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闖終於接到了第一份令他興奮的任務。

給縣委書記蒙子奇起草一份講話稿。

他之所以興奮,是因為以前蒙書記的講話稿都是輪不到他起草的,甚至連縣委副書記的講話稿他都沒起草過,每天只是寫一些不痛不癢的普通材料而已。

很明顯,朱繼業他們這些領導對他的業務能力還不是很放心,雖然他是蒙書記欽點進來的人,在寫作水平上應該是過硬的,但可能朱繼業他們不這麼看,因此還不敢放手讓他幹。

或者說是領導們還留著一手,怕他嶄露頭角?

現在,他終於有了這個機會。

準確地說,蒙子奇的這份講話稿只是縣城中心廣場改造工程竣工典禮上的一份致辭,還算不上那種最重要的領導講話稿,比如那些在黨代會上作報告,或者在政協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之類的。

但是李闖依然很激動,畢竟這是他為蒙書記起草的第一份講話稿,對他來說意義非同尋常。

領導既然叫他來起草,說明已經開始信任他的能力,或者說是想測試一下他給領導起草講話稿的能力。無論如何,這個機會對他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一定要好好把握。

他決定使出十二分的努力寫好這份大約1000多字的致辭。

他的第六感覺告訴他,這份東西可能會改變他的現狀,一如讓他得以進入縣委辦的那篇神秘文章那樣。

在縣委這個地方,他沒有任何關係和靠山,人際關係圈子也只是侷限於副主任朱繼業和辦公室的幾個同事而已,要想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自已就必須主動去投靠過硬的靠山。

就像生長在石頭上的小草那樣,沒有任何泥土的根基,必須將根鬚伸向石縫深處才有生機。

朱繼業雖然叫他出去應過幾次酬、喝過幾次酒,也總說他“不錯不錯”,每天見到他也是笑眯眯的,但是似乎沒有更進一步的表示,總是保持這種不溫不火的關係,就像開水總是燒不到100℃那樣,讓人心急。也可能朱繼業純粹只是叫他去幫忙頂頂酒而已,對他並沒有格外的賞識。

難道只是他自已表錯情,或者朱繼業平時說他“不錯”那些話根本就只是口頭禪,並沒有其他的意思?

想來想去,他覺得自已必須要儘快和蒙書記拉上關係才行,在縣委這個地方,只有蒙書記才是最大的、最堅實的靠山。

無論蒙書記是多麼的高不可攀,居高臨下,只要有一絲希望,他就要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就像當初他從鄉下調到縣城來那樣。

他相信,既然當初是蒙書記看中他的文章、欽點他進來的,蒙書記對他肯定是很賞識的。或許是因為蒙書記日理萬機,暫時忘記了他而已,只要有機會讓他接近蒙書記,他相信蒙書記對他肯定還是有印象的。

遠的先不說,眼下的這份致辭就是一座老天再次架設在他與蒙書記之間的橋樑,他必須透過這座橋樑,走向蒙書記,得到蒙書記的賞識,甚至重用。

雖然機率可能像中500萬的彩票那麼低,但他也要付出200%的努力,化腐朽為神奇。

他始終相信,只要加倍地付出努力,事情就像有句廣告詞說的那樣“一切皆有可能”。

想到這裡,李闖心裡很興奮,好像自已接到的不是一項任務,而是一道聖旨。

李闖查閱了很多關於瓦江中心廣場的資料,才知道投資3000多萬的廣場除了安裝有很多景觀燈、地埋燈、射燈,種了很多風景樹,中間建有噴泉,地上鋪滿花崗岩和廣場磚之外,還有一大特色:廣場的四周立著很多瓦江歷史名人的石雕像。

為此他還在網上查閱了當初廣場改造工程開工的時候,蒙書記接受《瓦江縣報》和瓦江電視臺記者採訪時說的那些話,他感覺到蒙書記對瓦江歷史名人石雕這方面似乎非常重視,反覆向記者提到這個問題。

他又展開來想:蒙書記如此重視縣城中心廣場的改造建設,而且反覆提到“文化內涵”“文化底蘊”“文化瓦江”這些詞語,可見蒙書記對文化方面很重視。

想到這裡,他心裡有了思路,並且開始構思整篇文章的結構。他力爭在傳統慶典致辭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寫出新意。

