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尋得多年前以為死去的長子自當是心情俱佳,安排管家準備好了最上好的餐食,就在餐廳等著秦楓跟秦張氏的到來,一邊逗弄著自已的小兒子,滿心的歡喜。

待到秦張氏領著秦楓到來後,秦瓊指著自已最近的位置讓秦楓坐下,讓他快嚐嚐府裡的飯食合胃口不,一邊自已伸手倒了杯酒自飲起來,秦張氏就坐在秦瓊的旁邊一邊幫他佈菜,一邊照顧小兒子。

秦楓從海里爬到岸上後,就沒正經吃過一餐大唐的飯食,一方面是當初他最開始借住的是個貧困的孤寡老農,家中甚至沒多少存糧,若不是他獵的幾隻兔子,那幾日也就只有幾粒米的稀粥可以喝了。而一方面也是他沒錢跟所謂的路條,所以從登州到長安,他都是在山林裡穿行,沿途靠打獵燒烤來飽腹,只有路過一些破敗的小縣城時才進去用獵物換了幾碗面。

對於大唐的飯食,他也是好奇得很,當身旁的丫鬟給他布上菜後,迫不及待的夾起幾塊羊肉就吃了起來,一入口,第一反應就是這羊肉好腥羶。細嚼兩下,味道更是連後世的軍隊大鍋菜都不如,甚至連自已在海島戍守時,隨便做的亂燉都比這些看著精緻的菜餚味道好,不知不覺就皺起了眉目。

秦瓊跟秦張氏現階段極度關注秦楓,看到秦楓皺眉,感覺兒子對於府裡的飯食應該是不滿意,頓時心立馬就提了起來。秦張氏對著秦楓問道:“楓兒,可是菜餚不合口味,要不讓他們重做些別的菜餚你試試,看看什麼合你口味。”秦瓊心裡則在考慮若是還不合兒子口味,明日自已就進宮,找李老二要幾個御廚,再不濟也要讓他們出來教教府裡的廚娘跟廚子,不能讓自已兒子吃不下飯。

作為有著海陸特種兵經歷的秦楓,對於真不合口味的菜餚,也不是吃不下去,只是笑笑說:“是有點口味不合,這羊肉做得也太腥羶了,以前跟師傅在海島上生活時,師傅好口,所以口味養得叼了點,就如這羊肉...。不過也沒什麼關係,明天我下廚做幾道菜,順道教教廚房的人,也讓您兩位試試看我以前吃的菜餚。”

秦瓊一邊細心聽著秦楓述說著羊肉去除腥羶的做法,一邊心裡卻是在難受,覺得兒子流落居於孤島,都是自已當年的錯,不免又一大杯酒就下肚了。

秦張氏則對秦楓的師長感起了興趣,畢竟那個人救了自已的兒子、秦瓊嫡長子,怎麼也要準備好感謝的謝禮,然後上門拜訪一下之類的。於是問起了秦楓師長的問題。

秦楓一邊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菜餚,一邊懷念式的談起自已的師長,也就是後世那個收養著自已的老軍長,只是老軍長變成一個歸隱了的老將軍,具體姓名他不清楚,只知道其學識非常了得。被其教導的知識有兵書戰策、人文地理、機關術數、戰場醫術等等無數知識,秦楓把後世學習的所有東西都統一為這位師長教授了,免得將來自已表露出來的那些能力知識等總是被人詢問。

秦瓊聽得心驚肉跳,在他的知曉的這些那些將領中,就沒有一個有如此廣博見識、智慧浩瀚般的將領,頓時起了探探兒子底子的想法,於是針對一些戰陣戰術、控兵練兵等進行考校。隨著不斷的攀談,秦瓊終於是慢慢的瞭解到了自已孩子得到了多麼大的兵家傳承機緣。深奧的各種兵家寶典般的知識兒子是信手拈來,而聽到兒子背書般背出三十六計的名稱,他更是震驚不已,因為他也只是在一些南北朝的史書上看到零星的幾句記載,計策的名字也只知道零星幾個。

而當秦楓提及今天渭水之盟,李老二使出了空城計時,更是讓他無比震驚,只有他們這些將領才知道長安城裡其實真的沒多少兵,城牆上那密密麻麻或動或站的兵卒,很多都是各府豪族的家丁奴隸被安排在城牆上裝出來的。

一頓家宴的暢談下來,他已經可以確定,自已的兒子肯定得到了兵家傳承,至於他說的術數醫術等其他知識,他也不懂這些,也就只能放棄詢問考校了。再說了,現在的秦瓊已經是一副有子萬事足的心情,哪怕秦楓是個不學無術的,但是他還活著就是對他秦瓊最大的驚喜。

在聊完兵書戰策,見秦瓊沒什麼要問了,秦楓便開始對秦瓊的身體關心了起來。照後世歷史書上的記載,秦瓊從玄武門事變後,身體便是每況愈下,整個貞觀朝他都是默默無聞,為數不多的幾個記載也就只有門神那些了,再無半點戰場上的記錄。當觀察了秦瓊的身體狀態後,秦楓可以肯定的確定秦瓊由於歷年來失血過多,導致現在血小板等數量不足,加上每次受傷後都沒細細調養恢復,導致現在的身體機能有些崩潰了。現在的秦瓊一方面抵抗力下降,疾病頻發在折磨著身體機能,一方面是營養欠缺,無法刺激身體自我修復,才會讓他的身體最終不堪重負,崩潰逝去。

晚宴後的閒坐,秦楓對秦瓊跟秦張氏談起了秦瓊的病體跟治療,當秦瓊知曉自已的身體狀況跟後續情況,不免唏噓。作為一個在隋唐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勇將猛將,知曉了自已現在若不好好調養自已的身體,自已後面連馬槊都舞動不起來時,難免心慼慼然起來。當兒子提及治療方案時,秦張氏立馬喊丫鬟去拿筆墨紙硯記錄,秦楓將後世知曉的一些治療貧血、刺激造血的食療方法方式告訴了秦張氏後,又從自已當初療養的康復方案裡,撿拾了一些滿足當下條件的安排給了秦瓊。對著秦瓊說道:“其實最好還是能尋找到孫思邈孫神醫來根治調理您的身體,現在才剛剛開始出現這些狀況,是最容易調理根治的時間段了。”

秦瓊也知曉自已的病體如果能尋找到孫思邈道長是最好不過,但是無人知曉孫思邈道長在何方,就連當今的陛下也在找他,每次有他的訊息,派人去的時候,道長也是離去多日了。

秦楓也知道自已一個人就算出去尋找也找不到孫思邈,只能思索著怎麼吸引孫思邈自已登門了。

夜已慢慢深了,秦瓊跟秦張氏戀戀不捨的讓秦楓回去休息,他們對於這個失而復得的兒子,真怕一覺醒來,兒子就又不見了,總感覺現在是在一場夢裡,醒了夢也就碎了。

秦楓則回到屋裡躺下,思考著自已的將來,是借用後現代智慧改變唐朝的發展,避免出現歷史上的盛極而亡,還是就平平淡淡的守護著自已現在重新擁有的家庭,到自已壽終正寢,在掂量選擇的思緒中,慢慢得隨著自已的呼吸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