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橙和林沐陽鬧了個不歡而散。

不過,他們很快又和好了。

因為美食的緣故。

沒有什麼矛盾是美食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是因為那些美食不夠吸引人。

澄粉買回來了,番薯粉和粘米粉也都磨了好多,再弄些要用到的餡料,就可以做粉果還有番薯餃水晶餃了,哦,對了,還有韭菜粿。

現在是一月底,這個時候的韭菜口感比較嫩,加上雞蛋一起包韭菜粿,韭菜粿可以蒸也可以煎,想想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雖然冬天農活少,但地裡也還是需要打理的,尤其在物資交流會已經舉辦了幾次了,吃到甜頭的社員越來越多,大家平日在幹完了隊裡的活後,自家的自留地打理得更用心了,還有那膽子大想碰運氣的,還會趁不忙的時候上山下河,尤其馬上要過年了,今年除夕是在陽曆的2月17,13號那天是星期天,也就是年前還會有一次物資交流會,很多人都想著弄多些東西到時候能多賺點,畢竟人人都是要買年貨的嘛。

程家這邊,程老大程老二還有大伯母二伯母照樣去地裡忙活,許靜也想幫忙,她當知青的時候也沒少下地幹活,不過被大伯母和二伯母拒絕了,衝著許靜帶回來的那麼多東西,她們也不好意思讓她還下地做事,再說,家裡公中大部分的錢是三房上交的這點大房二房都是心裡有數的。

更何況,許靜其實就算在家也沒閒著,她在寫一些故事,準備投給省裡的一份雜誌,不管能不能過稿,對程家人來說,這都是要大力支援的正經事。

於是這一天,家裡大人就剩下許靜和程老太太了,至於程一帆幾兄弟,也各有各的忙,程一鳴和程明光結伴去市裡圖書館借書,程一帆跑去找同學,至於程明亮,作為一名吃貨,他肯定是留在家裡的啦。

至於林家,林家情況和程家不同,林大伯和林二伯去上工,林大伯母和林二伯母留在家裡忙著做衣服,這次張麗君從省城弄回來了一批呢子布,這可是好東西,還有毛線,毛線有一部分是給家裡人準備的,一部分是打算做成毛衣出售,這麼一算下來,真的是都要忙到飛起。

還好林家有六朵金花,立春過了年就十六了,十六歲的大姑娘也能幫著做衣服了,幾個小的則負責打下手,裁剪什麼的這些都可以給她們做,立秋手巧,可以幫著繡花,梨花雖然過了年才八歲,但這個小姑娘愛美,在審美方面好像也是有些天賦的,經常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建議,而且她提出的那些建議,在張麗君的支援下,運用到了衣服上,都能做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也就是說,這兩大家子,也就兩位老太太和程橙林沐陽還有程明亮比較閒了。

至於程慶輝和林學兵,不用提,平日就忙,更何況年底。

要做好吃的,兩位老太太是主力,程橙程明亮林沐陽負責打下手以及燒火。

林家那邊,因為要做衣服,為了避人眼目,縫紉機是放到了後面那間目前空著的屋子裡,屋子地上鋪了草蓆,再墊上一個用舊的褥子,就跟後世的地毯差不多了,林學兵不知道哪裡弄來了個爐子,燒木炭的,爐子上面放了個大鐵壺,裡面咕嘟嘟燒著開水,這樣一來,屋子裡就不會很冷,而且想喝口熱的隨時都能喝到。

做衣服要用到的布料放在褥子上,幾個小姑娘坐在地上忙活著,地上還放了一張矮長方桌,需要用桌子的時候,人坐在褥子上,可以直接趴在長方桌上寫寫畫畫或者做些別的,林沐陽看過,覺得其實這不就是跟後世的床上電腦桌差不多嘛,區別在於這個桌子不是摺疊的而已。

哦對了,林家現在有兩臺縫紉機了,一臺是原先就有的,另外一臺是前段時間才買的,不是全新,六七成新吧,林學兵不知道哪裡弄來的,新不新無所謂,只要能用就行,更何況還不需要票,價格也不貴,才五十塊。

兩臺縫紉機主要是給林大伯母和林二伯母用,她們是做衣服的主力嘛,雖然說手工也可以,但手工太浪費時間了,還是縫紉機方便。

也是因為家裡在做這麼個事情,所以這次要做粉果韭菜粿這些東西,就都放到程家做了,林家大門關上,讓在家裡的人直接把門閂好,免得有誰突然進來看到什麼就不好了。

林老太太把自已家要用到的番薯飯粘米粉臘肉什麼的,用一個木桶裝了,直接拎到了程家。

不管做什麼吧,都要先做粉團,也就是外面包裹著的那一層粿皮。

程老太太和林老太太分工合作,一個負責做粉團,就是把澄面和番薯粉過篩搖勻,加適量的開水,攪拌均勻悶上一會,然後用力揉搓成一個大大的粉團,蓋上乾淨的紗布備用。

至於炒餡料,今年收成不錯,公中充盈,兩位老太太都不是死摳的人,該花錢的時候很大方,花生米、豬肉末、蝦米、臘肉、菜脯粒等等,餡料準備了好幾種。

燒熱油,放餡料,大火爆炒,沒一會,霸道的香味就充盈了整個廚房,程明亮深深吸了一口,陶醉地說,“好香啊!”

程老太太好笑,“你也不看看都是些什麼好料,而且油可是放得足足的。”

除了粉果番薯餃水晶餃,還準備做韭菜粿,因為韭菜會出水,所以先洗乾淨了放一邊晾乾控水,準備先把其他的做了,最後才包這個。

一切準備就緒,兩位老太太就準備開始包粉果和番薯餃了。

程橙和林沐陽還有程明亮每人端一個小凳子排排坐一邊圍觀。

只見程老太太和林老太太從大粉團上各揪下一小塊,放在掌心先揉搓再扯開,左拍拍右拍拍,也不知道她們怎麼弄的,一小團的劑子就變成了一個圓圓扁扁的小面片,拿湯匙舀一勺餡料放面片中間,兩邊合上,在這裡捏捏,那裡捏捏,一個看著跟個小雞冠似的粉果就成型了。

程老太太笑著說道,“等下包好一籠,就先蒸一籠,這個蒸熟後可好看了,能透過粿皮看到裡面的那些餡料,等下你們都看一看就知道了。”

等食三人組鼓掌,“奶奶好棒!奶奶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