下班回到家,李闖在電腦上開始起草蒙書記的致辭。

寫了好幾個開頭,他都覺得不滿意,就乾脆刪掉了。

他寫了再刪、刪了再寫,反覆幾次還是不滿意。不是覺得寫得不符合領導的口氣,就是覺得寫得還不夠大氣,高度還不夠。

他點上一支菸,深深地吸了幾口,晃動著滑鼠繼續構思。

吸完一支菸,才感覺靈感突如泉湧,他用力地敲擊著鍵盤,一氣呵成。

又經過反覆修改多次後,終於寫完了,也滿意了。

他又認真地檢查了好幾遍,幾乎要用放大鏡來看有沒有錯別字,標點符號有沒有點錯,語句有沒有不通順的地方。

他覺得這麼做很重要,第一次給蒙書記起草講話稿,要是讓領導看到有錯別字或者語句不通順的地方,印象就不好了。

他對著電腦唸了幾遍,感覺語感還不錯,措辭很到位,既不太張揚,又有氣勢,張弛有度,抑揚頓挫。

最重要的是很符合領導講話的口氣,很像是蒙書記平時講話的口氣。

他當然知道,給領導起草講話稿符合領導講話的口氣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符合領導講話的口氣,就算稿子寫得文采飛揚,也是一堆沒用的廢話。

他特別對自已寫的這一段話很滿意,就又專門唸了一遍:“瓦江中心廣場的落成是縣委、縣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大舉措,是縣委、縣政府為民辦實事、關注民生的重要工程之一……

瓦江中心廣場集現代城市規劃理念和傳統文化思想為一體,將瓦江縣的文化底蘊有機地融入到現代城市的規劃設計當中,既有時代感和現代氣息,又充分彰顯出了瓦江縣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給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閒活動的好去處,而且還成為一個宣傳瓦江的重要形象視窗,為向外界展示我縣的形象遞上一張形象名片……

特別是廣場四周的歷史名人石雕,充分體現了我縣深厚的文化底蘊,向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瓦江、名人瓦江……”

他反覆唸了幾遍這段話,想象著蒙書記拿著稿子站在鋪著紅地毯的主席臺上聲情並茂的樣子,甚至想象著蒙書記誇獎他稿子寫得好的樣子。

他以前在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說:把自已想要達成的目標、想要實現的夢想、想要過上的生活或者想要得到的東西,每天都輸入潛意識裡,想象著自已希望達成的樣子,或者反覆地寫在紙上,就容易實現自已的願望。為此美國還有科學家已經進行過專門的研究,聲稱這是一個天大的秘密。並聲稱過去知道這個秘密的人都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諸如貝多芬、愛迪生、卡耐基、愛因斯坦等世界著名人物。

他不想去深究這篇文章的可信度,但他知道,其實文章中關於意念的“秘密”的理論和中國的心想事成是一個道理。他現在就要想象著蒙書記對他的稿件非常滿意的樣子。

他必須這麼做,這是他能抓住的唯一一根稻草。

李闖還是不放心,又叫玉婷幫他看了一遍蒙書記的致辭。

玉婷看完後說:“寫得很好啊。”

李闖笑笑:“你再認真看看吧,有沒有錯別字或者語句不通順的地方。”

玉婷又掃了一遍說:“沒有。我估計在縣委辦給領導寫稿子的人,也就你這麼認真。”

李闖說:“蒙書記的講話稿,不認真哪行?”

玉婷說:“那麼認真幹嘛?我估計縣委書記也不會很認真看的,唸完就完了。誰還去認真看你寫的什麼呀?”

李闖說:“可不能輕視,領導都是要先看一遍才唸的。”

“未必。”玉婷笑笑,“有些領導不是連‘括號、這裡可能有掌聲、反括號’這樣的笑話都有嗎?”

李闖忍不住笑道:“那是人家編出來的笑話。你也信?”

玉婷一本正經地說:“肯定是有哪個當官的鬧過那樣的笑話,人家才會傳得出來。要不人家怎麼會編得那麼逼真?”

李闖說:“不管怎麼樣,我都要認真寫。這是對自已負責,也是對領導負責。寫不寫得好是能力問題,認不認真寫是態度問題。萬一被領導發現錯別字就不好了。”

玉婷笑道:“你放心吧,你這篇東西可以打一百分了。”

李闖也笑了:“你要是縣委書記就好了。”

玉婷說:“哪天等你自已當縣委書記就好了。”

李闖說:“你放心,哪天我當了縣委書記,也會有人這麼認真給我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