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剛從睡夢中甦醒的袁恒生匆匆洗漱了一番便出了門,烈日當空的太陽照得他很是難受。

這幾日他睡的一直都很不舒服,雖說他早已搬進百戶府數日,但母親羅氏一直不肯從老宅搬過來,說什麼“不給我找個兒媳婦之前,我就不過去,你看看你,隔壁二狗都生二娃了,你到現在都沒個能夠服侍在你身邊的人…”袁恒生聽著很不耐煩,畢竟自已現在這麼年輕,這要是放在現代,自已也才不過是個高中生甚至初中生,現在就結婚,讓袁恒生極其不適應,其實在明朝,甚至更往前的朝代中,男人大多都是在十五六歲的年紀便早早娶了妻,生了孩子的,因此對於生活在封建社會的羅氏一直催促著袁恒生倒也不為過。(具體細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搜尋)

剛到“萬寧堡”衛所兵集合訓練的場所——

袁恒生就開始了部隊“大換血”,他吩咐著十餘位總旗將自已隊伍中的老弱病殘都全部送回家中,並配發了撫卹金500文錢,規定日後家中出現了合格的人再招募,這十餘位總旗也早就被袁恒生進行了更換,先前的總旗們個個都貪墨成風,並且極度畏懼韃靼人的鐵騎,因此,袁恒生換上了自已曾經當小兵時的戰友,這些個人或許不太頂用,但多少還算的上靠譜。

在將所有的老弱病殘們安置好後,袁恒生將自已編寫了半個月的《驍兵論》的訓練方法告知了眾總旗,並且交代要嚴格按照書中的訓練方法挑選與試煉未來的新兵與這剩下的百餘號人,這本《驍兵論》結合了袁恒生在現代所翻閱過的全部兵書,這裡包括了極其著名的《劉韜》,《司馬法》,《孫子兵法》,《武侯將苑》,《李衛公問對》,《紀效新書》,《戰爭論》等,其中最屬知名的,那便是由教員所提出的十六字方針,即“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進。”這16字方針幾乎適用於明末的任何一場戰役,而袁恒生將這些兵書全部吸收其精華,去之糟粕,加上自身一些想法以及現代軍事制度 全部融會貫通後的一部作品,總旗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在一陣目瞪口呆中說不出話來。

“恆…袁百戶,這些東西可真是出自你之手?真是太厲害了!俺鍾大舉就是佩服你這樣的人”說話之人叫做鍾大舉,也是軍戶出身,他雖然看不懂字,但是一看見如此厚的書籍,還被告知這本書能夠訓練出驍勇善戰之兵,就足以讓鍾大舉對袁恒生拜服。

“沒錯,這正是本百戶所寫!”說著,袁恒生還自信的挺了挺胸膛,他並不想承認自已的身份,他要讓這群人對自已信服,服從自已的命令,必須要給自已營造出一種武力超群還擁有頭腦的領導者人設,這才是重中之重。

“不過…這本書本大人暫時還未有書寫完整,其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不過你們只需要按照書中的方法進行訓練就好了。”

袁恒生的在書中所寫的訓練方法很簡單,幾乎就是照搬了,現代軍隊中的日常訓練專案,例如:五公里越野跑, 仰臥起坐,俯臥撐,站軍姿等…

而對於新兵的招募相比較之下就較為嚴苛了,首先要求身高不能低七尺,其中必須身材健碩,勤勞吃苦。這個條件放在現在看來幾乎是個人都能進去,但這對於連溫飽都無法解決的“萬寧堡”屬實是有些許過分了,但從袁恒生的訓練方法以及防守“萬寧堡”的角度來看,袁恒生也是出於萬般無奈才做出了這般的條件,至於成為“萬寧堡”的兵士們袁恒生提出的待遇也是十分優厚,但不多…

招募而來計程車兵們同軍戶一樣,一個月二兩白銀,並附帶三條臘肉,在此基礎上,袁恒生承諾,只要是加入了“萬寧堡”衛所兵的行列,那麼他們家下一年的糧收上交只需支付4成,並且對於戰時受傷或戰死計程車兵進行免費治療,還會發放一筆非常昂貴的撫卹金,金額大概在白銀十兩左右。

而相對來說,比較差勁的就是軍中不管飯,早晚會給予士兵一個時辰的時間去吃午飯,城防士兵自行攜帶乾糧和水,而這其中最絕的是,袁恒生只開放了200個名額,但這主要還是因為百戶府中錢不夠用了,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在招募士兵的告示帖發並進行宣傳之後,在堡內激起了一陣轟然大波,雖說日後不管飯了,但袁恒生免除了一年賦稅以後,回到家中想必也不會餓著,加上進入衛所兵之後的各種福利政策以及那左下方特意標紅的限額200人,這座“萬寧堡”便如同地震了一般,就連街邊上一直瘦小的小老鼠都被震的暈頭轉向,近千名年輕的小夥子前往募兵處想要申請參軍,但募兵處的官員卻明確的說明了只招收身材較為健碩的百姓之後,大多數人只好忻忻離場…

時間一轉眼便過去了二個多月,萬曆48年,京師——天有不測風雲,在登基大典後僅兩個月內,也就是十月初十,泰昌帝就突患重病,隨後在病發的十天之內,萬曆48年,十月二十的黎明,噩耗再次從宮中傳出,泰昌帝駕崩了!訊息迅速傳遍大街小巷,也傳入了袁恒生的耳朵裡,人們再次被震驚了,僅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新帝就駕崩了,京師幾乎充滿了關於暗殺,陰謀,篡位的謠言。

朱常洛患病的原因,正史上有記載。“光廟御體羸弱,雖正位東宮,未嘗得志。登基後,日親萬機,精神勞瘁。鄭貴妃欲邀歡心,復飾美女已進。一日退朝內宴,一女樂承應。是夜,一生二旦,俱御幸焉。病體由是大劇。“(具體意思感興趣的讀者可查百度)

總之,這位極有可能中興大明的泰昌帝朱常洛就這麼去見他的父皇萬曆皇帝去了,而得知新帝已故的袁恒生卻並無幾分悲傷,他不打算改變大明的歷史,他打算的,是改變中國人的歷史,刪去那段令人既憤慨又無可奈何的過往,讓我炎黃子孫充斥著整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