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又到了稻子成熟的季節。李家的小院子裡熱鬧非凡,這次不是因為節慶或喜事,而是因為村子裡的人們都聚集在這裡,商量著今年割稻的大計。

“宏忠哥,你看這天氣越來越熱,咱們得趕緊把稻子都收了。”村裡的何叔抹了一把汗,急切地說。

李老爹點點頭,環顧了一下四周,看到每戶的代表都來了,周圍也圍著看熱鬧的婦孺。他清了清嗓子說:“是啊,今年的稻子長勢好,但也不能耽誤了收割的時機。今年跟往年一樣,三五鄰居相互幫忙。包個飯食。有困難的現在都提出來,大家商量解決。”

話音剛落,村裡的李大嬸就接話說:“我家男人外出做工了,但我可以去幫忙。只要提前告訴我,我隨時可以。”

……

就這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商定出了一個初步的割稻計劃和互助方案。李老孃則在一旁默默地為大家準備著茶水,確保每位來客都能在這炎熱的夏日裡喝上一口清涼的茶水。

最後,李老爹站起來總結說:“既然大家都商量好了,那我們就按照這個計劃來。希望大家都能互相幫忙,共同把這個農忙渡過去。”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隨後便放下碗準備離開。

“等會!別走,還有事說!”李宏忠叫住大家。

眾人有些疑惑又回頭圍上來。他轉頭示意兒子李煥來給大家講。

李煥也上前打招呼:“各位叔伯大家好!”眾人連忙回個笑臉,畢竟這可是他們村裡出的舉人呢。

“大家都知道我們家的水稻產量一年比一年高吧。”眾人聞言瘋狂點頭。

他環視了一圈在場的村民,開口道:“各位,我把方法告訴大家。”村民們聞言立刻議論紛紛,臉上露出驚喜的表情。

李煥揮手下壓,制止他們講話,緩緩說道:“接下來你們都不準再講話,聽我說完。”

他拿出剛從田裡拔出來的水稻。指著上面講道:“一是選種法:去田間地頭觀察哪幾株水稻長得好,觀察它們的株高,並且一定要細數它們每一穗有多少粒,觀察稻粒是否飽滿,沒發育完全就讓它繼續生長。長得快的也要注意!然後優中選優,拿來做稻種。想要提高產量就必須仔細觀察,然後好好培育!”村裡識字的人還真不少,至少在這個時代算是極高識字率的。

“不是說,選了之後就可以的。以後每家的稻種都必須寫上字條,包裹好分類清楚是生長快的,還是結穗多的,或者是長得壯的!”

“第二種方法就是肥地,這個你們都知道。但我要說的是不要盲目下肥。要觀察土地肥力,要觀察水稻適合淺水灌溉還是什麼!要注意適期曬田,防止病蟲。多用眼睛仔細去看水稻株葉狀態,人人都能成為種植大師!”

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地點頭表示贊同。他們知道,李老爹是村裡最有經驗的農夫,他的話一定有道理。

李煥說完後,父親去拿出自家去年的留下的稻種:“我們是一個村的,是一個集體!從今年開始,往後每年稻種都要拿出來互通有無,因為多種稻種混種也有可能會影響產量!”

李煥站在一旁,看著父親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敬佩。他知道,父親不僅是一個勤勞的農夫,更是一個有著大智慧的人。他希望透過這些稻種和種植方法的分享,能夠幫助村裡的農田都得到更好的收成。

分發完稻種後,會議也接近了尾聲。村民們紛紛向他們一家人表示感謝,並表示一定會按照他的方法去種植。他們相信,在李老爹的帶領下,村裡的農田一定會迎來一個豐收年。

這段時間是農忙,不管大小都頂著大太陽去收割稻穀了。幾戶人家互相幫忙搶收著水稻。

天剛矇矇亮,李煥和他的家人就已經來到了稻田邊。他們穿著粗布衣服,戴著草帽,準備開始一天的勞作。李老爹率先下田,他熟練地揮舞著鐮刀,一片片稻穀在他的手下輕輕倒下。李老孃和李煥也緊隨其後,他們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收割,有的負責捆綁,有的負責搬運。

稻田裡,鐮刀的揮舞聲、稻穀的沙沙聲、人們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田園交響曲。太陽逐漸升高,汗水浸溼了每個人的衣衫,但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煥兒,你把這捆稻穀搬到田埂上去。”李老孃喊道。

“好嘞!”李煥應聲而起,他扛起一捆稻穀,穩穩地走向田埂。雖然汗水已經模糊了他的視線,但他的步伐依然堅定有力。

在田間的另一邊,村裡的其他人家也在忙碌著。大家互相幫忙,共同分享著豐收的喜悅。小孩子們在田間奔跑嬉戲,他們的歡笑聲為這片金色的稻田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午後的陽光更加炙熱,但人們的熱情並未減退。他們知道,這些稻穀是他們一年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他們生活的希望。每一粒稻穀都承載著他們的汗水與期望,也見證著他們的堅韌與付出。

當太陽漸漸西下,一天的勞作也接近尾聲。看著一堆堆金黃色的稻穀,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他們知道,這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夜幕降臨,李家村的人們圍坐在院子裡,分享著一天的收穫與喜悅。他們談論著稻穀的收成、田間的趣事以及未來的打算。在這個溫馨的夜晚,他們的心緊緊相連,共同期待著美好的未來。

李煥每天也穿梭在田間地頭,這是他這麼多年第一次到田地裡來,往年都在認真讀書,村民看到舉人老爺也在田間地頭繁忙,也談論他的孝心。李煥十分注意遮擋防曬,但這麼多天仍舊被曬脫皮了。

人也黑了一圈。自已這些年幼一點的負責捆紮都十分勞累了。不管是現在還是後世,農業的辛勞是刷著網路的人體會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