,北側留門。

暫且算四周為牆,東西兩側的大斜坡為房頂,

牆上的空隙處都用柳條等交織穿插,想編筐的方式給填補滿,也有一定的固定作用。

房頂則是在釘上去的橫樑上直接拍上了樹枝,

這東西周倩空間裡大把,畢竟空間裡的植物長得太快,那就沒事兒修剪唄,

逐漸就存了很多。

第一步完事後,就要進行第二步,牆與房頂都要糊上摻了稻草的泥,

這樣就起到了保暖的作用了。

至於說下雨是否會漏水的問題,明天再說,周爸跟周倩已經累得不行了。

不過看著簡易版的三角小窩棚還挺有成就感的。

至於室內沒有睡覺的地方咋整,那就在擷取兩根稍微粗點的木頭做底子,

然後再把比較細小的木頭做衡量,

些乾的樹枝子搭上,上面再鋪上厚厚的一層乾草。60版房屋搞定了。

是否有住的地方,周家(未來周倩家統稱為周家,周家大院統稱為老周家)三口肯定不在意的,

有空間的存在,不要太方便,

可村裡總是有關心他們的人家呀。

這不,這邊剛剛整完床鋪,鋪上當年張美好結婚時的嫁妝被子,

大隊長媳婦就帶了一個小陶罐跟著半斤的棒子麵過來了。

李會計的媳婦也過來了,帶了三隻土陶琬跟一盒火柴外加上半斤的菜乾。周大娘給拿來了一個木盆,跟一個木桶,還有一斤的棒子麵。

陸陸續續的來了好幾波人,這些人帶來的東西不是多值錢的,但絕對是最實用的,

尤其是給拿來的糧食。

這年頭糧食就是命,已經連續將近兩年乾旱了,不知道今年情況咋樣,

看著初春,到現在是雪沒有雨沒下。

還不知道今年啥情況呢,所以能給拿糧食的都是就是在救命。

周家三口人雖然不需要任何的幫助,可是村人淳樸跟熱情感化了他們。

此時三口人終於有了要融入這裡,融入村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