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郡,隸屬幽州刺史部,位於幽州最西端,西與幷州雁門郡接壤,南與冀州中山國相接,境內多是高山大川,溝谷盆地.......

而常山真定距代郡治所高柳城更是有千里之遙,其間高山峻嶺,江河溝谷數之不盡。

第三天,趙雲等人進入中山國毋極縣境內,這時,也到了和甄姜分別的時候。

在這裡,已經能夠看到滋水東岸聳立的毋極城,而毋極城正是中山甄氏的大本營,城中聞訊甄姜歸來的甄氏族人,招呼奴僕擺渡相迎。

滋水岸邊,甄姜緩緩走下馬車,帶著侍女琪兒走向趙雲。

江風習習,撥動了甄姜的髮絲,蕩起了衣袂,宛若出塵仙子一般,清麗脫俗。

趙雲看得有些出神。

甄姜傾城一笑,最近她已經習慣趙雲時不時望著她發呆的樣子,這種感覺..真好!

“趙太守!”

聞聲,趙雲尷尬地笑了。

甄姜從身後侍女手中接過一個六尺長盒,盒子非常古樸,盒上飾有圖案,但可能因時間的原因,已經模糊不清。

甄姜將長盒贈向趙雲,俏臉含笑,輕啟貝齒道:“去年,小女子偶得此劍,據說是上古之劍,有道是寶劍贈英雄,臨別之際贈予太守!”

“謝甄姑娘贈劍!”

趙雲沒有矯情,拱手接過長盒。

甄姜不捨的目光,在趙雲臉上停了一會兒,學著男兒的樣子,拱手作別道:“趙太守保重!”

“保重!”

趙雲抱著懷裡劍匣亦拱手作別;此刻,他的心裡空落落的,他很想回贈一樣東西給甄姜,可惜他手上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同時他也很想邀請甄姜去北疆,但是理智告訴他,這根本不可能!

“女陶朱姐姐保重!”

淚花在趙雨明眸中打轉,她上前挽著甄姜的手,依依不捨道:“我會想你的!”

“我也會想你!”

甄姜又偷偷看了趙雲一眼,她好似想到了什麼,精緻的臉龐少了許離別的傷感,對趙雨微笑道:“小雨,說不定哪天我會來看你哦!”

“真的嗎?”趙雨很驚喜。

甄姜肯定地點了點頭,她在一眾商隊護衛簇擁中乘船向對岸駛去。

目送甄姜離去,趙雲與妹妹趙雨,領著百餘精騎呼嘯北去........

一日後,趙雲追上了提前動身的三千餘人。

趕路是艱辛的,也是異常乏味的,何況隊伍中還夾雜兩千多老弱婦孺,隊伍北行的速度非常緩慢,一天也就走二三十里路,特別是越往北走,山就越多,道路就更崎嶇..更難走..

十日後,扶老攜幼的隊伍,終於到達了常山關下。

常山關又名鴟之塞;戰國時期,趙國日益強大逐漸對外擴張,中山國為了延續國祚,在此依山伴水之間修築了鴟之塞,企圖擋住趙國的兵鋒,可在絕對的實力壓制之下,一座險塞根本無法挽救一個國家的命運。

漢時,鴟之塞改名常山關,也就是後來明朝的倒馬關,與幽州的居庸關、紫荊關合稱內三關。

來到常山關前,關門緊閉,趙雲正要派人上前查探,十多米高的關城上卻突然冒出一支頭裹黃巾密密麻麻的黃巾軍。

所有人大吃一驚,慌忙後退至一箭之地外。

趙雲完全沒想到,在這必經之路上,居然盤踞著一夥黃巾餘孽!

看到高險的關城,以及密密麻麻的黃巾賊,趙雲劍眉微蹙,強攻肯定不行,身邊三千餘人中,除掉老弱婦孺滿打滿算也就六百來人,強攻這樣的險關,根本毫無勝算。

趙雲暗道:冀州雖然是黃巾起義鬧得最兇的地方,可作為冀州最北端的中山國,卻是黃巾軍勢力最薄弱的地方,也是被破壞最小的郡國,這也是當初中山國派遣五千郡國兵支援常山的原因。

關上這支黃巾餘孽應該在兩千人以上,而常山關作為飛狐陘南段重要關口,是貫連南北的要地,這麼重要的地方被黃巾餘孽佔據,中山相張純會答應嗎?

而且張純也不是無能之輩,他應該非常清楚常山關的重要性,肯定不會這麼放任不管,那麼就說明這支黃巾餘孽是剛剛佔據這裡,使得南邊治所盧奴城的張純,還沒有反應過來!

想到這裡,趙雲打算先等兩天看,他可不願折損手下一兵一卒,還是等中山相張純來解決吧!反正也走了這麼多天,休整一下也好!

於是,趙雲下令在關城三里外的地方駐紮下來。

他選這個距離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看能不能將關上的黃巾餘孽引出來!

因為三里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就是眨眼間的距離,以他的勇武加上一百悍騎,他有九成把握在關門開啟時趁機搶下關門,只要關門一破,再加上麾下五百軍士,必破常山關。

另一邊,常山關內。

矮陀螺劉石癱軟在關城上好想大哭一場,冤家路窄啊!

怎麼哪都能碰到這殺神?俺在常山怕你了,俺偷偷摸摸跑到中山,可這屁股還沒捂熱,你就追來了中山,俺一直被你揍,俺都不恨你,你怎麼就陰魂不散呢?

