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建國回來了?今天又帶飯盒呢啊!還真是孝順!”

三大爺不愧是這個年代就戴眼鏡的人,進了這個院,只要是吃的就別想逃過他三大爺的眼睛。

“嘿嘿,三大爺您忙,我先回去準備吃飯了!”

張建國也不掩飾,大大方方的回道。

“嘖嘖嘖,這個張建國,還真不得了!”

三大爺在身後嘀咕道,心裡還想再說一句對方不懂得過日子。可是想了想,最後還是沒有說出口。

他心中又何嘗不羨慕,對方真是又有本事又孝順。

“這李翠娥還真是生了個好兒子!”

再想了想自家的大兒子,心中直搖頭。

……

張建國帶飯盒回家的事,剛開始只是在大院裡被人議論,隨後慢慢的傳了出去。

等到張建國自已知道的時候已經在四合院附近全都傳開了。

為此街道辦的王姨還特意跑來了解情況。

這樣一來,張建國孝順的名聲在整個南鑼鼓巷就徹底的傳開了。

張建國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已只是一個帶飯盒的舉動,竟然就引起了這麼大反響。

很快名聲就傳到了軋鋼廠,軋鋼廠領導在街道辦瞭解詳情後還特意為此事的,將張建國樹為典型在全廠進行公開表揚,並賦予張建國“個人先進”稱號。

其實,帶飯盒這件事廠裡的不少工人都是這麼做的。

為什麼只有張建國引起了這麼大的反響呢?

其一,其他人大多隻是偶爾才會帶飯盒回家,不像張建國這樣天天都帶。

畢竟大部分工人都是拖家帶口的,家裡吃飯的人多,都靠工廠食堂不太划算。

(當然,像後世劇中,何雨柱每天下班都必帶兩個飯盒,有招待的時候更是帶個三五個!不過這可就不是一個性質的了。他那個的本質是在薅社會主義羊毛,是見不得光的!)

其二,張建國才剛滿16歲,在人們的眼裡他還只是一個小孩!因此很容易就能讓人產生共情!

其三,現在才1956年,國家才剛剛開始推行“公私合營”政策,也是從現在開始工人們的地位開始大大提升。

而只有16歲的張建國卻已經是一名正式的一級電工。這就十分具有代表性,所以街道辦與廠領導才會如此的格外關注。

其三,張建國在領取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後便開始每天不間斷的帶飯盒,這就不是偶然的行為,而是上升到了品德的高度。

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他的名聲才會傳的這麼快,這麼廣!

不得不得這個時代的人們還是十分質樸的。

……

中院,東廂房。

賈東旭一臉嫉妒對著一大爺抱怨道:“師父,您說廠裡領導都是怎麼想的?不就是帶個飯盒嗎?就這麼一件小事還值得這麼大張旗鼓的召開全廠表揚大會?”

一大爺一臉臉黑的看著賈東旭,有些不滿道:“東旭啊,不要管別人怎麼樣?做好自已的就好了,別人表揚就讓他們表揚好了,做好自已的比什麼都強!”

一大爺一臉無語,要是這個賈東旭,什麼都好,就是有些小心眼,見不得別人好。

這點很明顯就是繼承了賈張氏的性格。

賈東旭還是心有不甘的抱怨道:“本來就是的,一份飯盒才幾毛錢……”

“好了!好了!你先回去好好休息吧!”

賈東旭還想繼續說下去,卻被一大爺不耐煩的打斷了。

要是說張建國別的還好,但就是不能拿張建國孝順老人這件事來說。

對於常年把孝順老人掛在嘴邊的一大爺來說,這就是他的逆鱗。

他為什麼常年都伺候著後院的聾老太太?還不就是想給大院裡的年輕人做榜樣!

所以一聽到賈東旭拿張建國孝順老人來說事,一大爺的心裡頓時就反感起來。

“當家的,東旭只是一時氣昏了頭,所以才這麼說的,他的本意應該不是這樣的!”

一大媽在旁邊安慰著一大爺,不過她心裡也不太舒服。

誰讓他們沒有一兒半女呢!

……

賈東旭在一大爺家沒有發洩出來,回到家後仍是一臉的不爽。

正在門口納鞋的賈張氏馬上回屋問道:“東旭啊,你這是怎麼了?”

賈東旭一聲不吭的躺在床上,顯然是在生悶氣。

挺著大肚子正在廚房做飯的秦淮茹也走過來關心道:“東旭,是廠裡出什麼事了嗎?”

賈東旭的心裡稍微好受了些。

別看他在一大爺家裡時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回到自已家後瞬間就放開多了。

在自已家裡,賈張氏對他是一貫的縱容,老婆秦淮茹更是十分體貼,瞬間就讓他有了一家之主的感覺。

看著大著肚子走過來的秦淮茹,賈東旭連忙起身將她扶到床上。

“你看你,大著個肚子還做什麼飯?趕緊躺下來休息吧,這段時間就讓媽去做吧。”

聽到這話賈張氏的臉上頓時就不好看了,不過卻也沒說什麼。

賈東旭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看賈張氏,隨後轉移話題道:“還不是張建國帶飯盒那事?你是就為了這麼一件小事,今天廠裡竟然特意為此召開了全廠表揚大會?都不知道廠裡的領導都是怎麼想的?”

“不是吧?那小子天天往家裡帶飯盒,一看就是個不會過日子的?廠裡怎麼還表揚他呢?”

賈張氏一聽,頓時也不樂意了。

“再說了,就為了這件小事就開全廠表揚大會了?這些領導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當初咱們東旭是出了名的孝順,怎麼不見他們開全廠表揚大會呢?這不是欺負人嗎?不行,明天我就去你們廠找領導說道說道,怎麼不給咱們東旭召開全廠表揚大會?”

賈張氏一副怒氣衝衝的樣子,配上她那敦實的體型,頗有種彪悍的氣勢。

賈東旭連忙拉住她,旁邊的秦淮茹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不知道如何勸阻。

“媽,您就別去添亂了,真鬧起來,弄不好人家再給你安一個不服領導管教的罪名來,看您怎麼辦?”

賈張氏一聽也有些怕了,罵罵咧咧的去廚房做飯去了。

其實他們也不想想,賈東旭的孝順只是因為他十分聽話,什麼事情都聽他媽的,沒有一點主見。這樣的孝順其實更多的是眾人的一種調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