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交通相對不便,班裡有些孩子每天上學都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早上自習時間是6點,天矇矇亮他們就得起床,但他們還是堅持著。

李士龍在忍受著艱苦支教生活的同時,也收穫了快樂和感動,他帶早自習的時候,發現有一個孩子常常遲到,可是已經走得上氣不接下氣,連襯衣也溼了,他心裡有點生氣,正想批評那孩子,可還是想起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名言,他忍住了,對孩子淺淺一笑。他調查後發現,這個孩子住得遠,而且學校對於這些住得遠的孩子有特殊規定。他就與孩子談心,體貼關心問:你住得遠可以不來上早自習,為什麼急急趕路來上早自習?

那孩子臉紅脖子粗說:我太勞累睡過了頭,我也不想遲到就急匆趕路,可還是遲到了,我很愧疚。

李士龍忙安慰:趕得急是會傷身體的,下次你就別急著趕來上早自習了。

那孩子不好意思走了。說來也怪,自談話之後那孩子總是提早趕來上早自習。李士龍問:你為什麼要來得這麼早?他說:因為你待我好,見我遲到不批評指責,反對我笑,還照顧我路遠,我也不能拖你的後腿,下次我再也不遲到了。

李士龍當時特別感動,差一點就哭出來了。但他還是忍住了。

班上有一隻眼睛有些近視,性格特別內向的孩子,很長時間孩子身上都穿著同樣的一件舊衣服,常見了老師就躲,與同學也不合伍,成績也差。李士龍就想辦法接近他,與他談心。原來他家裡特別困難,父親有病在身,母親去世了,家裡還有弟弟和妹妹,回家就要忙家務。他有些自卑感恐懼感。李士龍就進行家訪,

幫他幹家務,到鎮上買了些營養品給他父親,還給他和弟妹買了件衣服,以後他見了李士龍沒有了恐懼感,見了他就主動打招呼,李老師早!李老師好!李老師再見!還會搭訕寒暄,講起來竟滔滔不絕,從一個內向型不苟言笑的孩子轉化為活潑開朗,能歌善舞的內外相結合的孩子。李士龍常在課上主動找機會讓他回答問題,他們成了朋友。

有一次,學校的領導告訴李士龍,這位男生去找了他,並且對他說了一句話:

我一直怕學數學,但李老師講課我愛聽,沒想到數學這麼容易學。

李士龍聽了後特別感動。從此懂得了親近學生並交朋友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再接再厲,乘風破浪,再創佳績——

他們吃頓肉便是奢侈,他們寄封信便需要徒步幾公里的山路;他們整年見不著自己的爹孃,因為他們都常年外出打工;他們極少喝到甘甜的水;他們不知道城市裡的高樓大廈,他們不知曉城市裡的打扮入時,把新的過時衣服扔進垃圾桶;他們同樣不知曉外面世界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他們渴求讀書卻路途遠交通不便,家中家務纏身。他們羞澀地接受各地所謂善人的採訪,期待所有的一切會因他們而有所轉機,老闆們在鏡頭前肆意宣揚他們的深切關懷,贈書包,贈書本,手拉手,肩並肩,可只有寥寥無幾得到實惠,大多數照常走幾個小時的山路去上學,照常吃難以下嚥的飯菜,照常用樹枝在地上寫字,照常在寒冷的冬季生凍瘡,照常拖著小小的身軀劈柴,照常仰望遠方想念他們的爹孃。李士龍見到此情此景同情,憐憫,他流淚,卻無能為力,他把積餘的補貼錢捐款。

他發現有一位男學生已經三天沒來上課,星期天他決定去家訪。還好,路並不太遠,只有六公里山路。一路問詢,終於找到了他家。原來與他相依為命的奶奶病了,況且病得很重,他要在家服侍奶奶。奶奶躺在床上見到老師來家訪熱淚盈眶,她悲痛欲絕說:都怪我身體不長氣,要孫子放棄學習來服侍我,這樣吧,我明天就叫孫子來上課。

李士龍好奇地問:那你怎麼辦?

老太固執己見說:讓孫子早晨多燒一點粥,放在我床前夜臥箱上,我餓了就吃,不餓就不吃,藥也自己拿來吃,不就是熬過十個小時嗎?千誤萬誤,孫子的學習不能誤,假使老天開恩,我的病能奇蹟般地好起來,假使惡化反正我這把年紀走得也是順路,反而能為孫子騰出精力及時間。

老人的想法難能可貴,可李士龍憂心忡忡說:不行不行,絕對不行,萬一你的病情惡化,我這個當老師的自私自利,為了勸學生去上課,而不顧老人的死活,就罪責難逃。

老太說:這絕對不會怪罪你的,只能怪我自己身體不長氣。

李士龍靈機一動有了主意,他說:這樣吧,我放完學後兩天來一次,為你孫子補課,晚上就與你孫子睡一床,天矇矇亮時再趕回學校去,休息日我就白天來。這樣就能讓你孫子做到學習及服侍你二不誤。

老太說:可這太辛苦你了,說不過去你。

李士龍笑嘻嘻說:只要你康復了就對得過去我了。

老太太也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含淚領悟。

李士龍說到做到,三個月不論颳風下雨他總能按時到,休息日還趕到鎮上去買些營養品,說來也怪,三個月後老太的病也奇蹟般地好了,能下床做事了。孫子也能按時上學了。

有一個女學生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也不與同學交流,父母在外地打工,把弟弟帶在身邊,她與爺爺相依為命,爺爺收入低,加上粗心忽略了給她買學習用品,她也不好意思開口,班裡同學們的新奇學習用品對她非常有誘惑力,於是乘同學不備偷偷地拿同學的東西,班中有二位同學少了學習用品,李士龍囑咐一位同學暗暗觀察,並囑咐他抓到了賊也不要聲張。一次體育課時女孩子乘教室沒人拿了別人的橡皮頭鉛筆,被暗中觀察的同學發現,並報告了老師。李士龍心想,雖然是細小甚微,可要是傳出去那個小賊就得名譽掃地,一蹶不振,造成孩子的心靈創傷,影響她健康成長,甚至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前途,於是他沒有拿著雞毛當令箭,只是讓小偷把贓物放回原處,暗暗教育了那位小賊,過後他還買了些學習用品送給了那個小偷同學,那同學感動至極,把前二次偷的物品也如實交代並透過老師退贓,並深刻檢查。以後班級中從來沒有少過東西,那位同學從此意氣風發,關心集體,努力學習,這事使李士龍充分認識到,作為教師一定要有寬容之心,用寬容之心容納學生,啟發學生,就會感受到一個鮮活的生命,看到每一種獨特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