對劉石來說,趙雲就是他們的夢魘,就連做夢都要躲著。

一個月前那場夜戰,趙雲一合挑殺平漢,劉石嚇破了膽,趁黃龍不注意偷偷溜回了虎頭嶺。

回到虎頭嶺沒多久,劉石就見到一群眉毛都被燒焦的殘兵敗將逃了回來,這時逃回來的賊兵告訴他,奸詐陰險的趙雲,把他們幾萬人引入巨大的糧車陣中,一把大火燒死了幾萬人。

聽到這裡,劉石頭皮發麻,暗自慶幸,要不是自已提前跑路,說不定也葬身火海了!他又問逃回來的賊兵有沒有看到渠帥黃龍,回來的賊兵都搖了搖頭,都說沒有看到。

坐立不安的劉石在虎頭嶺上等了一天!

一天後,黃龍還是沒有回來,李大目、丈八也沒有回來,那麼劉石估計,肯定都完犢子了。

他心中悲涼,也越發的害怕,覺得趙雲隨時都可能會殺上門來,所以劉石堅定的認為,常山是待不下去了!

於是,劉石將虎頭嶺上近萬賊兵召集起來,告訴他們:如今渠帥死了,趙雲也隨時可能殺來;現在他是準備跑路了,不願意跟著他的他也不強求,自已去寨裡的糧倉取糧,能拿多少拿多少!願意跟著他的明天就走,至於去那?

他…也沒主意,反正先離開虎頭嶺再說!

第二天,近萬賊兵還剩兩千多人是願意跟著劉石的,劉石便帶著人去糧倉搬糧,但他發現糧倉裡的糧食起碼還有六七萬石,劉石傻眼了,這麼多糧食他也帶不走啊,沒想到糧食太多也是種煩惱!

因為是跑路,劉石也不可能帶太多糧食,就只拿了一萬來石,而剩下的糧食,劉石打著不能便宜他人的想法,乾脆放火燒了個乾淨。

離開虎頭嶺後,劉石雖然不知道該去那?但他堅定三點,第一點:常山不能待;第二點:南邊不能去,有朝廷大軍。第三點:西邊過不去,有井陘關駐軍,而東邊又是真定城。

那麼他就只能往北走,可是走著走著,劉石發現北邊沒路了,他在常山最北端轉了幾天,發現西邊也沒路了,那麼就只能往東北方向走,結果就鬼使神差的到了常山關,一打聽才知道這裡已經是中山國境內了,劉石終於鬆了一口氣,只要不是常山就好。

當時,劉石發現常山關不僅守衛鬆懈,而且還沒有幾個官軍;一肚子窩囊氣的他就發洩在了薄弱的常山關守衛的身上,奪下了常山關。

可如今,屁股還沒捂熱乎,趙雲就出現在了常山關下。

劉石真是欲哭無淚,這還有完沒完啊?

看到趙雲在關外紮下營地,劉石無力的癱軟在關城上;這殺神咋就追著不放呢?營地都紮下來了!

關上兩千多賊兵也是心若死灰!在他們心中趙雲就是他們的剋星。

苦著一張大黃臉的小頭目,來到劉石癱軟的地方,欲言又止。

“有屁就放!”劉石正難受呢,看到大黃臉那欲言又止的樣子,就火大。

小頭目鼓起勇氣,吞吞吐吐道:“頭領,要不我們投....投降吧!”

小頭目認為,跑到中山國趙雲都能追來,那還跑的掉嗎?這也太折磨人了,不如投降。

劉石聞言,眼睛一亮,從地上彈了起來,暗道:老子咋就沒有想到投降呢!左髭、周倉、裴元紹這仨王八崽子,不就是叛徒嘛!現今在趙雲麾下都當了司馬,老子也要當叛徒!

想到這裡,劉石終於有了人生方向,他哼哼兩聲,示意小頭目蹲下身來,他可不想仰望著和自已手下說話。

頭領是矮矬子,一看就知道,況且小頭目在劉石身邊也算老人了,自然明白劉石的意思,小頭目趕緊蹲身仰望劉石,瞬間感覺自家頭領好高大。

“黃麻子,主意是你提的,現在就由你出關去見趙將軍,告訴他我們要投降!”劉石欣賞地拍了拍小頭目肩膀。

“我?”

小頭目哭喪著大黃臉,那可是趙子龍,咱們黃巾軍的剋星啊。

“你怕什麼?兩軍交戰不...不............”不了半天,劉石也沒有想起後面仨字,抓耳撓腮道:“反正就不會殺你!”

小頭目將信將疑道:“真的!”

“這是規矩!”劉石肯定地點了點頭。

不久後,雙腿打顫的小頭目坐吊籃下關城,來到了趙雲面前,見到趙雲他一下子就跪了下去,身體抖如篩糠,口齒不清道:“將..將軍,我...我要投...不...不是我,是我..我們要投降!”

常山關是趙雲北上必經之地,關上的黃巾餘孽要投降,趙雲哪有拒絕的道理,不管真假,當即告訴小頭目,回去之後叫他們頭領領著所有人出關受降。若真,他就收了這支賊兵,反正代郡人口稀薄!若假,關門一開趙雲就能滅了他們。

小頭目從吊籃回到關城不久,常山關關門緩緩開啟,劉石領著兩千五百多名賊兵跪伏在關門外。

見到投降的居然是劉石,趙雲啞然失笑,這矮矬子咋跑中山來了?

收納劉石的賊兵後,趙雲北上的隊伍擴充至六千人,青壯與老弱婦孺差不多一半開,有了兩千多青壯,趙雲自然開心,任命劉石為軍侯統領五百賊兵,其他的賊兵則全部分給了周倉、曹性四將。劉石得了軍侯職非常滿意,屁顛屁顛跟著趙雲,完全是一個開心的陀螺。

在常山關休整一天後,六千人的隊伍沿著蜿蜒曲折的穀道繼續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