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籤儀式後,響泉的祭祀時間定在了五月一號。

之所以在這個時間,陸康平是經過深思熟慮平昌鎮叫的。

他們鎮建在山溝溝裡,出行只有一條馬路。

這條馬路是南北朝向,分別連通龍口市和鳳陽市,雖然不是唯一一條通往兩個市區的路,山路還彎路多,但它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沒有紅綠燈。

每年一到假期,不少老司機都會從這邊走,到時候看到有熱鬧,說不定會過來瞧瞧。

平昌鎮算不上富有,每年除了國家撥款和一些稅收,基本沒有什麼進項,甚至賣地都沒有人願意過來建廠。

陸康平是這兩年調過來的,他在這片土地出生,回來後一直想做點什麼,可什麼也做不了。

平昌鎮周邊沒有景區,連特產也沒有,平平無奇,像這樣的村鎮全國不知道有多少,他什麼也改變不了。

可現在不一定了,消失幾十年的響泉回來了!

陸康平直覺這是一個天賜良機,他一定要找抓住!

放下天天忙的腳不沾地的鎮長不提,秦飛雪的日子也不太好過。

作為新晉響鞭人,她和另外七位叔伯嬸孃,每天都抽時間到老師傅家裡報到,還不能一起去,因為場地不夠大,耍不開長鞭。

學習兩個小時,然後各自回家練習,最後八個人再統一到村裡的小廣場,搭配唱詞一同練習節奏。

三米長的牛皮鞭,不止次次都要揮出響聲,還要講究姿勢利落,尤其老師傅還很嚴格,有一點瑕疵他都不滿意。

另外七位響鞭人都是莊稼把式,這樣的訓練強度還能適應,所有人中只有秦飛雪身體最弱。

要不是她有修行的經驗,再加上每天早上打拳梳理經絡,按照從前那個體質,她早累趴了。

“後天就是正式祭祀的日子,按照老規矩,明天就不用過來了,大家在家好好休息一天,為後天的祭祀養好精神和體力。”

太陽還未落山,老師傅開口叫停訓練,放眾人回家。

老師傅姓趙,也是響泉村為數不多的老人,經過這些天的相處,大家也知道他是個嘴硬心軟的性子。

眾人圍過去和他道謝,老頭兒擺擺手:“回吧回吧,到時候好好幹,別給我丟臉!”

說完,老頭兒揹著手慢悠悠轉身離開了。

“剛開始練的時候還沒覺得,現在一眨眼功夫就到日子了,弄得我還挺緊張!”

說話的是一位婦人,大家都叫她蘭香嬸,抽中的是第三鞭。

她和秦飛雪回家的方向一致,半個多月裡,二人訓練結束都是結伴回家。

“蘭香嬸,三姥爺都說你練的最認真,到時候拿出你平時訓練的心態,肯定沒問題的。”秦飛雪伸手拍拍她的肩膀。

“我哪裡認真哦,前兩天都把鞭子甩到自已身上了。”

蘭香嬸捲起衣服袖子,左胳膊上有條十厘米左右的印子,已經變成紅紫色了。

“當時可把我疼死了,回家就找長袖衣服穿上,都沒敢叫我家那口子看見。”

聞言,秦飛雪眼神揶揄:“那可不!誰不知道栓柱叔是我們村最疼媳婦兒的!”

蘭香嬸兩口子在村子裡出了名的感情好,要是知道她受傷,肯定不會同意蘭香嬸繼續參加訓練。

“你這丫頭,還知道臊人了。”

蘭香嬸麵皮通紅,惱火的拍了下秦飛雪後背。

“嘶——”

被拍到後背的瞬間,秦飛雪頓時擰起眉頭輕呼一聲。

蘭香嬸著急:“哎呀!嬸子忘了你後背也有傷了!是不是疼的厲害,嬸子看看出沒出血!”

秦飛雪是他們八個人當中,鞭數最多的,危險程度也最高。

祭祀用的鞭子不是平常趕牲口用的,而是特製的細鞭,打在身上雖然不會皮開肉綻,但淤血是少不了了的。

那天秦飛雪正在練習,收鞭的時候因為風大沒掌握好力道,一鞭子直接抽在了後背,當時就痛的直不起腰了。

見蘭香嬸急得都快哭出來了,秦飛雪趕緊開口安慰:“嬸,我真沒事兒,傷早就好了,沒有那麼疼更不會出血。”

說完,還轉了一圈示意自已真的沒事。

蘭香嬸叫秦飛雪轉過身,自已撥開衣領瞧了瞧,見果真沒出血才放心了。

“嚇死我了,還好你沒事兒!”

不怪蘭香嬸這麼緊張,實在是這次的祭祀活動場面和以往不一樣。

響泉祭祀分為兩部分,一是響鞭人開山,二是所有村民可以在開山結束後,要站在山腳的銀杏樹前投擲紅綢進行祈願。

這次不光有這些,陸康平為了不浪費機會,決定將銀杏樹祈願作為平昌鎮的特色,造一個網紅打卡點。

為此陸康平讓環衛班子把平昌鎮主要的道路全都整修一遍。

其中響泉村更是重點關注物件,不止把村裡村外的垃圾清理一遍又一遍,就連去響泉山的山路都修整了,力求給過來的人留下最好的印象。

不光是有觀賞的,陸康平還在響泉村的小廣場規劃出一片位置,到時候擺些桌子,鋪上紅布,還可以讓村民過來賣些山貨。

蘭香嬸:“小雪,你說一個山泉,一棵樹,會有人願意過來看嗎?”

她嫁到響泉村這麼多年,除了婚喪嫁娶,村裡哪裡有過這樣的大場面,打心裡覺得鎮長的想法不靠譜。

“蘭香嬸,那可不一定。”

秦飛雪邊走邊說出自已的想法:“現在和從前不一樣了,相比那些化肥新增劑催熟的食物,城裡人開始講究純綠色有機食品。”

“我聽奶奶說,曾經響泉在的時候,別說瓜果蔬菜,就是山野菜那都比一般的味道香醇。”

“婆婆丁、大頭菜、薺薺菜......這些東西咱們拿著當根草,進了城那就是寶貝.......”

話音剛落,秦飛雪突然靈光一閃,她好像知道要怎麼賺到第一桶金了!

“那倒也是,每年開春的時候,總有一兩個小轎車停在路邊,去地裡挖野菜的。”蘭香嬸認同道。

“所以說咯,咱們先別急,一切留到後天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