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她們如此發問,郭少靖猛然想到:紅薯玉米土豆此時雖已傳入大明,但是可能因為是外來品種,不適應大明的氣候,產量很底,所以並沒有推廣,老百姓大多不識。

於是走上前去,一一告訴她們怎麼吃。

幾名婦人依言剝去外皮,露出金黃色香噴噴還冒著熱氣的果肉,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五個小孩嘴邊掛著長長的口水,眼巴巴的望著香氣撲鼻的食物。幾位婦人一陣誇張的驚呼,嘗試著吃了一小口,

“喔呼!…喔呼!…好吃 !好吃!好吃!太好吃了!”

“美味!美味!真香!真甜!”

婦人與孩子們一人拿一個在一陣尖叫驚歎中喜滋滋的品嚐著香甜的食物。

忽然,一個婦人一臉壞笑著在一個男孩耳邊悄悄的說了一句話,雖然很小聲,但郭少靖已經清楚的聽到那婦人對小男孩說“快去叫你爹來這裡嚐嚐。”那男孩點點頭,撒開光腳丫子往百步外的村莊奔去。

不到一分鐘,那邊一陣喧鬧,幾十個骨立森森穿著破舊襤褸的衣衫,頂著一頭亂髮,蓬頭垢面的一大群男女老少吵吵鬧鬧地往這邊趕來,領頭的正是小孩父子倆。

我們的大明朝的百姓竟然是這樣的,簡直比難民還不如!小郭同學心情沉重,心中暗自嘆息,朝堂上的鴻儒高官可知民間疾苦否?若是百姓都死絕了,他們站在高堂大殿中振振華麗詞藻又有何用。

那個婦人望著人群擁來一臉懵逼!

郭少靖卻聽得清清楚楚,那熊孩子還未跑到家中,在村口便大呼“爹!爹!快出來!快出來!有好吃的!有好吃的!”熊孩子這麼一陣大呼,全村人都聽見了。紛紛從破敗的茅屋中鑽出來。

“在哪裡?在哪裡?”

“好吃的在哪裡?”

“瞎喊個甚!跟著王大炮父子倆便是。”

“對對!剛才就是王大炮兒子在大叫有好吃的。”

一大群人咋呼著跟著王大炮父子來到火堆旁。

郭少靖迎上前去深深一揖開口道:“各位鄉親!在下郭少靖,來自海外,乃南宋後裔,近日來秦漢故國舊地遊覽,多有打撓!”

“噢!原來是海外人士,怪不得打扮與咱大明人不同。”

“各位鄉親,好吃的食物就在這火灰裡,只是數量有限,不如分著讓大家都嚐個新鮮。”

“好的!好的!就依郭小哥。”

剛才那幾個婦人走上前來扒開熱灰,把餘下的三十幾個紅薯土豆玉米都拿了起來,掰成小塊,分給各位村民,並告之如何吃。

眾村民依言,吹吹熱氣,小心翼翼的送入口中……,

霎時!一片“嘶…哈…吼…哈…喔…喔…喔…”的歡叫聲響起。

“好哇!又甜又酥又香,果然是好東西,天哪!俺這輩子從未吃過如此美味之物。”

“這些美味的食物居然連鍋都不用。”

“還不挑地點,隨時隨地只需一把火便能吃上,”

“俺得慢慢吃,好多亨受一會。”

“這世上還有比這更好更方便的食物嗎?連烤焦的皮也如此美味!郭小哥這皮能吃嗎?你剛才說要剝皮吃,這是為何?是否有毒?”

“噢!沒毒!沒毒!剝皮是因為外皮有泥灰不乾淨,所以要剝去。”郭少靖急忙解釋,自已哪能想到他們連皮都不放過呀!

“嗨!這點髒泥算什麼,咱們連觀音土都吃過。”那村民不滿地朝著小郭同學翻個白眼,手一抬將一大塊沾滿泥灰的紅薯皮扔進口中。

一轉眼工夫,連皮帶肉,這些食物便已被吃個乾乾淨淨,連剛才婦人剝下扔掉的皮都撿起來混著泥土吃個精光,幾個村民還沒吃過癮,又把剝下的玉米外衣撿起來放進口中咀嚼。

明末時期的百姓真是太可憐了!小郭同學不禁眼眶發紅。

眾村民一擁而上,七嘴八舌地把郭少靖圍在中間。

“郭小哥,這東西還有嗎?”

“郭小哥,這東西這裡能種嗎?”

“郭小哥,這東西是你從海外帶過來的嗎?”

“郭小哥,能不能搞點種子給咱們?”

“郭小哥,這幾種食物畝產各幾何啊?”

“郭小哥,今年青春幾何呀?”

“郭小哥,娶妻了沒有啊?我家荷兒正待字閨中”

“郭小哥,這就是我家梅兒,可漂亮了!”

………

越說越不靠譜,更離譜的直接要讓郭小哥去她家做上門毛腳女婿。

擦!還真有電視上演的那種新聞釋出會上長槍短炮的味道!

