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完了秦瓊回鄉祭祖的事後,突然一個聲音響了起來:“秦世子,既然你知道高昌有那禦寒的棉花,也製作出了提升農耕效率的農具,那麼不知你可知道哪裡有高產的糧食作物。”眾人聞聲望去,赫然是司農寺的楊農。

楊農是前朝皇室的旁支,也是如今望族弘農楊氏的當代族長,棉花的相關事宜被李老二全權交給了他,這一個來月已經多次跟秦楓打過交道。楊農自從來到餐桌後,就一直在思索著什麼,其實他的腦海裡一直在想著會不會有高產糧食,等待李老二等人談論完事情後,立馬開口問了起來。

秦楓看到問自已話的是司農寺卿楊農,這位跟他打過半個月交道的人,說了句讓我好好想想,就低頭沉思了起來。

秦楓開始回憶起自已當年在老將軍書房裡看過的一些事關歷史農業的書籍,土豆紅薯玉米南瓜這些高產的農作物都是源於美洲那邊的墨西哥一帶,要到大航海時代才被傳到歐洲跟中國。那麼現在的中國周邊還有什麼高產作物呢,秦楓從北到南的思索了一圈,想起來在大唐嶺南再往南的那塊地方,有一種水稻——占城稻。

眾人看到秦楓在思索,也都壓低了聲音交談了幾句,就都停下靜待秦楓的答覆了。等到秦楓把占城稻的資訊從腦海深處挖出來後,抬頭一看眾人都盯著自已,就笑了笑道:“陛下,楊大人,剛剛思索了下,我大唐周邊確實有一種高產作物,此作物是一種稻種,屬於水稻的一種,這種作物比較適合在南方種植。這種水稻成熟只需四五十天,但需要的氣候有所要求,以廣州的那種南方的氣候,一年應該能有個三熟,江南揚州一帶應該能一年兩熟,長安這邊的話估計只能一熟吧,不過會比小麥黍米這些的收穫要快些,甚至可以跟小麥分夏冬兩季岔開種植。這種水稻每熟一次一畝地應該有個三石的收成,而且這種稻種若是認真培育,與我大唐稻種雜交培育,有可能培育出更好的稻種,具體的還是得楊農大人去嘗試,我只記得師尊說過不同的稻種雜交培育後,選出優良的植株繼續培育下去,便能培育出更加優良的稻種。”

說起水稻,秦楓第一時間想起的還是袁老先生的雜交水稻。

眾人聽聞到這麼高產的作物頓時一個個精神一震,楊農迫不及待的就說道:“稻種?在何地方?”

“這種水稻的產地在嶺南之南的占城林邑那一區域,也被稱為占城稻,占城那一區域也是最適合種植這種作物的地方,一年甚至達到四熟,而且那裡有沃土數萬畝,若是能歸屬到我大唐疆域,完全可以作為我大唐糧倉之一。去占城那邊的話有兩條路可以走,但是最適合的只有水路,陸路要經過千年無人煙的雨林,百人的隊伍估計能活著回來有一兩個算是上天保佑了。海路的話,江南嶺南的海商應該有人探索到過占城林邑那邊,陛下可以安排人員隨海商過去尋找。”

李老二等人聽完占城稻的介紹,特別是在聽到秦楓指出到達的路時,楊農立馬站了起來拱手道:“陛下,老臣請求親自前往占城尋找稻種。”

對於楊農個人來說,從隋朝開始他就進入官場,但一直都是在司農寺任職,一生致力於農業的發展,但是能力見識有限,沒有做出過什麼功績,連這個司農寺卿都是靠家族名望跟多年履歷才熬出來的。現在秦楓送給了他一個可以留名青史的機會,怎麼能不讓他激動呢,現在的他心思都在往南方飛了。

隨著楊農的話語落下,一個雄厚的聲音也響了起來。“末將願護衛尋糧隊前往占城。”秦楓看過去才發現居然是程達尤金中的牛進達。牛進達的莊子就在秦家莊旁邊,在聽到皇帝來到秦家莊的時候,也急忙過來了,一起過來的還有毗鄰秦家莊的其他幾人:程咬金、李孝恭、李道宗。

牛進達原本生在官宦人家,其父是河北道的一個縣令,當年楊廣三徵高麗失敗,退下來的逃兵敗兵把整個河北給禍害了幾遍。其父就是被逃兵給殺了,家裡的食糧全被搶走,他的長輩跟兄弟姐妹們都是活生生餓死在逃荒的路上,當初他棄筆從戎的最大志向就是要讓這世間再無餓死之人,所以聽到這訊息的他頓時有些坐不住了。

李老二看到請命的兩人,楊農過於老邁,若真讓其前往嶺南那個煙瘴之地,真的可能有去無回。想了想道:“楊卿你已經年紀偏老邁了,若真讓你去那嶺南的煙瘴之地,可能真的會有去無回。而且現在還是棉花種植培育的起步階段,依朕看,你不如就坐鎮長安先著手棉花之事。至於占城稻種,你可以安排幾個司農寺的人手跟隨著牛將軍去占城尋找,將來稻種運回來後,楓兒說的雜交稻種可能還得靠你來培育。”楊農聽到李老二的話語,有點不願意,但是那棉花確確實實也是一樁可以留名青史的功績,糾結著還想要不要再爭取下。

