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三個月已經到了,李自成他們有訊息傳來嗎?”

走進大殿,朱棣便直接問道。

他與朱元璋對於李自成軍預估的極限,就是三個月。

“你再不來,咱都要派人去找你了,李自成臨陣脫逃,只剩下張獻忠還在死戰不退,但應該也撐不了多久。”

老朱將加急軍報推給朱棣。

明明是守城戰,卻硬生生打成了近乎三比一的傷亡比例。

多爾袞麾下的清兵,精銳程度屬實令人刮目相看!

“這兩個人守城都守成了這樣?”

看完軍報,朱棣有些難以置信。

“清兵有大炮,雖然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弄到的技術,但從軍報中來看,他們的大炮甚至比起眼下工部剛投入生產的紅衣大炮,絲毫不差!”

在攻城戰中,那絕對是一門威力遠勝投石車的利器!

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面對清兵定然都是不敢主動出擊的。

從軍報中來看,正是因為抓住了這一點,清兵肆無忌憚的炮轟城牆,再以步兵攻城。

往往攻城戰還未開始,守軍便已經損失慘重。

加上山海關本就年久失修,不少處城牆都已經有了裂縫,那些地方也同樣要分兵防守。

情況比起老朱當初預料的還要惡劣的多!

“這種情況下,張獻忠竟然還能堅持下來,屬實讓咱有些刮目相看了。”

“爹,你還真敢賭,若是張獻忠跟李自成一般棄城而逃,那清軍不就已經入關了?”

老朱說明了情況之後,朱棣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好在張獻忠的血性超出了兩人預料,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咱不是在給你時間?老四啊,咱瞭解你,你是好戰的性子,若是工部的產量足夠支撐你與多爾袞一戰,你自然會第一時間來找咱請戰。”

“你沒來,咱就知道,你還沒把握,讓你在沒把握的時候強行領兵出征,不僅是在斷送你的命,也是在斷送我大明的命運。”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咱當初也是忍下來的,自然知道有時候忍耐下去,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更何況這不是趕上了麼?這張獻忠的確是個人才,咱不準備殺他了,老四你儘快點兵,定要將多爾袞攔截在山海關之外!”

說著,老朱起身拍了拍朱棣肩膀。

“這一戰,咱可以親自去,但咱選擇將勝負交到你手上,老四,你明白咱為什麼這麼做嗎?”

“爹,你這是怕我在後方添亂啊!”

朱棣眨巴著眼睛。

氣的老朱一巴掌拍在他後腦勺上。

“滾蛋吧,這一戰許勝不許敗,敗了以後出去別說是咱朱元璋的兒子!”

……

“朱棣到底是在裝傻還是真傻?這顯然是老朱給他的臺階啊!”

李世民羨慕的淚流滿面。

明知道朱棣是篡位的,卻還願意給他臺階下。

這就是父愛嗎?

那朕的父愛呢?

哦,朕的父愛還在太安宮給朕創造弟弟妹妹呢!

TMD,想想就有罵人的心!

“朱棣應該聽明白了,但他多半是不敢相信。”

身為人精的劉邦看明白了方才兩人的表情語言。

老朱是想給朱棣臺階下的,朱棣看出來了,卻不敢去接。

“換做是寡人,寡人多半也不願相信,篡位這種事放在誰身上都是大逆不道,若寡人在老朱的位置上,也不會原諒朱棣,沒人能忤逆寡人的意思!”

嬴政發表自已的意見。

“噗嗤。”

看到最後,劉邦沒忍住笑出了聲。

“?”

嬴政打出一個問號表達不滿。

“寡人說的話有什麼問題?你笑什麼?”

“沒什麼,我想到了好笑的事情。”

“噗嗤。”

李世民也同樣笑出了聲。

“?”

“你也想到了好笑的事情?這麼巧?”

嬴政表示,真是摸不著頭腦。

這幫人都有毛病吧!

“我心腹大臣的老婆要生了,我替他開心。”

魏徵欲言又止。

陛下,老臣很久之前就已經沒得生了……

“噗嗤。”

趙匡胤也沒憋住。

“抱歉抱歉,我弟弟的老婆要生了,我真心替他開心,沒別的意思。”

嬴政:“……”

這幫皇帝,怎麼一個TM比一個奇怪!

後世能夠實現大一統的,都是這個德行?

他有種不太好的感覺,但又說不上來,只好將注意力重新放在天幕之上。

老朱的確很瞭解朱棣。

沒有絕對把握之時,朱棣不會請戰。

可但凡他主動請戰,就意味著在他的估算中,至少有了超過八成的勝算!

哪怕清兵的精銳程度以及兵器的優良程度超出了他的預料,他的勝算也絕對不會低於五成!

一旦兩軍對壘,勝負五五之間,那比拼的就是統帥的能力!

“可惜了,若是老朱選擇親自上的話,或許勝算還能更大些,畢竟開國皇帝,軍事能力定然不會差。”

李世民發出一條彈幕。

趙匡胤悄咪咪的給李世民點了個贊。

劉邦罵罵咧咧的退出了聊天群。

誰說開國皇帝的軍事能力就一定得好了!

他正要吐槽兩句,卻發現天幕中的畫面陡然轉變。

在清兵大炮的攻勢之下,山海關沒能撐到朱棣的到來!

李自成臨陣脫逃之後,所有的擔子都壓在了張獻忠身上。

或許人都是奇怪的。

在反明的時候,張獻忠處處避戰,將李自成推在前面,他悄咪咪的在後面發育。

可在對抗比明軍還要強悍許多的清兵之時,他卻比李自成要硬氣了許多!

誰也沒想到,連朝廷的平西伯吳三桂都降了,張獻忠這叛軍頭子反而抵抗清兵直到最後一刻!

收到軍報之後,朱棣沉默了片刻起身。

“張獻忠從前是叛軍,但從今日開始,他是我大明的英雄!”

至少朱棣承認,他是條漢子!

選擇造反,是活不下去,是謀求生路。

對抗清兵,那就是民族大義之爭!

在大義面前,張獻忠站到了最後!

“滿清已然入關,各位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坐在朱棣下首的,皆是明末為數不多的精兵強將。

他們這些武將對於大明的歸屬感,也是最重的!

“意味著,百姓將遭到屠戮,意味著,我大明國土受到韃子侵佔,意味著,我大明王朝岌岌可危!”

不等他們回答,朱棣接著一字一句的說道。

“今日我只問諸位,你們是否做好了馬革裹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