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自已還要買糧食,於是便揣著沉甸甸的錢袋子,難言激動的心情揹著揹簍走了。

粗略算了一下,大概賣了有三四百文,不枉自已那麼賣力的叫賣,嗓子都啞了。但是她沒有被這喜悅衝昏頭腦。

想到自已揹簍裡還有不少何首烏,於是心懷忐忑的揹著揹簍去了醫館。這時醫館裡沒什麼人,只有一個小哥在櫃檯後打著盹。

看到自已走進去他也沒醒,徐小杏走進去喊了一聲:“小哥,小哥。”

小哥一下清醒過來,抬頭看到是個小姑娘,問到:“有什麼事兒,看病還是買藥?”

“我這有些藥材,想看看你們這收不收”徐小杏大方的回道。

“我看看,何首烏呀,這我做不了主,等我問問掌櫃的”,說著往後面走去了。不一會兒跟著一個乾瘦老頭出來,對著徐小杏介紹道“這是我們回春堂坐館大夫,也是我們掌櫃的”。

老頭往揹簍裡看了看,撿了一根何首烏出來仔細看看了,說到:“這是何首烏,年份看著還可以,就是是生的,沒炮製過,價錢不高,你賣嗎?”

徐小杏聽完內心很激動,知道可以賣,家裡以後有進項了,高興得連連點頭,“賣賣賣,就是不知道怎麼收。”

老頭撫摸著鬍子:“生的十五文一斤,要是炮製好的,八十文一斤,”徐小杏聽完心裡抑制不住激動。想不到藥材這麼值錢。但是生的熟的差的也太多了。

老頭又接著說:“不過你怎麼認識何首烏,懂得藥材的人可不多,你這何首烏質地不錯,若是炮製過那就更好了,你家中可是專門採藥材的?”老掌櫃的想法是新鮮何首烏買來還要炮製,大大增加了自已工作量,若是炮製好的,可以省不少事。

“不是,只是家中長輩是赤腳大夫,識得一些藥理,偶爾會採些藥材換點錢。不過若是您這需要,家裡也可以炮製。”徐小杏聽懂了老掌櫃的意思。

“就是…,家裡長輩不懂如何炮製這何首烏,掌櫃的,您看能不能教我如何炮製,以後採的藥都賣給您。”徐小杏忐忑的說道。

老掌櫃一聽,眼中精光一閃而過,轉念一合計,回道:“那倒也不是不可以,方法不難,但以後的藥材只能賣我,你看如何。”

徐小杏聽完想了一下:“掌櫃的,您看炮製過的藥材省了您多少事兒,若您願意教我,以後何首烏只賣您,如果有其他好的藥材,也先緊著您,您看可以嗎?”

“嘿,小丫頭很精明呀,一點便宜不讓老頭子佔著。”說著手捋著鬍鬚沉吟了片刻,又回道:“行吧,說好以後炮製過的都賣我,有好的藥材也優先賣我,價錢不會虧待你。”

“行,掌櫃的爽快,那就先稱稱看這有多少。”說著把揹簍給了旁邊小哥。

過了秤數了錢給徐小杏:“何首烏共有7斤,一共105文,你數數”,徐小接過錢也沒數,放進荷包裡,說:“我信得過您”,老掌櫃笑到:“小丫頭,會做事兒,不錯不錯。”

然後又將泡製方法給徐小杏:“將何首烏洗淨切片,先用黑豆汁拌勻,隔水蒸四個時辰,然後燜4個時辰,待表面變為黑褐色時取出,自然晾乾。再將晾好的首烏片用黃酒拌勻,上鍋蒸四個時辰,取出後放在陽光下曬乾即可。”

聽完徐小心裡嘀咕“難怪生的熟的價錢差這麼多,原來流程這麼複雜,成本也高,不過想想柴火不要錢,就是要費些力氣,還是划算的。就是黃酒也要花些錢,也還能接受。”

聽完徐小杏不停的感謝老掌櫃,並表示一定按要求炮製藥材,然後拿著錢出了醫館,準備去買糧食去了,想到白花花的大米,心裡口水直流。

徐小杏走後小哥問老掌櫃:“二叔,你咋隨便就把炮製藥材的辦法告訴她了?”

“你懂什麼,你沒聽那丫頭說家裡赤腳大夫,懂些醫理,家裡肯定有很多藥材,不給點利益,人家怎麼會賣藥材第一時間就想到你呢?而且炮製藥材確實麻煩,炮製好的省了不少事兒,如今我年紀大了,自已炮製力不從心,你一天吊兒郎當,什麼時候學會這些手藝。”

小哥聽完嘿嘿直笑:“叔這不是就事論事,咋說到我頭上了。”

“咋,說不得你了,臭小子。”老掌櫃做勢抬手要打他,小哥連忙往後院跑去,嘴裡喊著:“我幹活去了,叔。”,“哼,這個臭小子。”

說另一邊,徐小杏到了賣糧食的地方,詢問糧食價格,店小二懶散的介紹到:“糙米7文一斤,麥子8文一斤,其他雜七雜八的粗糧也是8文一斤,小米20文一斤,精大米25文一斤。”粗糧包含了高粱米、蕎麥米等。這裡沒有玉米,應該是還沒傳到這裡來。

“鹽呢?鹽怎麼賣?醋和這個醬油怎麼賣?”,“粗鹽八文一斤,精鹽二十文一斤,醋十文一罈,醬油十二文一罈。”徐小杏一聽這價格心裡直炸舌。

粗鹽苦澀,雜質又多,精鹽雖然看著與現代的沒法比,但還是要比粗鹽好很多。醋和醬油看著只有小半斤的樣子。

聽完徐小杏心裡有了底,於是咬咬牙說道:“麥子我要十斤,粗糧要二十斤,精鹽要兩斤,醋和醬油一樣一罈。你這可有黃酒,有的話也買些。”雖然想吃白米飯,但是一下到家徒四壁的家裡,好多東西要買,還是捨不得。

小哥一聽買的還不少,於是麻利的稱重,用徐小杏自已拿的布袋子裝好糧食,放到揹簍裡:“黃酒算你15文一斤,一罈正好一斤,承蒙惠顧,一個297文錢,給您抹個零,收您290文,下次記得買糧食還找我。”

“好嘞,小哥,下回買糧食還找你”徐小杏微笑把錢數了給小哥,內心在滴血,錢是真不經花。

買完糧食,徐小杏又去了買豬肉的地方,以25文一斤的高價買了三斤大肥油,主要是買肥瘦肉不划算,還不如直接買肥油,可以熬油,剩的油渣也是肉呀。

不過徐小杏還是讓買肉的屠夫給了她一些豬大腸做搭頭,那玩意兒就算貧苦人家,不是日子過不下去了也沒人會吃,因為光用水煮好吃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