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船,交了碼頭老大的錢,船伕便再次啟程。襄陽碼頭由一幫縴夫組成的小幫會,由於漢江水流在襄陽一帶比較湍急。

所以這幫人以此謀生。形成一個兼管理碼頭來往停靠和提供一些淡水飲食之類的幫會。號稱縴夫幫。

倒也沒什麼高手,收費也算是合理。至於為什麼襄陽不換個別處建城,主要是這附近山連著山,就這一塊平坦的地方。

過了襄陽,兩岸山峰聳立,翠林深深。偶爾能聽到猿鳴虎嘯之聲。飛鳥時而掠過湖面抓起一條小魚。

偶爾岸邊也有一些小寨,通常捕魚耕地為生。倒也不行那攔江索財之事。如此數日一過,船伕一家子跟寒寒說,今日差不多會到丹江口,往西一日而後往南大半日就到了太極湖,在太極湖下船。他們此行就算結束了。

然而就在這日遇到了一夥水寇,這幫人說是水寇倒也不能,拿著魚叉,錘子和鑿子,人數不多七八個人穿的衣服也是襤褸,分兩艘小舟載著一副你不給錢,我就鑿了你的船那種架勢。

寒寒挺心疼船上拿著小鑿子的小姑娘,臉上髒兮兮的。嘆了一聲。

“你們要多少錢?”

船上那赤裸上半身的老漢面色一喜。

“5兩,不10兩白銀!”

雖然兩船相隔數十米。寒寒一把就將十兩左右的銀子丟了過去。老漢撿起來掂量掂量說道。

“快讓開讓大人過去!”

兩艘小船讓至一旁默默地注視著寒寒他們的船過去。船伕說道,其實很多地方的水道都是這樣,這群人平日打魚為生。看到船隻過來便過來喊上兩嗓子。

若真的遇上像公子這般好說話,也能賺些銀子,不搭理他們也能過去,他們是不敢真個去鑿船的。

若是遇上不好相與的江湖人便跪地求饒,甚至直接被打殺了餵了這漢江魚也有可能。

此事不過是路上的小插曲,匆匆兩日一過,果然到了太極湖,湖中有一半島,這座島將湖分為兩半。

大湖如同兩條陰陽魚糾纏取名太極湖倒也名副其實。島上就有亭臺樓閣聳立,這些樓閣雖屬武當山,但此處並不是武當。

武當還得行舟一個時辰,在陸上騎馬大半日才到。太極湖畔漁夫泛舟打魚。比起之前遇到的那些人略有不同。要說哪裡不同,也許是因為他們的衣服稍稍好一些,動作麻利些!

武當附近沒什麼大城。附近村寨林立,尋一碼頭,與船伕一家揮手告別,牽上馬兒向附近村落走去。此時已經到了飯點,村中炊煙裊裊。

尋了一個村口坐在鋤頭上吧嗒著旱菸的老漢。詢問武當怎麼走!老漢笑道。

“你也是上山求藝的?”

寒寒搖了搖頭

“我有事要去武當。”

老漢將旱菸往鞋底敲了敲說道

“小夥子不說實話,像你這樣尋武當的真人們拜師多了去了。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個。吃不了苦逃跑的也有。武當山真人們的本領可不是那麼好學的。”

不過也比劃著山跟寒寒說道

“沿著小路走,從這山過去,往南有條大路,走到大路再往往西一直走拐個彎就到了。你要不走小路就遠了些,從這開始走圍著山轉一圈就是大路,一路往西拐個彎向北走一段就是。”

寒寒知道了之後拱手抱拳

“多謝老丈了。”

那老漢聽了搖搖頭又絮叨起來

“真人的本事,不是那麼好學的,多撐久些能多學一分。真人們教人之前會看心性,我看你這小夥心性不錯。飯點了要不去我家扒拉幾口?

村裡有個書呆子,與武當山上的有個愛釣魚的孩子是好友。他喜歡結交朋友對武當山情況也清楚。反正也是順路,吃過飯你去討教討教,說不定對你有所幫助。”

寒寒想了一下點頭答應

“那就多謝老丈了。”

那老漢拎起鋤頭引著寒寒往村內走去。老漢顯然在村內有些名望,路過的的人都會打招呼。

老漢一邊與人點頭一邊說著自己像寒寒這個歲數的時候也去過武當山,劈了兩年柴,挑了三年的水。後來分配到馬廄養馬,一個道長說他資質差學不了高深的武學,但養馬養的不錯,就傳授他一套鞭法。一套吐納法門就讓他下了山。

那時候外面還算是太平,下了山拿著武當山給在六里坪馬販子的信,那馬販子便留做了三十多年的馬駝子。一手趕馬的響鞭在這圈子裡頗有名氣。

再烈的馬也得在他手裡也溫順如羊,人家都叫他馬駝把子或者馬駝爺。

又詢問了寒寒哪裡人?得知是南方人,就說那邊太溼了。又說了自己媳婦是年輕時趕馬時路過徐家莊認識的,是徐家莊排的上號的俏麗丫鬟。

還是徐家莊莊主徐雲崢給主的婚,當年娶回家可把十里八鄉的大小夥子們羨慕壞了。後來年歲大了就回了老家買了十五畝良田養老。

馬駝爺的家修得比一般的農戶家大不少,進了門就看見一老婦在門口納鞋底。老婦也朝他們看來。雖然年歲大了,但眼睛依舊清澈,身影消瘦雖然臉上有了不少皺紋但五官端正可想當年風姿。寒寒拱手行禮,直言叨擾。

屋內跑出個小傢伙,看到馬駝爺就上來喊爺爺,要抱抱。馬駝爺兩鋤頭往牆上一靠,撣了撣身上將小孫兒抱起。從衣服內兜拿出用桑葉包好的野葡萄,小孫兒連忙接過,開啟來就往嘴裡塞,野葡萄只有魚目大小,但小孩吃得很開心。

飯菜也的確是農家小菜,臨時加了個炒雞蛋。飯桌上馬駝爺的兒子是個普通莊稼漢,面板有些黑,不太愛說話。寒寒也沒有吃太多,馬駝爺吃好飯,坐在門口吧嗒著旱菸,跟寒寒說著村落的閒事。

又說將來若是下山來記得過來吃飯,小村莊名為肖家溝,還跟他說了家裡兒子不爭氣,才上武當山一年不到,就受不了下了山,說道長不教他本事。

都是自己年輕時不在家被她娘寵壞了。吃不了那苦,也不太會說話。現在只能乾乾這莊稼把式。

在一旁的孫兒聽到了說自己將來一定要在武當學好大的本領。馬駝爺這才笑哈哈地抱過小孫兒。孫兒長大了爺爺一定找門路送他上山,武當山上的真人本領強,隨便傳一招半式就受用一生了。

辭別了馬駝爺一家子。就沿著馬駝爺指著的那個草廬走去。草廬內有一書生,年歲不大,自號山中閒人。平時附近村寨的孩子都往他這裡送,馬駝爺也有這個打算,讓孫兒先識文斷字而後再想辦法送進武當。所以早早和這山中先生有了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