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兩人一路向南到了深圳。

不同於杭城,深圳的產業更加均衡。除了網際網路,還有大量製造業和金融公司。這個城市創造了大量先富起來的人,把改革開放的宏利吃了個滿。

兩人買了早上最早的飛機,一路趕到金融大廈時已經是中午。在附近咖啡店就近吃了個便飯後,兩點鐘準備上樓開會。

博士:“你這是又找了哪家基金?我怎麼感覺現在這行情很難融到錢啊”

東南:“不是基金,是水渠通。之前和我老東家有業務往來。”

博士:“水渠通是啥?”

東南:“以收入分成方式,投資實體門店,非股非債。”

博士:“收入怎麼分成?”

東南:“就是你每個月的銷售利潤,有盈餘就給他們分紅。他們給你把開店的錢除了。分紅過了一個期限,就不用分了。他們賺到了資金回報率,我們搞定了股份。”

博士:“聽上去還行,但咱們這模式他們也能投嗎?”

東南:“我們的模式變了,待會你看我的。”

博士:“你別翻車就行。”

不多時,兩人就到了水渠通總部,提前約好了時間在會議室裡等著。水渠通CEO也非常準時,帶著小兄弟們準點到了會議室。

“李總好,好久不見” 東南站起身

“好久不見,最近搞的怎麼樣?出來創業有一陣子了吧?” 李總長得比較精瘦,看上去很有精神,早年在華南零售上市公司裡幹高管也是零售老炮。出來後對新業務,也幾乎是事必躬親自已親自看大量專案,也算是金融業勞模。

兩人認識,是因為東南的老東家也有同城零售業務,並且和水渠通有一些合作,給平臺中的優質商家提供授信。東南正好參與了一些對接。

“最近還行,搞了個新品牌。年營收高峰到了7000萬,10%淨利潤。這是我的技術合夥人張文舉教授,Z大博士,最近在杭大教書。”東南也介紹了下合夥人。

“可以啊,團隊很強。你有東西要投的嗎?咱們直接對著聊?”李總也不含糊,直接切入整體。

“沒問題,我快速講一講。”東南把屏投上,開始介紹起來。

“我們其實想做一個水果連鎖品牌,每個種植戶就是一個門店。他們能透過我們統一管理的品牌和渠道,把優質農產品直通消費者。” 東南直接介紹起模式。

張博士聽著一愣一愣的,顯然感覺和之前做的不一樣。

“我們統一管理的品牌,主要透過某音銷售,某書某寶也幹。第二年就幹到了7000萬,第三年訂單金額到了一萬三千萬,但有一些自然在還,實際履約要少一點。”東南繼續往下說。

“早年我們為了快速起量,還是和傳統品牌一樣直接銷售。今年我們準備幹個改革,前端直接讓消費者看到自已買的果子是哪個種植戶的。這筆交易,也是發生在消費者和農戶間。所以種植戶很像一個門店。”

李總:“那客服、發貨是誰弄呢?”

東南:“客服、發貨、內容這些都是我們來做。我們也做了詳細的測算,所有成本並不高大約是20%,我們再保障10%左右利潤,這樣行成了定價。”

李總:“那損耗和退貨誰處理呢?”

東南:“損耗和退貨歸農戶,但是我們在制定農戶基礎供貨價時會把這部分算進去”

李總:“有沒有具體的案例我們看看?”

東南:“有的李總,像這個柚子,一般產地的批發價是5塊錢一斤。我們通常會算上損耗再收,但是要求農戶包退貨。這樣價格會做到7塊左右。算上所有成本,賣給消費者一般是左右一斤。一個果子三到四斤,一般我們定價。買的多還有優惠,因為運費會便宜。”

李總:“你這個價格和品質有優勢嗎?”

東南:“我們的價格和市場持平,但是保障品質的穩定。做無理由包退,並且提前讓消費者看到自已會買的是哪個山頭的果子,在某音上直接看內容預定,消費者整體會有更好的體驗。”

李總:“其真實模式再怎麼創新,還是要回到銷售資料上來。咱們財務情況怎麼樣?”

東南:“我們整理了一份資料,總部的淨利潤率是5%,合作農戶的淨利潤率基本做到了10%。我們也把財務資料分到了種植戶,每個種植戶的營收資料在這也看得到”

東南開啟了提前準備好的表格,繼續說到:“像咱們的主力產品柚子,畝產差不多60株樹,一年產量在3000斤以上。農戶按我們的建議價,一年扣掉生產成本每畝也有上萬的利潤。一個農戶幹三到四畝地,淨利潤差不多有四五萬。”

李總:\"看上去利潤率還不錯,有虧損的嗎?”

東南迴答:“有的,虧損與否主要就在品控上。有些農戶,果子產量高,質量好,基本都是穩賺的。但是質量差,有些種植技術沒到位,雖然有產量但是會滯銷。三級果的價格也遠遠低於我們收購的一二級果,那農戶甚至可能一年幹下來不分文不賺還要虧點。”

李總:“這個風險怎麼解決呢?”

東南:“農戶品控做不好,主要還是兩個原因。一是種、肥、技術不標準,二是管理水平勞動水平不一。”

李總:“你怎麼怎麼解決這兩個問題?”

東南:“在標準化上,我們輸出統一標準。這個很多農業公司幹過,不是什麼新鮮事。在管理上,我們今年想做個嘗試。我們希望用水渠通的錢,來支付農民部分的生產成本,而這筆資金,是按每一個種植週期下放的”

東南繼續往下展示PPT:“具體來說,我們會每週稽查種植情況。達到我們的檢驗標準,我們認為農戶達到了生產要求,就繼續給他發放資金。這個資金,也會以農資的形式下發”

李總:“聽上去還行,有具體執行下來的案例嗎?”

東南:“李總,老實說我們準備今年開始執行這個計劃。按新模式先小幹他200畝,整體資金在50萬以內就打住了。而且我們提供的資金,只是部分農資和農業險,農戶自已也需要出一半,實際需要的流動性資金會更少”

李總:“你這個規模太小了,200畝地的資金也就相當於我們1-2家投資門店”

東南:“是的李總,但是我們模式跑下來之後總量很大。咱們這個柚子,去年全地區銷售金額在產地幹到了30億,我們終端銷售才做了10%不到。這個模式跑通,就算我們覆蓋30%產能,也能做到將近10億的規模。這還只是一個品類,江左可以做的品類非常多。”

李總:“你讓我們想想。”

東南:“李總,水渠通在這個模式下需要承擔的資金部分其實比較少。我們還可以結合當地農行解決一部分農戶融資問題。咱們重要的是快速把量鋪開,這樣整體資金盤才有規模。”

李總:“對,我就感覺你們現在還太小了。風險不好評估,而且整體規模比較小至少現在看來是的。”

東南:“其實農戶和銀行,加上我們做支援,三方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水渠通的風險是非常小的。而且試驗田,我們也是拿這三年的優質農戶幹。我們只需要快速測試一下,肯定是不會虧的。”

李總:“行,東西大概聽明白了,其他同事還有什麼想問的嗎?”

之後兩方又聊了一會,李總表示給他們一些時間,近期會給東南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