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此!異姓封王這一驚人之舉,簡直就是破天荒、驚世駭俗!

它充分展現了李淵對溫良超乎尋常的看重和倚重。

縱觀古今中外,能夠獲此殊榮者寥寥無幾,恐怕只有溫良獨得這份恩寵吧!

就在這時,所有人的視線都不約而同地匯聚到了溫良身上,其中既有豔羨之色,又夾雜著幾分嫉妒之心。

然而,溫良本人卻顯然有些茫然失措。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巨大恩賜,他一時之間竟然不知該作何反應。

畢竟,“鎮國賢王”這個頭銜不僅意味著崇高無比的地位,更代表著一種僅次於皇帝、甚至超越皇太子的尊崇身份。

站在一旁的李世民和李建成兩人,臉色瞬間變得極為複雜且微妙起來。

他們一直以來拼命爭鬥,只為爭奪那至高無上的太子寶座,但萬萬沒有料到,溫良剛剛登場便已經凌駕於他們之上。

儘管心中十分羨慕,但他們也深知溫良對於大唐帝國的重要意義——若非溫良從中斡旋,那位威震天下的秦始皇豈能降臨大唐?

這簡直就是一場驚天動地的鉅變,而溫良竟然擁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可以左右歷史的走向!

更令人驚歎的是,因為溫良來自未來世界,所以他肯定掌握著無數不為人知的歷史隱秘。

只要牢牢把握住這個關鍵線索,他們就能夠防患於未然,事先做好應對之策。

就在這時,整個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甚至連一根針掉落在地上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凝視著前方,默默地期盼著溫良的回答。

終於,溫良深吸一口氣,盡力讓自已平靜下來,接著邁開沉穩的腳步,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最後雙膝著地,恭恭敬敬地向李淵叩拜行禮。

“多謝皇兄龍恩浩蕩!臣定當竭盡所能,鞠躬盡瘁,為國家、為百姓效力。

絕不敢有負皇兄的器重與關愛!”溫良的話語擲地有聲,飽含著堅毅與果敢。

李淵聽完後,臉上綻放出滿意的笑容,他輕輕頷首,表示讚許。

然後豪爽地大笑起來:“很好!朕深信你定然不會令朕失望!”

溫良略微頷首,表示贊同地點頭應道:“所言甚是。當前頭等大事莫過於助陛下喚醒武魂,讓陛下龍體康復如初、煥發勃勃生機。”

語罷,他稍作停歇,彷彿在沉思下一步該如何措辭。

須臾之間,嬴政插話道:“誠然如此,只要成功覺醒武魂,陛下您的體魄必將重回巔峰境界。”

說這話時,嬴政的眼神有意無意地掠過李淵一眼。

隨後方才接著言道:“然而以吾之淺見,陛下不妨順遂天意,遵循史冊所載,將皇位傳予他人,安心做個太上皇亦未嘗不可。”

嬴政心頭暗想,倒真想瞧瞧這位在史籍中能與已並肩齊驅的唐宗到底有何卓越才能。

要知道,他曾翻閱過溫良提供的諸多歷史典籍。

對那幾位能與其共享“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美譽的君王自是瞭然於心。

聽到嬴政的話,李淵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彷彿被一層烏雲籠罩著一般。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李世民、李建成以及溫良三人,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然後又迅速將視線移開,低頭陷入沉思之中。

此刻,大殿之中的氣氛異常緊張壓抑,眾人皆屏住呼吸,不敢發出絲毫聲響。

然而就在這時,長孫無忌突然站起身來,高聲說道:\"陛下,微臣以為此事關乎國之大體,萬萬不可輕率行事!還望陛下能深思熟慮,從長計議才好啊!\"

話音未落,一旁的尉遲恭緊接著附和道:\"是啊,陛下!此乃涉及大唐江山社稷之大事,萬不可掉以輕心吶!\"

兩人的話語如同重錘一般敲打著李淵的心頭,讓他的臉色越發地難看起來。

李淵心中暗自思忖,這些人分明就是在逼他退位嘛!

他當然清楚,如果不是因為溫良的出現,自已恐怕早已性命難保。

而且透過翻閱唐史,他更是明白如今局勢已經完全失控,若再繼續堅持下去只會引發更大的亂子罷了。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李淵終於抬起頭來。

用低沉而堅定的聲音說道:\"眾愛卿所言極是,明日早朝之時朕自會當眾宣佈禪位於新皇之事。

只是希望溫良能夠不負朕所託,全心全意地輔佐新皇治理天下,共同守護我大唐之盛世繁華!\"

說罷,李淵的目光再次落在李世民與李建成身上,並與二人的眼神交匯了一剎那。

只見李建成默默地低下頭去,似乎已然接受了失敗的現實,但同時他也慶幸自已至少保住了性命。

而李世民則顯得格外鎮定從容,嘴角甚至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顯然對於這個結果他感到十分滿意。

聽到李淵的決定,李世民和李建成心中各有所思。

李世民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他深知,距離那至高無上的皇位只差最後關鍵的一步之遙。

然而與此同時,李建成卻悄然無聲地緊握起拳頭,內心充滿不甘願就此失去皇位,但面對眼前的局勢卻又無可奈何。

就在這時,溫良打破沉默開言道:“陛下,請放心,微臣必定竭盡全力、全心全意,輔佐新皇共同開創大唐盛世!”

他的眼神堅定無比,透露出滿滿當當的決心和堅毅。

李淵微微頷首,表示贊同,眼眸之中流露出一抹淡淡的欣慰之色。

他心裡清楚明白,大唐帝國的前程命運,已然交付到這群年輕後輩們的手中。

第二天清晨,朝堂之上陽光明媚,文武百官陸續入朝參拜。

眾人進入大殿後不久,便察覺到殿內氣氛有些異樣。

他們驚訝地發現,原本應該獨一無二坐在首位龍椅上的皇帝身邊,竟然多出了另外一把擺放整齊的座椅。

李淵看向殿下的眾人,開口說道:“今日召集諸位愛卿前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佈。”

大臣們紛紛對視,心中猜測著皇上的意圖。

李淵頓了頓,接著說道:“朕年事漸高,無力處理國事,故決定禪位。”

話音剛落,朝堂上響起一片譁然。

大臣們竊竊私語,有的面露欣喜,有的則顯得十分驚訝。

李淵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繼續說道:“朕認為,二皇子李世民德才兼備,是繼承大統的不二人選。”

此時,李世民跪地謝恩:“兒臣必當盡心盡力,不負父皇所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