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七年十二月十五日

方青小心翼翼地將亓梔意安排在自已鄰近的軍帳中,確保一切安排妥當後,才疲憊地返回自已的營帳。夜色已深,月光灑在寂靜的邊關,銀輝灑滿大地,為這寂靜的夜增添了幾分神秘與寂寥。

當方青推開軍帳的簾子,眼前的景象讓他一驚。只見一位少年正坐在營帳內,月光透過縫隙灑在他身上,映照出他挺拔的身姿和俊朗的輪廓。那少年便是小王爺文錚,他身著戰袍,目光堅定,渾身散發著一股不容忽視的氣場。

方青立刻收斂心神,上前施禮道:“參見王爺,不知王爺深夜到此所為何事?”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恭敬和疑惑。文錚抬頭看向方青,眼中閃過一絲讚賞,隨即淡淡地開口:“方將軍不必多禮,我此次前來,是想與你商討邊防之事。”

方青心中一凜,他知道這位小王爺雖然年紀尚輕,但智慧過人,對邊關之事有著獨到的見解。他連忙請文錚坐下,並命人沏上一壺熱茶。兩人相對而坐,茶香嫋嫋間,方青開始聆聽文錚對邊關防務的看法和建議。

文錚雖然年輕,但言談舉止間卻透著一股成熟與穩重。他詳細地分析了當前邊關的形勢,指出了潛在的隱患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他的言辭犀利而深刻,讓方青不禁對他刮目相看。

兩人談論了許久,直到夜色漸深。方青對文錚的見解和才華深感佩服,同時也為自已能夠與小王爺共事而感到榮幸。他深知,有了文錚的幫助和指點,邊關的防務一定會更加穩固。

商討完邊防的緊張局勢之後,文錚並沒有急於離去,而是坐在帳篷裡,看似隨意地翻閱著手中的地圖,實際上心中卻在暗自思量著接下來的行動。他瞥了一眼方青,故意以一種看似無意,實則充滿深意的口吻問道:“方青,你今晚何以這麼晚才進帳?”

方青心知肚明,王爺無事不登三寶殿,但此刻王爺的提問卻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他想了想,決定如實回答:“回王爺,是家妹今日到訪,我們兩人敘舊徹談,一時之間竟忘了時間。”

文錚聞言,眉頭微微一挑,似乎對這個答案並不完全滿意。他放下手中的報告,直視著方青的眼睛,繼續追問道:“你妹妹是京城而來,還是那位從小被送入藥王谷的亓梔意?”

方青被問得一愣,但隨即反應過來,老老實實地回答道:“王爺明察,正是那位在藥王谷的妹妹。”

文錚點了點頭,似乎對這個答案頗為滿意。他接著又問了幾句關於亓梔意的事情,方青都一一如實回答,心裡卻不免有些納悶:這小王爺今天是怎麼了?為何對自已妹妹的事情如此感興趣?

就在方青心中疑惑之際,文錚突然話鋒一轉,說道:“方青,我有一事相求。”

方青聞言,趕忙抬起頭看著文錚,心中不禁有些緊張。他問道:“王爺的意思是?”

文錚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我想請你引薦一下你的妹妹亓梔意,我有些事需要與她商談。”

方青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他萬萬沒想到,王爺竟然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他心中雖有些不解,但看著文錚認真的眼神,他知道這不是開玩笑。

此時,方青才如夢初醒,他心中靈光一閃,瞬間明白了過來。原來這位王爺不是來閒話的,而是有事相求,而所求的物件正是自已的妹妹。意識到這一點的方青,頓時感覺自已的地位直線上升,彷彿站在了更高的山峰之上,心中的底氣也隨之充足起來。

他微微一笑,略顯狡黠地望著王爺文錚,道:“王爺,您這可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啊。這牽線搭橋的事,可不是那麼容易辦的。您看,是不是得……”

方青的話並未說完,但文錚卻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微微一笑,心中早已有數,隨即說道:“方青啊,你且放心。今日我得到了一套極好的筆墨,正適合你這樣喜歡舞文弄墨的人。這便贈予你了,權當作是這次的酬勞吧。”

一聽這話,方青頓時喜上眉梢,他毫不客氣地接過那套筆墨,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好嘞,王爺真是大方。我就知道給王爺辦事,一定是有好處的。您放心,您交代的事情,我一定給您辦得漂漂亮亮的。至於時間嘛,明天一早恐怕不行,那丫頭睡得晚,估計起不了太早。這樣吧,就定在中午前吧。”

方青心中已經有了主意。他知道,這次的任務雖然棘手,但只要有這套筆墨在手,他就有信心將事情辦得妥妥帖帖。畢竟,王爺的賞賜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