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一職最初源於秦朝的監御史制,是作為監察地方長官而設定的。“刺“是檢舉不法的意思,“史“就是皇帝所使的意思。

故而,刺史一職有點兒類似後世省級檢察院院長一職。

為什麼說王芬是一個不該來的人?

因為,在州牧制復出之前,刺史的權力還僅限於監察地方官吏,沒有治理地方的權力,更不能干涉軍事;其主要是負責按“六條問事“來督察下面郡國的吏治。

而且,刺史也只有監察權並無處置權,有罪無罪也不是你刺史說的算,還需要上報朝廷,一步步審查。

今日,修養了二十來天的王芬跑來軍營,就有了干預軍事的嫌疑,可以說已經犯了忌諱。

但王芬步入議事營房後,直接坐上了上首主位,完全一副這裡我最大的架勢。

營房裡除了趙雲一個郡司馬,還有四個縣司馬,以及代管真定的縣令沮授。

修養了一段時間的王芬,一掃往日魂不附體的模樣;不僅穿戴整齊,花白的長鬚也打理的格外漂亮,再加上剛正的國字臉,頗有一州刺史的威儀。

這時,王芬從懷裡掏出一卷皺巴巴的帛書,高聲道:“陛下手諭!”

一聽是陛下手諭,沮授帶頭先跪了下來,另外幾個人也趕緊跪了下去。趙雲暗道:這皺巴巴的玩意,真是皇帝手諭?

但也跟著跪了下去。

王芬展開手諭,高聲念道:“逆賊張角,世受漢恩,不思報效,而聚眾謀反,禍亂天下,此罪大惡極也;然,蛾賊之勢,冀州諸衙,亦難脫干係!今特授刺史王芬臨機專斷之權,肅清諸衙!”

王芬唸完手諭,目光從每一個人身上掃過。

因為王芬被派到冀州,不僅是為了補冀州刺史的空缺,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徹查冀州的官員,畢竟冀州是黃巾暴亂的震中,你說沒有官員與張氏兄弟沆瀣一氣,說出去誰也不會相信!

於是,皇帝就授予了王芬臨機專斷之權。

所謂臨機專斷之權!就是皇帝把處置權也交給了王芬。

毫不客氣地說,現在王芬要說哪個官員與黃巾賊有關係,根本就不需要上報,直接就可以先斬後奏。

這樣的權力其實和州牧制復出已經差不多了。不過他這是臨機專斷之權,是有時間限制的,待回京述職,權力就要上繳。

然而,這對王芬來說已經夠了,現今當務之急,就是要建立自已的刺史班底,行使他的權力。

畢竟沒有班底,權力再大也是空談,這點王芬比誰都清楚。

其實,王芬原本是有監察小分隊班底的,可惜被郭太覺得浪費糧食都砍了,那麼他只能重新組建。

而有句話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王芬雖剛踏入冀州地界,就被黃巾賊擄去折磨的死去活來,但現今常山的情況對他來說是最有利的。

因為,從刺史製成立以來,刺史最大的對手就是郡守、國相,因為六條問事中有五條就是針對郡守的,可以說刺史完全是郡守的死對頭。

讓王芬喜出望外的是,如今常山國相孫瑾死了,導致常山群龍無首。

那麼他在常山就沒有掣肘,可以快速建立班底,行使刺史的權力。

王芬唸完皇帝手諭,沮授很驚心,他舉孝廉出身,且為官多年;自然明白臨機專斷之權,權力之大,當即拜伏道:“平棘令沮授,謹遵聖意!”

而趙雲與幾個軍中司馬見沮授拜倒,也有樣學樣拜伏在地道:“吾等謹遵聖命!”

坐在上首的王芬,很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感,虛手相扶,笑道:“諸位快快請起,入座!入座!”

待趙雲等人依次入坐,分列兩旁後,滿臉喜色的王芬,神情一轉,堪比後世川劇變臉,露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悲傷道:“今黃巾為禍,萬民倒懸,吾每每念之,食不知味,夜不成寐!恨身不兩用,殺賊且安民!”

