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過後還有五六天就是除夕了。

除夕前的這幾天,官塘大隊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準備過年,村子裡也開始有了點年味。

這種景象對程橙和林沐陽來說是新鮮的。

畢竟他們不管前世今生到目前為止都沒見過農村過年是個什麼樣子。

之前說了,今年比較特殊,紅袖章沒了,氣氛沒以前嚴峻了,大家才敢試探著踏出一步又一步。

農村有句俗話叫“有錢沒錢,剃頭過年”,這什麼意思呀?其實很簡單嘛,就是說不管你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過年前都要剃頭的,深層的意思其實就是把去年的舊面貌一剃了之,以全新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城裡人去理髮店,農村人則是等著那到處遊走的剃頭匠上門來,這一天,那每個月來一次的剃頭匠終於揹著他的吃飯工具來了,好傢伙,人呼啦啦都跑了過去,外面風大,程慶祝這個大隊長乾脆拍板從大隊部騰出一個空屋子來,讓那剃頭匠就在那屋子裡給大傢伙剃頭,如果今天沒剃完的話,明天繼續,剃頭匠晚上也可以住在這個屋子裡。

程橙和林沐陽湊熱鬧跑去看了看,人可真多啊,還好這個時候也沒什麼髮型要求,就是簡單的剃個頭嘛,把頭髮弄短就行,一屋子烏泱泱的都是人,老男人中年男人青年男人少年小孩都有,大夥嘻嘻哈哈的,那沒事幹的就一直在旁邊等,有事情的等了一會就不等了,先幹活去,反正這剃頭匠如果今天干不完活的話,會留下來的,不過他也不會呆很久,最多兩天,畢竟馬上就過年了,別的村子也在等著他呢。

程橙問林沐陽,“那不是會有人排不到隊?”

“不會。”林沐陽說道,“你看他們剃頭多簡單,拿推子一推,再簡單修下眉毛,就搞定了,而且咱們大隊人又不是特別多。”

噢噢噢噢,也是,不過,程橙好奇,“你不去剃頭嗎?”

要知道,程家四兄弟都跑過來了,正在排隊呢。

“不了,我媽媽會幫我弄的。”林沐陽摸了摸自已的頭髮,說道。

他的頭髮其實不長,之前在省城的時候他外婆帶他去理過一次發了,現在只要他媽媽幫他再修建一下就可以了,張麗君也很樂意親自動手給林沐陽理髮,反正家裡有專門給林沐陽理髮用的推子和剪刀。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些東西,是因為五歲前林沐陽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裡,不怎麼出來的緣故,他那個時候身體還沒完全好,林家人不敢讓他出去,所以理髮這樣的事情,都是在家裡張麗君一手包了。

“你們女生不用理髮嗎?”林沐陽看了看程橙的西瓜頭,覺得她前面的厚劉海好像有點長了,他問道,“你的劉海快擋到眼睛啦,你不難受啊?”

“等我媽媽回來她就會幫我修剪一下啦。”其實這個剃頭匠並不是只幫男人剃頭的,女人想剪髮也可以找他,但他也就是隻能幫著把頭髮剪短,別的就能力有限了,所以官塘大隊家裡條件還行的人家,會幾個人約了一起去公社的理髮店,雖然一樣是剪個短髮,但還分好看不好看。

至於別的,比如電毛?哦,也就是燙頭髮,不存在的!

程家的女性和林家的女性基本上都是去公社理髮,這不,一大早,浩浩蕩蕩的包括兩位老太太一共十四位娘子軍,就出發去公社了!

兩位老太太+程家三妯娌+林家三妯娌+林家六朵金花!

其實原本許靜也想把程橙帶上的,不過大冷天的她才不想跑出去吹風呢,反正再怎麼剪,她的髮型現在也還是隻能是個西瓜頭,就不去啦,留家裡看村子裡熱鬧多爽。

哦,對了,娘子軍們去公社除了理髮,還順便會“挽面”。

什麼叫“挽面”?

這也是韓山市獨有的一種古老的美容方式,以前本地女性只在出嫁時才能享受這種待遇,流傳到今天,就不再限制只在出嫁時候了,農村人沒城裡人那麼講究,平時隔一段時間就會去理髮店修頭髮修臉什麼的,一般都是過年的時候,才會去挽一次面。

具體怎麼做呢?就是用長長的線將額前鬢角的汗毛刮掉,繃直了的白線挺鋒利的,可以把臉上的汗毛颳得乾乾淨淨,還能修眉,聽起來好像挺簡單,但其實“挽面”是需要功夫的,手要夠穩,還要具備一定的審美眼光,否則兩條眉毛最後修的一條高一條低那不是害人麼?

前世程橙挽過一次面,那是有一次她在報紙上看到老城區有一個人專門給人“挽面”,小女孩嘛,愛湊熱鬧,一聽這個是現在很少見到的傳統手藝,就興沖沖跑去了,嘶,那個酸爽啊,乾淨是修得挺乾淨的,但疼也是真疼。

不過還好現在她還小,不需要“挽面”,那嬌嫩的小臉蛋面板白白的嫩嫩的,擦點大寶就足夠了,其他什麼都不需要。

“我奶奶說她們回來的時候還會順便去供銷社買春聯和瓜子什麼的,對了,等她們回來了,還要做紅桃粿。”程橙說著,有點饞了,“好想吃煎紅桃粿啊!”

“可惜沒有滷鵝。”林沐陽有點遺憾,“我本來還以為今年過年能吃上滷鵝呢!”

“我們兩家都沒養鵝,”程橙也有點遺憾,“集體只養了豬,好像村裡基本上家家都只養雞誒,別的都沒有。”

“是啊,可惜了,”林沐陽說,“可惜之前我們年紀太小了,否則我早建議伯伯們在村裡搞集體養殖,除了豬,還要養獅頭鵝!”

獅頭鵝啊……程橙口水都要流下來了,“過完年就提!”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