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瞅準一個時機,向張梅打小報告,說小英罵她,還兇她。張梅將小英喊過來問問情況,小英覺得自已簡直比竇娥還要冤屈啊!她氣憤而又無奈地說道:“我可是盡心盡力地教小月寫作業呢!那道題我都給她講解了一遍又一遍,但她就是不開竅啊!”小英的語氣充滿了委屈和不滿,彷彿自已遭受了極大的不公待遇。她接著說:“我真的已經用盡全力去幫助小月了,可她還是學不會。我也很無奈呀!”

張梅瞭解緣由後訓斥小月:“姐姐好心好意地給你講題,你難道是個榆木疙瘩嗎?聽一遍不會,聽了三、四遍還不會?”

接下來幾天,小英還在生氣中,她拒絕給小月講題。小月只能無奈地趴在桌子上,緊緊抱住那本嶄新的暑假作業,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它,但卻遲遲無法下筆。

小月心裡明白,沒有小英的幫助,完成這些作業將會變得異常困難。她試圖集中精力,思考問題的答案,但腦海中卻不斷浮現出小英生氣的樣子,讓她無法專注。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小月感到越來越焦慮和無助。

她開始後悔自已之前的行為,意識到自已可能傷害了小英。

為了獲得小英的諒解,小月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她忍痛割愛拿出攢了許久的零花錢,買了一根雪糕和一小包辣條送到小英手裡,討好的說:“姐姐,我錯了,我以後一定乖乖聽話,你就大人不記小人過原諒我吧,好不好?”

“好啦好啦,姐姐已經不生你氣了。不過呢,你可得給我聽好了,學習可是一件非常重要且艱鉅的任務哦!你要是敢敷衍了事,哼哼哼,那可就別怪姐姐對你不客氣咯!”小英好脾氣的說。

“嗯嗯,知道啦,我一定好好學。”小月保證下得很快。

半個月的時光轉瞬即逝,小月雖然略有進步,卻並不明顯,小月的成績估計也只是在及格線邊緣徘徊。

可時間不等人,小月即將步入五年級啦!她所就讀的學校並不在本村,而是位於鄰村——張家莊。這裡正是小月的姥姥家所在之處。這兩個村莊被大、小兩條河流隔開,其中大河寬度大約有五、六米之多,它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而那條小河則只有二、三米寬,是兩個村莊為了灌溉農田特意修建的。值得一提的是,大橋緊挨著小橋,只要踏過它們,就能到達另一個村莊哦。

但是學校在張家莊最裡面,走路需要二十分鐘左右。

第一天上學,老師並沒有急於授課,而是先給同學們安排好座位,分發嶄新的教科書,然後每個人都做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緊接著,大家齊心協力地完成了教室的清潔工作。最後,老師宣佈:“從明天開始,我們要上早自習啦!”

放學鈴聲一響,秦家莊的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收拾書包,一同踏上歸途。他們像一群快樂的小鳥,嘰嘰喳喳地聊個不停。就在這時,不知是誰靈機一動,提議道:“要不咱們明天早上互相叫著一起去學校吧!”這個主意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響應,紛紛表示贊同。於是,這群小夥伴約定好第二天清晨一起出發。

新學期的第一個早自習,小月可不敢偷懶。這不,小芳剛走到小月家門口,就看到小月揹著書包出來了。兩人相視一笑,然後從村東頭起到村西頭,把上五年級的小夥伴喊了一個遍,一個不落。他們的隊伍也越來越大,聲勢浩大的向學校走去。

結伴而行的約定,本是大家充滿期待的美好開始。然而,個別小夥伴的賴床行為卻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將這個美好的約定徹底打破。大家集體遲到的結果,讓小夥伴之間產生了抱怨和隔閡。

之後小夥伴們便開始自行分組結伴而行去學校。玩得比較要好的小夥伴們自然而然地組成了一個個小團體,或三人一夥、或兩人一對。孩子們之間總是沒有隔夜仇的,兩個小團體路上遇到了,他們還是有說有笑一起去學校。有些男孩子互相追逐打鬧著,盡情釋放著自已的活力;有些女孩子則手牽著手,一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一邊暢談著各種趣事。

整個街道都充滿了孩子們天真無邪的歡聲笑語,讓人不禁感嘆童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