看著王芬臉上痛心疾首的表情,趙雲暗道:這些老傢伙,一個比一個能演,孫瑾死了,沒想到反而便宜了你!

在趙雲印象裡,郭典、孫瑾加上面前的王芬,都差不多,做事之前總會大義凜然地演一番,說得自已多麼偉大,多麼忠君愛國,其實心裡都有小九九。

看王芬這架勢,估計是要鳩佔鵲巢賴在常山了。而他演的這麼情真意切,肯定不是無的放矢,莫非在暗示什麼?

就在這一瞬間,趙雲恍然大悟,不禁暗罵自已愚鈍,王芬來軍營,說明他看中的是軍權,因為王芬雖有臨機專斷之權,但也不能明目張膽的說,以後常山軍政由我接手了!

那麼,王芬就需要避嫌,因為臨機專斷之權,又不是讓他接手地方軍政,如此王芬就需要替他掌握地方軍政的領頭羊。

想通其中關節,趙雲暗喜,這可是一個升遷的機會,當即起身拜倒:“卑下趙雲,願為使君分憂,殺賊安民!”

“你就是趙子龍?”

在常山已有二十多天,王芬常常聽到關於趙雲數破黃巾的事蹟,他沒想到,名震常山的趙子龍竟如此年輕,他還以為是趙雲身側哪個大鬍子呢!不禁撫須大笑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聽聞子龍的事蹟,吾這老叟亦是熱血沸騰!”

頓了頓,王芬繼續道:“子龍數破蛾賊功勳卓越,區區郡司馬何能盡其才焉?吾要為陛下舉薦英才,表舉子龍常山都尉一職,蕩平常山群賊!”

常山都尉?兩千石?

趙雲有些發懵,這就是第一個站出來挺你的回報嗎?他聽說郡國都尉乃是僅次於太守的兩千石重職,有著統御一郡國之兵的權力,那麼王芬任命我為常山都尉,那我不就有了統領常山全部兵馬的權力嗎?

不僅趙雲懵,沮授也有些發懵了!郡國都尉這樣的兩千石重職,一向都是經過朝廷層層考核任免的,哪能由你舉薦就能行的?

但另外那四個縣司馬可不懂這些,滿臉的羨慕嫉妒恨,後悔自已剛才在猶豫啥,白白錯過了一步登天的機會。

“趙將軍!”

王芬很滿意趙雲的表情,暗道: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突逢這樣的好事,不被砸暈才怪?

當即對趙雲的稱呼都改了。

司馬多掉價!

還是“將軍”這稱呼大氣。

“末將趙雲,拜謝使君提拔!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對趙雲來說能升官就是好事,他非常的激動,這幸福來的太快,有點像做夢的感覺。

然而,就在這時,趙雲不經意發現沮授看他的眼神很複雜,又有點欲言又止。

不過,他並未多想,還沉浸在統御常山全部兵馬的巨大的喜悅中!

“將軍刺牛角,破白繞,退張寶,功勳卓越,升遷只是早晚的事!今日之後將軍就著手整頓常山兵馬,靜待朝廷詔書!”王芬對趙雲那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非常滿意。他誇下海口許趙雲常山都尉一職,其實心裡也在打鼓,不過為了收攏兵權,他也管不了這麼多了!

“諾!”

趙雲大聲應諾,他雖然不懂其中關節,但只要能插手常山兵馬,那他手中的權力就在擴大。

接下來,王芬任命沮授出任常山丞,掌常山政務。

趙雲發現沮授似乎是迫於王芬的壓力才勉為其難答應,而內心中應該並不願意,至於為什麼,趙雲就不知道了。

至於另外四個縣司馬,則是紅光滿面,他們也全部升為常山國司馬。

縣司馬,雖然也叫司馬,但和郡國司馬完全是兩碼事,打個比方:縣裡公安局的大隊長與市裡公安局大隊長能一樣嗎?

最後,王芬提議將刺史府安置在真定;理由是原本在常山高邑城的刺史府,已經毀在黃巾賊手裡,而且高邑現在也是座殘破不堪的空城,為了便於辦公,真定城內設定刺史府。

趙雲得天大的好處,自然力挺王芬,其他人也表示使君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