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父親姜大富提著禮物前往縣令家中,正式去拜訪並感謝縣令的救出女兒如月。

正好,縣令今天休沐。姜大富被請進了客廳。不一會兒,縣令從外面走了進來。

“縣令大人,您真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官啊,如果不是你,我都不知道我的女兒都不知道會怎麼樣?這是一些答謝您的禮物,小小意思,不成敬意。”姜大富笑的有些諂媚,把禮物盒子雙手遞過去。

“仁兄,此言差矣!救你女兒的不是我,另有其人啊。”縣令沒有接過禮物,微含笑搖搖頭,從懷裡掏出那張紙條給他。

“唔~,原來如此。縣令大人,請問......請問這恩人在何處?”看了紙條,姜大富露出幾分疑惑的神情,望向縣令。

李記一臉諱莫如深,伸出一根手指向上指了指。

姜大富歪著頭,向上看了看:“縣令大人,您指的是恩人房梁還是屋頂?”

李記搖了搖頭。

“難道恩人歸天了?”姜大富捂著嘴,瞪大眼睛,一臉不可置信,用吃驚的語氣問。

聽了姜大富如此離譜的話,李記忍不住“噗嗤~哈哈哈──”大笑起來。

好一會兒,平復下來,李記不再打馬虎眼,揭露謎底:“是隻有天知道啊!”李記把那天晚上的事情大致給姜大富講了一遍。

姜大富在一旁頻頻點頭。

“縣令大人,那這些禮物......”姜大富再次雙手恭敬奉上禮物,有點兒為難:帶給縣令的禮物,縣令根本看不上,也不需要,多打臉啊?!

“仁兄,私底下,不必叫我縣令大人,叫我記之。脫下官服,我也是和你們一般的人。況且,我只是上頭給我權位,暫且因天時、地利、人和、資源為老百姓服務而已......”李記順勢推著姜大富捧著禮物的手。

“記之兄,那我......不答應擾你,先行離開了。”說著,姜大富行了一禮,轉身準備離開。

“仁兄,我送你一程。”李記熱情地說。

姜大富想著推辭,可拗不過李記,只能罷了。

“那次有空再會~”李記把姜大富送到門口,揮揮手。

“有空再會!”姜大富也揮了揮手,望著李記不自然地微笑著,轉身上了馬車。

......

提著帶來的禮物,姜大富從縣令家回到家中。書房裡,姜大富迷惑不解地來回踱步:那人究竟是誰?怎麼會這樣呢?縣令是父母官,無條件為百姓做事說得過去,他為什麼無條件助縣令大人剿匪?

想不清楚,乾脆不想了!姜大富把如花三姐妹到了自已的書房,他們面對面坐著交流。

“無條件幫助父母官的,有可能是什麼人呢?”姜大富擺出父親的威嚴,猶如老師提問學生般把問題丟擲來。

大女兒如花思索一會兒:“有可能是十分可憐老百姓的處境,又想幫助老百姓過得好些的大俠?”

二女兒如玉不假思索:“h,可能是幫助這件事裡有他在乎的人或是事物的人吧?”

三女兒如月發揮她的“特大腦洞”,石破天驚:“可能是沒有生命的書啊!為什麼一定會是人呢?!”

空氣似乎頓時凝固了片刻。

過了好一會,父親姜大富用上平日裡教訓人的口氣:“你們說的都有道理,如花、如玉你說的情況都有可能......但如月啊......你說的不符合那件事的情況吶......”

又獨自思索一會,父親姜大富才把三個木木的女兒放走。

“今天的父親可真奇怪!”如花皺著眉頭。

“嗯嗯嗯~”如玉、如月點點頭,十分贊同大姐姐的觀點。

“我回答了,可是他居然......”如月如實表達自已的觀點。

書房外,三姐妹越走越遠,在書房裡的姜大富聽不大清楚她們說什麼,他沉浸在自已的思緒中:來去悄無聲息?大俠?或許可以聘請他來當“守門人”?或許可以按“大俠”這個先查查縣裡來過什麼陌生人?或許可以查查那天晚上是否有人看到,按看到離去的方向找尋?又或許......可是,這都需要花費好多小錢錢啊~想到那麼多錢大把大把花出去,我都心疼死啊~那還不一定能找到啊......

姜大富時而抓頭,時而咬牙,時而低頭,時而搖頭,猶豫不決......如果有人在這裡看到如此詭異的一幕,一定以為他瘋了。

可憐鬼哦!他想收穫“大助力”,卻不想付出相應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