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上行船隻。李煥本想隨便找些船隻,便與幾名跑單幫的木船船主談好了價格。

然而,他們的計劃被“渠河幫”打破了。渠河幫是當地有名的船運幫派,以江河湖渠的運輸、貿易為生。他們看到李煥一行人明顯有錢人,買了這麼多東西,坐了多艘船,心生不滿,認為這是對他們利益的侵犯。

幾個渠河幫的壯漢走上前來,態度強硬,要求那幾個船家將這筆生意交給他們。雙方的爭執很快引起了周圍人的注意,場面變得緊張起來。

李煥計程車兵們見狀,義憤填膺,準備上前理論。但他們被李煥攔住了。李煥知道,如果他此時亮明自已舉人的身份,渠河幫的人可能會忍讓,但後續的問題卻會更多。

他冷靜地對眾人說:“如果我站出來幫船家,渠河幫的人會忍讓,但後續呢?渠河幫的人不會找我麻煩,那會不會找他們麻煩呢?”李煥的話引起了眾人的深思。

隨著汽輪的轟鳴聲,李煥站在甲板上,望著兩岸連綿起伏的山巒,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三峽,自古以來便是天險之地,峭壁千仞,水流湍急,曾讓無數船隻望而卻步。而今,機械的力量卻撞開了這道大門,讓汽輪得以逆流而上,穿行於這壯麗的自然畫卷之中。

李煥的心中不禁湧起了一股豪情,同時也有著深深的感慨。他想到了古人對於三峽的描述,那些激昂或哀婉的詩篇,如今在機械的力量面前,似乎多了一層新的意義。他的腦海中迴盪著杜甫的《登高》中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兩句詩,既描繪了三峽秋天落葉紛紛的景象,又表達了江水永不停歇的流動。李煥覺得這正是對眼前情景的絕妙寫照,江水在不停地流動,時代的齒輪也在不停地轉動,自已要做這破開巨浪的人。機械的轟鳴與古人的詩意交織在一起,讓他感到了一種超越時空的共鳴。

汽輪繼續前行,兩岸的景色不斷後退,李煥的思緒也隨著江水的流動而飄遠。

李煥站在南岸碼頭,望著對岸的朝天門碼頭和新碼頭,心中不免有些氣惱。這洋人故意停靠在南岸,不去人員貨物集散的碼頭,美其名曰要先去報到,船長的刁難讓他的行程受到了阻礙,但他並沒有時間浪費在爭吵上。他必須儘快找到船隻,帶領一行人返回家鄉。

好在渡船多,一行人迅速過江。他迅速帶領眾人前往城裡,購買了大量糧食。隨後,他們又匆匆趕到江邊,尋找能夠載

士兵們聽了李煥的話,雖然心中不甘,但也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他們知道,李煥是為了保護船家,避免他們受到後續的報復。

最終,在渠河幫的人越聚越多的情況下,原本答應載他們過江的船家放棄了這筆生意。李煥並沒有責怪他們,他理解這些船家的難處。

儘管心中不悅,李煥最終還是選擇了乘坐渠河幫的船隻返回家鄉。渠河幫的人原本態度強硬,但當李煥不經意間透露出自已舉人的身份時,他們立刻變得恭順起來。

李煥並沒有直接以舉人的身份去壓服他們,但他知道,在這個時代,一個舉人的名頭有時候比金錢更有力量。他用這個身份讓渠河幫的人幫忙搬運糧食和行李,反正他們人多,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士兵們得到休息,也能更快地完成裝載工作。

渠河幫的人雖然心中不情願,但在舉人的威望面前,他們不敢有太多的抱怨。他們開始忙碌起來,將一袋袋糧食和行李搬上了船。

士兵們看到這一幕,心中有些驚訝,但也感到了一絲快意。他們看到了李煥的智慧和策略,也看到了渠河幫的人在權力面前的軟弱。

一行人乘坐著7艘木船,緩緩地駛離了南岸碼頭,向著家鄉的方向前進。江水拍打著船身,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江水悠悠,隨著船隊在渠河幫的帶領下,緩緩地逆流而上。經過兩個多時辰的航行,船隻終於靠岸,抵達了李煥的家鄉。工廠的工人們早已注意到了這隊船隻的到來,紛紛走到懸崖邊,好奇地張望。

李煥率先跳下船,踏上了熟悉的土地。他的目光很快就找到了自已的父親——李宏忠。父子二人相見,一陣深情的寒暄,彼此的眼中都充滿了思念和關切。

隨著李煥的歸來,更多的村民和工廠的工人們也紛紛趕來幫忙搬運東西。他們的熱情和團結讓李煥感到十分溫暖,也更加堅定了他要改變這個世界的決心。

李煥指揮著團練兵,安排他們到工廠的宿舍居住。這些士兵雖然還未經過正式的訓練,但他們的紀律性和服從性已經初現端倪。

工廠的建設一直沒有停歇,即使在李煥不在的日子裡,鄉親們依然堅持著工作,還招募了一些新的勞動力。工廠的規模正在逐漸擴大,各種設施也在逐步完善。

回到家,衣服放入櫃子,他轉身對父親說:“爹,我不在的這些日子裡,辛苦您了。”

李宏忠擺了擺手,笑著說:“傻孩子,這是我們的家,我們的責任。你能平安回來,比什麼都強。”

李煥點了點頭,他知道父親說的是真心話。他們都是這個家的一份子,都有責任去維護它,發展它。

隨著夜色的深沉,李煥的家中燈火通明,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共享久違的晚餐。李煥的母親,一位溫柔而堅強的女性,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自已的兒子。這次,是李煥離開家鄉最遠的一次,也是她最為擔憂的一次。

李煥的面龐被曬得黝黑,身形也比離家前更加結實,這些細微的變化,都深深刺痛著母親的心。她看著兒子,眼中閃爍著淚花,卻不願讓李煥看到,偷偷地轉過身去,輕輕地抹去眼角的淚水。

李煥的目光不經意間捕捉到了母親的這一動作,他的心中湧起了一股暖流。他知道,無論自已走到哪裡,母親始終是最牽掛他的人。他立刻放下碗筷,走到母親的身邊,輕輕地握住了她的手。

“娘,我回來了,您不要擔心。”李煥的聲音柔和而堅定,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母親的關切和安慰。

母親抬起頭,看著兒子那雙充滿關切的眼睛,心中的擔憂和不安漸漸平息。她微笑著點了點頭,眼中的淚花在燈光下閃爍著溫暖的光芒。

“煥兒,你平安無事,娘就放心了。”母親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卻也透露出一種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