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村路向上尋去,有一草廬,蓋的很大,裡面有唸書之聲,草廬外頭柱子上有一副對聯寒寒在外聽了一會兒,正是自己小時候楊爺爺教的說文解字篇。

草廬門口有一亭,名為陽穀亭。亭中有案臺,臺上有墨筆紙張,寒寒走進亭中,亭中往外看去景色秀麗,近水遠山豁然開朗。見到紙上有字湊近一看。

紙上上寫道

且借人間二兩墨,染山,染水,染花落,

願還紅塵三兩酒,夢生,夢死,夢繁華。

腳步臨近,來人素衣儒衫,逾弱冠之年,身形消瘦。走入亭內將紙張收好。這才緩緩說道

“不知閣下光臨寒舍,所為何來?”

寒寒做了揖

“今日訪武當山,路遇山下馬駝爺,馬駝爺說這武當山的情況,先生比較熟悉。特囑咐我來尋。多有打攪望先生見諒!”

山中先生笑著說道

“原來是想入武當山的。敢問閣下貴姓?”

寒寒拱了拱手說道

“免貴姓易!”

山中先生眼睛一眯,仔細打量了一下寒寒

“哈哈!易公子果然一表人才,武當那幫道士平日裡不誦經不參禪,供奉的也是自己家的祖師,就知道煉些勞什子武功。不如多讀些書育人才能讓天下太平。我見公子知書達理,不如就在我這處草廬教書育人,莫要再去那武當山挑水劈柴。”

“先生有所不知,我入武當心意已決,當不能就在此處,就是不知道武當內的門道,故此來詢問一番。還望先生點撥一二。”

寒寒又做了一揖。

山中先生搖了搖頭

“這功夫乃是殺人技,欲要殺人揚名立萬首先就要做好死在江湖道左的準備。行善也罷,作惡也罷!一入江湖身不由己,你執意如此,我言也盡於此。武當我倒也熟稔我就給你講講吧!”

寒寒又是一揖

“多謝先生賜教”

“武當山原名太和山,參上山,為火山,玄武神為水神,唯水能克火,此山有非真武而不足當之之意,故改名武當山,此事歷史久遠已不可考。

後來武當山出了一位真武大帝,號武國,傳七百年國運。又經歷三次易國,便到了如今大夏。

武當為天下八大派之一,不得不說武當擇徒首重心性,非秉性純善之輩不得入門,以至武當為俠義道魁首。武當一共分二十七門,每一門都有真人鎮守。

你這歲數能入的只有其中九門。其餘的其餘十八門但不是不能入,他們擇徒要麼看緣分,要麼從小帶大。尋常外人想拜入也進不了。

武當功夫繁多拳腳功法江湖上傳言36種,據我所知遠遠不止。倒是兵器用的無非是三種分別為單劍,雙劍,以及拂塵!實則武當傳承中,刀槍劍戟拳腳功夫倒是其次,內功心法才是在這江湖中成名多年的根基所在。

當年天下第一的張真人在大夏立國之初就已入主武當,又經歷三位帝王活了二百多歲。集百家之所長創出一門神奇心法據說有奪天地造化之神能,駕鶴西去後一百年,夏武帝繼位才敢入武當索要這門功法,又因資質要求太高至今無人練成。

隨後功法不知所蹤,有說還在武當,有說已經被夏武帝束之宮中。”

話說到此就此打住,童子遞上的香茶拿了一杯給寒寒和山中先生。

山中先生抿了一口繼續說道

“我觀你腰帶長劍,你此行若要學上真本事,可直入武當清虛派,太乙神劍門或是松溪派。這三派以劍法為長,所煉內功心法皆為不錯,而且最近也是想招一部分人入門內的意向。或許能短時間便可入了這武當。至於武當正宗你就別想了,都是內門自己培養。不可能外傳的。”

話到此處便開始飲茶,不再言語。送客的意思很明顯,寒寒也只能對飲一口。起身作揖道謝,而後離開繼續前往武當。

等寒寒身影走遠,山中先生自言自語嘀咕一聲

“姓易,有些像。”

山間古道蜿蜒曲折,下了山豁然開朗,入目的是一片桃林。此時桃子正是將熟未熟之時,應是山下農戶所種倒也不好隨意亂摘。牽馬過了桃林就是一條大道,順著大路一路往西,便見到道路兩旁的甘蔗林。

此時正是砍甘蔗的時節,農戶將甘蔗砍倒,捆紮在馬車上拉向遠處。這時節最歡樂的當然是小孩了。一人拿著一根甘蔗在地裡打鬧亂跑,大人在一旁喊著。跑累了就坐在甘蔗地嚼著甘蔗。

寒寒牽著馬,與同行拉甘蔗的老農點頭示意,詢問此路是否通往武當。那老農也是微微一笑確認通往武當,而後聊起了家常。

這甘蔗是武當南巖宮的道長引種的,在這龍北村已經種了6年了。現今武當山在前面不遠處開了一家麻糖作坊。他們種的甘蔗拉往麻糖作坊自有人收取。三畝地一年能得5兩銀子呢。比種糧食掙的多。

但是武當山的道長也派人到村裡說了。這外面世道很亂,不讓他們都種甘蔗,家裡只能拿出一部分地種,其餘還得種糧食。不過那老農說了,的確要種些糧食,所謂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直言道長說的對。

辭別了老農寒寒跨馬而行,沒騎多一會兒,就又下了馬。前面是一座石橋橋對面就是一座小鎮。

倒不是鎮子不讓騎馬,寒寒是怕馬兒衝撞了鎮子裡的小孩,和來往的行人。下了橋就是一家茶肆,這熱天在這茶肆飲一口涼茶倒是美哉,好在茶水不貴一文一碗。

將馬兒往柱子一栓。問了小二這是什麼地方,小二倒是勤快擦拭座椅,倒上一碗涼茶。便說道這是龍南村。

寒寒以為這是小鎮,原來是個村莊。在這茶肆喝茶的倒也沒有什麼普通百姓。畢竟百姓也不捨得這一文錢就喝一碗茶。

在這茶肆內有武當的道長,有帶著劍的俠女,有帶著斗笠的江湖客。還有一對男女。女的在那哭泣好似發生了什麼事,男的頗為尷尬在一旁安慰,寒寒在喝著茶就順耳聽了幾句,姑娘哭泣地問男的怎麼辦,好像在外遇到採花賊失了清白。

這倒讓寒寒不得不拿出一文錢放桌上轉身就走,畢竟非禮勿聽。

這龍南村雖說是村莊,甚至比一些鎮子還要大。

堪比一座城,只是沒有城牆罷了,牽馬前行,左右客棧,驛站,鐵匠鋪,米鋪,藥店等等該有的都有,開店的倒是像沒有什麼武功在身的普通百姓。

不過這來往的行客倒是各個都帶著兵器,即便空著手的也是步伐穩重,氣息綿長。一看就知道是江湖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