看著鄉親們一雙雙熱切期盼的目光,偉大的小郭同學清了清思路,擺出個偉大的姿勢,雙手張開向下壓一壓。

“鄉親們!鄉親們!靜一靜!且靜一靜!聽我細細說來。”

好一會,眾人才停止騷動。

“這食物的種子我有!還不少呢,足夠種上幾百畝,而且這裡的土地也適合種植。”

西伯利亞那種半年冰天雪地都能種土豆,沒理由此處就不能種植。

“好!好!好哇!……”一聽有種子還能栽種,村民又是一陣歡呼,滿臉興奮。

“能種植!太好了!那畝產如何啊?這些食物如此美味,產量不會高吧?有沒有一百斤?”有人擔心地問。

喔了個擦!這幫土包子眼界那麼小。玉米產量雖低一些,那紅薯與土豆畝產幾千斤那是稀鬆平常得很!這裡的土質雖不怎麼肥,一兩千斤應該能保證,不過我得穩當一些,說個保險點的數字,省得嚇著這些古代的鄉親。

打定主意,郭少靖開口說:“這幾種農物的畝產量大約在500斤左右,不怕乾旱,每年都能保證哦!”

哄!霎那間現場一片歡騰。要知道當時明末北方的主糧麥子能有二三百斤畝產那可是要對老天燒高香,殺雞殺鴨燒香嗑頭跪謝老天爺開恩,賞了百姓一個風調雨順之年。若不幸遇上災年,能收回種子已經是撞大運了,大多連種子人力都白費。

長在農村裡的郭少靖小時跟著爺爺奶奶也種過紅薯之類的農物,知道一些農事。告訴他們如何選地塊,要多燒些草灰。

“各位鄉親先把地準備好,過幾天我就把種子送過來,先告辭了。”

“好的!好的!有勞郭小哥了!”

“郭小哥一定要來啊!大夥都在這等你!”

穿越小說看多了,郭少靖知道古時的一些禮節,拱了拱手與鄉親們告辭,剛要起步,不料卻被小勇與那幾個小孩抱住腿,眼巴巴地看向自已。

喔呦!一通忙亂把他們這幾個小屁孩給忘了,自已答應他們要給甜糖的,急忙從揹包中掏出所有的糖果雞鴨腿,分發下去。頓時!幾個小孩笑得鼻涕冒泡,歡天喜地的大叫大嚷。

郭少靖對著大人叮囑一番,因小孩身體太虛弱,這些食物每天不可多吃,當心拉肚子,另一個原因現代食物太多的新增劑,不知古人能不能適應。

隨即尋原路返回,出去老遠,還能聽到眾鄉親熱烈的討論聲。

回到鐵甲車隊邊,開始沉思:

土豆因為天氣越冷越不會退化,育種主要還是搞在車隊附近吧!紅薯喜暖和得放到關內去,玉米倒是冷暖不忌。

現在已經是春天,天氣開始轉暖,可以下種了。

既然意外的來到古代,成了一個大明人,索性就做一個大明人,憑著超強的身體素質與三百多年的歷史知識,手裡還有這麼多的現代槍支彈藥,說不定能挽救這個即將倒塌,卻是最有骨氣的朱氏王朝,

不稱臣,不割地,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些錚錚祖訓,昏君崇禎確實全都做到了。

明末到了崇禎其實已無可挽救,不過崇禎雖有些昏,他對百姓還是不錯的,雖然被文官忽悠加徵三餉,但這不是他心裡想要的,只是被形勢所逼,心中想著每畝不過徵收幾十文,卻萬萬沒想到無良的文官因而藉機斂財,將三餉分派到百姓頭上時會增加到幾十倍。

如此一來,地裡種出的糧食全部上繳都不夠,自已還得去做工補上,無數百姓被逼拋棄田地走上逃難之路。

也有個好處,昏君手中的皇權還是能鎮住大部分的臣子,這是明末朱氏王朝唯一的優點。

自已的條件與起點這麼好,成功的機會應該很大,不是有很多穿越文主角到了明末都成功了嗎!有的自已當上了皇帝。

呵呵!皇帝有什麼搞頭!每天呆在死氣沉沉宮中,要看那麼多的奏疏奏本對付那麼多的雜事,與那些酸臭腐儒大臣爭辯對錯,煩都煩死了!

自已雖然沒有金手指貯物倉庫這些外掛,但也遠比大多數魂穿者強。絕不能看著這大好的萬里江山被野蠻粗鄙的韃虜糟蹋,殘害無數華夏漢人,使我泱泱中華文明倒退幾百年。

我可不想頭上留根醜陋的老鼠尾巴。

自已要解決的有糧食、銀子、贓官庸官、文官集團、藩王郡王、養寇自重的軍頭,流寇,還有那個昏君崇禎。

昏君雖然有些昏庸,但那不過是被文官矇蔽要挾,自已手中無武裝對抗不了世家力量,只得妥協。

這些事情每一件都難搞,任重且道遠卻只能向前,否則自已白白昇天吃苦了!好在自已知道明末一些忠臣勇將,可以結識聯合共同努力,絕不能讓之後愚昧的大辮子王朝出現。

自已穿越幾百年返回明末,莫非是天意?小郭同學目光炯炯緊緊地盯著天上,想要看出一些明堂。

明朝末年藩王與世家土地錢糧不計其數,然而國庫卻無糧無銀,昏君崇禎最缺的是糧食與錢,事事左右支拙,才招致亡國,最後被野豬皮的子孫佔了便宜。

現在自已來了,誓要改變歷史,第一步便從種糧開始。打定主意,從裝甲車上取下一把工兵鏟,吃了一塊壓縮餅乾和一隻雞翅,剛才那些食物一點都沒吃上一口。想想這附近看到過的有那些合適地塊,關外這塊大山附近幾十裡都沒看到有煙火升起,肯定還是無人區,。

終於想到一處地方適合,帶上工兵鏟大砍刀,往那處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