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給我買裙子(唯一)

重情的你,涼薄的我?

小時候,我特別羨慕那些有裙子穿的美麗的女孩,特別渴望自已有一條帶“規律褶皺的”長裙子走路時像仙女一樣“仙氣飄飄”。

可是,我家裡並不富裕,那時連內褲也沒得穿。奶奶說,我那麼小,還不用穿內褲,裙子那麼貴......後來,不記得是我親自向姑媽“抱怨”自已沒有裙子穿?還是姑媽無意中知道的?不久,姑媽把兩條粉粉的可愛裙子+配套底褲送給了我,那時的我真是高興極了:夢寐以求的裙子終於到手了!

可是,不記得是裙子“內裡縫邊”太扎身?還是穿得不習慣而羞於現身?那股興奮勁兒過去了,裙子也成了過去式的,我穿了幾次就棄它如敝屣......現在,那條裙子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就像姑媽......可能是沒有x足夠的愛,才會沒能留住她吧!

第一個帶我正式去吃燒烤(唯一)

黑黑的天空,亮亮的人間?

可口怡人的冷飲料+烤雞翅+烤韭菜+烤雞爪......那些匆匆又暖情的時光似乎是發生在昨天,那些美食似乎還在眼前,香氣似乎還縈繞在鼻尖──那是“普通的”一天,卻發生了一件“不普通的”事──那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姑媽帶著我們去另一位姑媽的燒烤店裡吃燒烤,興奮,激動,酣暢淋漓!那真是個繁星璀璨的夜晚......

第一個帶我去吃第一碗米線(唯一)

城市的夜晚很喧囂,城市的生活五花八門,我有時也摻和進來。

那天晚上,我們來到了城中一小館──吃米線。剛走進店,姑媽便和“熟人”交代了我們所要吃的──我的小插曲:我看到有“酸豆角”,便硬是要姑媽叫人家加點,最後當然是“無疾而終”。現在當時想來真不該鬧脾氣。上到二樓,“整體較黑,區域性有光,擺設精巧”這是我對那個餐廳的的第一印象。沒多久,五大碗米線上來了,這可是很新鮮的一種食物(對當時的我來說),我沒吃多少就“半途而廢”了。現在想來啊,真不該,這不是“浪費”“浪費了”真心麼?!

第一個包餃子給我吃,教我包餃子(唯一)

學習(愛)是一種能力,一個過程。

這本該是我一個平凡又苟且之日,但迎來了一位“天使”──她說,她要帶給我幸福與光明!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餃子──之前,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行動),餃子只存在於“傳說”中。姑媽手把手教我們包福建餃子──她包的又快又漂亮,手指舞動“一瞬間”一條“活靈活現的魚”就已經誕生。沒對比就沒有“傷害”。剛學習包餃子的我真的是“碎了芳心一地”,一步一步,但這雙手的“呆板”程度總難以置信,餃子的模樣不堪回首,還好我們吃餃子吃的是“本質”而不是“外表”。

現在,雖然我的“包餃子大業”並未建得有多好──沒有姑媽包的速度、質量(表),但總歸有所進步了!

餃子似乎是“(北方人)團圓的標誌物”?但在我這裡,它便是我的“傳遞物”──傳遞著心情、親情......紀念著教我包餃子的、“天人永隔”的她......雖然時過境遷,我又歷經其它“po事”,我想我是對那個細心“呵護著我成長”的人的複雜情感永不變!

第一個給我吃雙皮奶、奶茶(唯一)

姑媽製作的“美食”──天下無雙!

“雙皮奶的口感通常被描述為細膩、絲滑,帶有濃郁的牛奶味”“奶香四溢、馥郁芬芳、回味無窮”這是他人對雙皮奶、奶茶的忠實客觀評價,在我這裡,它們的滋味我可能早已忘了,但無論是餃子,還是雙皮奶、奶茶,它們都是撫慰我“歷盡po事”後頹喪的“妙藥”──美食最撫凡人心!

聽說有一句話叫“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後受罪。”(對“窮人”來說)這美味+“美表”的背後(讓她)付出的代價不是時間、精力就是金錢或許三者皆有吧!

一個沒有罵過我且對我和藹可親的親人(唯一)

有一種“shanghai”是自已重要的東西,就“這樣輕易地”永遠離開了......

有人奉承“打是親罵是愛”的孩子教育方法?有人奉承“女孩富養,男孩窮養”的孩子教育方法?過往,在我的“文章”中有“施”以上這些教育法的qin人,可在我眼裡心裡滿是對我“施”以“和、潤、溫”的qin人──姑媽。人與人之間交往是總會有摩擦的,但我與她之間的“所謂摩擦”是比不上“生活”的。她賣過奶茶、雙皮奶,賣過餃子,也賣過豬內臟......我曾經有幸能夠“走進”她的“生活”世界──她說,她會在xx學校擺攤;坐著她裝賣品的電動車“回家”;去探望她,她與人交談“買賣”,我幫她看攤子......

這些便是我與她(姑媽)之間的二三事了,可惜再也沒有“四五事”了,她已經成為一個永遠活在我心中的獨特的“歷史人物”......

〔你們的童年是否也是五光十色的呢?快來分享一下你與親人間發生的最的難忘的故事或對你最好的人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