秦楓看到楊農想再說些什麼的時候,就插嘴道:“楊大人,尋找稻種若順利的話,牛叔叔應該也得到年底才回來,甚至得明年春,到時候稻種應該是安排在揚州或者嶺南廣州這些地方先行試種。也就是說起碼得明年春才能種下了,這整整有一年的時間,依小子看您老還是先坐鎮長安處理棉花的事情。過幾天我可就要回齊洲祭祖,若您老也去了占城,長安的棉花種植便無人坐鎮了,莫要忘了棉花的事情我都只跟您一個人詳細說過。再說了到時候稻種帶回來了,試種才是您老的強項,尋找稻種的話指不定還要涉及到打打殺殺的,還是讓牛叔他們這些殺才去就好了。”

楊農聽到秦楓的話,也是覺得確實有理,棉花的事情的確不容有失,拱手道:“那好吧,我明日就去司農寺裡調派最精銳的人手,到時候就由牛將軍帶隊去占城尋找稻種了,老夫就在這長安靜待將軍歸來了。”

李老二看到楊農鬆口不去了,也就鬆了一口氣,畢竟楊農可是弘農楊氏的族長,若他在嶺南那邊出了事,弘農楊氏那邊可能就會有波瀾發生了。現在已經確立了由牛進達帶隊,那麼有些事情就該安排下了,秦楓可說了那邊有沃土數萬畝可做大唐糧倉。斟酌了下對著牛進達道:“牛將軍,前往那邊的人手你可以在你的右羽衛裡挑選出五千人前往,海船朕會下令給揚州刺史徵調海商的海船,嶺南那邊朕也會去旨意,讓馮盎給予方便,順便你把那些江南氏族的奏本帶去,相信馮盎會懂得其中利害。這次去占城那邊你要沿途記錄路線海圖等情況,之前你也聽到楓兒說了,那邊沃土萬畝,到了那邊後你可以好好查探,若是屬實,則必需將此處納入我大唐疆域,一些事宜朕準你全權處理。”

其實李老二剛剛是在斟酌要不要繞過嶺南,因為最近朝中一直有嶺南氏族進諫說嶺南馮盎要反唐,最後他還是下定了決心,就明旨讓馮盎配合,一來試探馮盎的心思,二來嶺南也不容易繞開。

牛進達聽到李老二的旨意,拱手道:“臣領旨。”

秦楓看李老二已經確定了人員前往嶺南,想起嶺南那邊跟北方不同的氣候,若沒有詳細的指導,到時候牛進達帶過去的人估計十之五六可能會折損在那邊。“牛叔叔,這兩天我會詳細的寫一份嶺南雨林的指引給你,應該可以幫助您跟將士們在雨林的生存了。另外您選人的時候,最好是選那些會點水的,其實最好是選水師的將士,畢竟我北方兒郎多是在馬上作戰,到了揚州那邊後,還得讓他們在海船上先熟悉下海上的生活跟水性。至於水師的將士,相對整軍時間就較短了,但是到了那邊還是得優先讓他們熟悉出海的生活,畢竟大海跟大江大湖是不一樣的,大海可是無邊無際的,沒辦法像大江大湖那樣隨時靠岸。還有要在海商的水手裡尋找一些老海員,海上的危險性不是你們可以想象的,一場颱風的刮過,你們可能就得餵魚了,有他們在,可以大大增加你們的海上航行的安全。這些我都會在這幾天給你寫一份詳細的指引。”

“既然楓兒說最好安排水師將士,那麼牛將軍除了親兵外,其他兵力就去長江水師裡選吧,若有需要,五牙大艦也可以隨意呼叫。嶺南那邊的情況楓兒比吾等更加熟悉,爾便聽從他的建議吧。”牛進達聽到皇帝改了調兵的地方,拱手遵命後就坐下了。

李老二見事情已經安排好了,揮揮手讓他們各自去安排自已的事後,自已則在自已的護衛的保護下回長安了。房玄齡等人紛紛跟秦瓊告辭後,繼續回自已家的農莊去了,他們可還要安排人去打造新農具,只有牛進達在秦家莊住了下來,等秦楓指點他嶺南之行要注意的東西。

接下來的幾天,秦楓在農莊裡給牛進達寫了厚厚一沓跟嶺南相關的資料,牛進達在拿到這沓資料後,就仔細看了起來,有什麼不懂都讓秦楓給自已講解了。而另一邊的秦瓊跟秦張氏則是在不斷的安排著春耕等事情,還有準備回齊洲的行李,秦瓊獲得了李老二批准的大半年假期,便打算在路上訪一訪當年的那些友人。

待到春耕結束的時候,牛進達也帶著那疊厚厚的資料,領著楊農派來的八個司農寺官員就快馬奔向了洛陽,準備在洛陽順運河而下到達揚州。而秦瓊秦楓等人也安排好了所有的事務,在八十多個家將的護衛下,帶著十幾部馬車啟程回齊洲歷城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