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轉頭對如意耳語一句,秦如意去營帳取來琵琶、鼓和橫笛,雙手執槌,敲擊鼓面,鼓聲擂動。

韓子高拔了一面“陳”字旌旗,走到篝火前,揮舞旌旗,朗聲唱道: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歸故鄉,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秦如意敲鼓、吹笛、彈琵琶,一人輪番操控三樣樂器,卻是不慌不亂。

韓子高唱完,開始隨興跳舞,雙手握旗,左腿釘地,頭往後仰,下腰至半,左腿踢出,腳尖徐徐向上,直至左右兩腿呈現“一”字。

猛然收腿起身,圍著篝火跳躍幾步,雙腳蹬地,在空中旋轉兩圈,落地後再單腿蹬地,又在空中橫向轉了兩圈,再次落地後,頭朝下,右腳向前一個跨步,懸空翻個跟斗。

“好!”高肅帶頭拍手叫好,眾人也跟著拍手叫好。

韓子高雙手揮動旌旗,繞著篝火旋轉跳躍,但見人旗合一、步步生風,動作行雲流水。

舞了一刻左右時間,韓子高向秦如意使個眼色,將手中旌旗拋向空中,然後身體向後仰去,單腿蹬地,頭朝下,反向懸空翻個跟斗,同時伸手接住落下來的旌旗,圍著篝火旋轉環行,越轉越快……

突然瞬間停住,右手握旗,穩穩立於當地,而秦如意正好擊完最後一槌。

四周爆發一片讚歎和鼓掌,韓子高把旗插進身側的地裡,向眾人抱拳行禮……

破曉時分,天色微亮,高肅從營帳中走出,深吸一口清晨微涼的空氣,見淮水河畔,一個白衣身影正在蘆葦地裡舞劍,雪白的蘆花飄浮在空中,襯著那人輕盈如燕的姿式,煞是好看,高肅走到近前,見那人手裡握的竟是“繞指柔”。

難得看到有人會使軟劍,高肅立時手癢,想跟那人過過招,命屬下、領左右將軍尉相願取來自已的腰帶劍,抽劍在手,迎著那人,挺劍直刺。

韓子高正練得專心,忽覺背後一股寒氣襲來,趕緊手握劍柄,劍尖朝上,劍身自下而上,跨於背後,擺出一招“蘇秦背劍”進行格擋。

高肅暗笑,這不是硬劍的招式嘛,韓子高的軟劍是哪個師傅教的?就在兩劍相撞之際,手腕一抖,劍身繞過對方的劍身,正拍在韓子高的腰上。

韓子高往後連退了好幾步,才穩住身形,看清楚偷襲自已的竟是高肅,他手裡握的劍居然跟自已一樣,也是“繞指柔”。

“誒,殿下不講武德,怎麼背後襲人啊!”韓子高嗔怪。

“右軍沒聽過‘兵行詭道,出奇制勝’嗎?”高肅收劍道。

“好一句‘兵行詭道,出奇制勝’。誒,封侍郎,您怎麼起得這麼早?”韓子高拱手。

高肅回頭望去,不見封孝琰,心知上當了,只覺一股疾風撲面而來。

韓子高向前急奔兩步,雙腳離地,身體騰空而起,挺劍直刺高肅面門。

高肅側身閃過,揮劍劈斬,韓子高舉劍格擋,高肅手腕一抖,劍身彎成半圓,劍尖繞過對方劍身,直刺對方後背。

韓子高暗暗叫苦,陳蒨教我軟劍十三式,可沒教我如何應對軟劍,眼見對方的劍尖就要扎中自已後背,算了,也不管對方的劍了,身體向前撞向高肅,反手把劍一轉,抹向高肅握劍的手。

高肅以為一招即可制敵,沒料到對方來個玉石俱焚,這是哪個師傅教的損招啊?趕緊收劍,往後一躍,跳出七八步開外。

韓子高得了便宜,並沒有住手,跨步追上去揮劍就劈。

高肅心想:剛才那招,你已經輸了,我認你狠了,咋還來勁了,好吧,我倒看看你還有什麼招式,於是回劍格擋,招式以守為主。

兩人在蘆葦地裡你追我趕、上竄下跳,揮出的劍砍得四周蘆花亂飛,鏗鏹的劍器撞擊之聲,引來了兩國軍士圍觀,不時地為已方主帥吶喊助威,也不時為對方主帥拍手叫好。

一來二去,高肅就發現韓子高的劍式不出十三招,心裡便有了數,也該是結束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