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德宗

醇王墳上生白果,紫禁城中成帝皇。甲午宣戰圖興業,戊戌就義空且枉。雄心萬丈擬先人,強權千層阻前程。逃亡西京兩行淚,化作瀛臺一片洋。

翻譯:醇親王墓上長出了一棵銀杏樹,而在紫禁城,光緒皇帝也登上了皇位。甲午戰爭時,光緒皇帝宣戰以圖復興國家,戊戌變法時,他卻被慈禧太后幽禁而死,一切努力都成了徒勞。光緒皇帝雄心勃勃,想要效仿先祖,但卻被強大的勢力所阻撓。他逃到西京時流下了兩行淚,最終在瀛臺度過自已最後的生命。

賞析:這首詩透過對光緒皇帝一生的回顧,表達了作者對他的同情和惋惜。同時,也反映了清朝末年政治腐敗、社會動盪的現實。

聞洛陽因疫故封

西京初陷未解圍,東都飄搖風雨裡。一壺濁酒祭天神,五瘟災病早去離。

翻譯:這西京(指長安)剛陷入疫情的困境還沒有解除,東都(指洛陽)又在風雨飄搖中被疫情所困擾。只能用一壺濁酒來祭拜天神,祈求五瘟災病早日離去。

賞析:這首詩透過描寫洛陽因疫情封城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疫情的擔憂和對早日戰勝疫情的期盼。

浣溪沙

花謝還有來年春,人生豈有再少年?莫到白頭空悲嗟。

紫騮蹄疾口齒好,更到陽關西復西。直入虎穴搗黃龍!

翻譯:花兒凋謝了還有再開的時候,人生卻難以再回到少年時代。不要等到頭髮花白時空自悲嘆。胯下的馬兒跑得快,牙口也好,就這樣一直向西行進,直到深入敵人的巢穴,去捉拿敵人的首領。

賞析:這首詞借景抒情,透過描寫馬兒的矯健和勇猛,表達了作者想要抓住時機,勇往直前,不畏艱險,去實現自已的目標和理想的決心。同時,詞中也反映了作者對於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提醒人們要珍惜時光,抓住機會,不要等到年老力衰才去後悔。

懷越石

陣陣愁雲壓孤城,紛紛大雪掩殘旗。年年目送歸南雁,歲歲不見來北師。晉陽冰水釋又凝,胡兒塞草枯復萋。無意百鍊化指柔,奈何功勞換枉死!

翻譯:連年的征戰,烏雲籠罩著孤城,大雪紛紛,掩蓋了殘破的戰旗。年復一年,目送著南歸的大雁,卻始終等不到北伐的軍隊歸來。晉陽的寒冰融化了又凝結,塞北的荒草枯了又長。劉琨沒有像老子那樣百鍊鋼化繞指柔,卻因為功勞被冤屈而死。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懷古詩,透過對劉琨的懷念和敬仰,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黑暗和政治腐敗的強烈不滿和憤怒,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和憂慮。全詩意境雄渾,氣勢悲壯,語言簡練,用典貼切,是一首優秀的詠史詩。

首聯“陣陣愁雲壓孤城,紛紛大雪掩殘旗。”描繪了一幅孤城被烏雲和大雪包圍的景象,暗示了戰爭的殘酷和艱難。詩人用“壓”和“掩”兩個動詞,形象地表現了烏雲和大雪的沉重和濃密,給人一種壓抑和淒涼的感覺。“孤城”和“殘旗”則象徵了劉琨所守衛的晉陽,已經是一座孤立無援、殘破不堪的城市,給人一種悲壯和絕望的感覺。

頷聯“年年目送歸南雁,歲歲不見來北師。”寫出了詩人對劉琨的思念和期待,以及對戰爭的厭倦和對和平的渴望。詩人用“年年”和“歲歲”兩個疊詞,強調了時間的漫長和重複,給人一種無盡和無奈的感覺。“歸南雁”和“來北師”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大雁每年都能自由地往返南北,而北伐的軍隊卻遲遲不見蹤影,給人一種失落和悲哀的感覺。

頸聯“晉陽冰水釋又凝,胡兒塞草枯復萋。”借用了晉陽和胡兒的典故,既讚美了劉琨的忠貞和勇敢,又諷刺了敵人的兇殘和狡猾。詩人用“釋又凝”和“枯復萋”兩個反義短語,寫出了晉陽的寒冰融化又凝結,塞北的荒草枯了又長的變化,給人一種無常和變幻的感覺。“晉陽”和“胡兒”則代表了正義和邪惡的力量,晉陽的冰水雖然寒冷,但最終會融化,而胡兒的塞草雖然茂盛,但最終會枯萎,給人一種希望和信心的感覺。

尾聯“無意百鍊化指柔,奈何功勞換枉死!”則用了一個比喻,把劉琨的功勞比作晉陽的冰水,把他的冤死比作塞草的枯萎,表達了詩人對劉琨的惋惜和不平。詩人用“無意”和“奈何”兩個詞,表現了劉琨的無辜和無奈,他並沒有像老子所說的那樣,把自已磨鍊得像鋼鐵一樣柔軟,而是堅持了自已的信念和理想,為國家和民族奮鬥到最後一刻。他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但是他卻遭到了奸人的陷害和殺害,這是多麼不公平和悲哀的事情啊!

這首詩透過對景物的描寫,渲染了一種悲壯的氣氛,表達了詩人對劉琨的敬仰和同情,以及對戰爭的厭倦和對和平的渴望。

如夢令

楊柳鶯歌沉醉,還道毫無所謂。但怕是那,心中伊人作祟。也罷,也罷,隨風蕭蕭滿懷。

翻譯:我沉醉在楊柳依依、鶯歌燕舞的美景中,以為自已已經心無掛礙。但其實,是因為心中思念著那個人,才會感到憂愁。罷了,罷了,就讓這滿懷愁緒隨著風飄散吧。

賞析: 這首如夢令短小精悍,情感真摯,很有意境。 它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內心的複雜情感。上片描繪了一幅春日美景,作者用“沉醉”二字表達了他對美景的喜愛和享受。但接著他又說“還道毫無所謂”,這似乎是在掩飾自已內心的真實感受。下片則揭示了作者心中的憂愁,他用“心中伊人作祟”來形容自已對某個人的思念之情。最後以“隨風蕭蕭滿懷”作結,表達了作者想要釋放內心憂愁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