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並沒有挨個逼問,甚至他方才的話似乎也不是問句。

他沒有等在座的將領回答,而是繼續自顧自的說道。

“我並不是什麼百戰百勝的天之驕子,未言勝先言敗的道理我懂,我也希望諸位能懂。”

“每一次出征,我都會做好戰死的準備。”

“若此戰勝,我希望諸位能與我馬踏敵營,若此戰敗,也希望諸位能與我一同,戰死沙場!”

這是就是朱棣給他們最後的交代。

接下來的戰場,所謂的指揮並不重要,比的就是雙方計程車氣!

兵力差距不大,裝備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唯一戰勝敵人的方法,就是擊潰敵人計程車氣以及保持已方陣亡率增加的情況下,士氣不能崩潰!

若是鎮壓叛軍,朱棣或許會多說幾句。

但眼下是韃子攻入山海關,他再多說也是廢話。

連張獻忠都能死戰到底,難道他們比叛軍頭子還差?

“此戰,必勝!”

隨著主帥帳中傳出震天的嘶吼聲,整個明軍大營盡數瘋狂起來!

此戰必勝!

然而就在此時,帳外忽然有探子來報。

“永樂陛下,多爾袞趁著我等紮營之時,揮軍殺了過來!”

瞬間帳中所有人皆大驚失色。

帳中沒有怯戰之人!

若是尋常對敵,敵軍這般衝殺過來,他們定會立即指揮下面的將士列陣!

硬碰硬的時候,誰先退了,誰計程車氣便要低上一頭!

清兵這是要藉著破關計程車氣,一鼓作氣將大明最後的反抗力量剿滅!

多爾袞的手段的確非凡,他算死了明軍眼下不敢硬碰!

因為朱棣還在這大營之中!

“還請永樂陛下移駕,暫避清軍鋒芒!”

暫避鋒芒?

天幕外,無數人皺眉看著這一幕。

但凡領軍者都能看出來,臨陣退縮乃兵家大忌!

面對清兵,還未正面接觸便先撤兵,這一撤,士氣可就崩潰了!

乃至於這場戰爭結束,都難以挽救這崩潰計程車氣!

“不能撤!”

李世民忍不住道。

“不撤難不成等死?在這場挑戰中,死了可就真的沒了,留得青山在啊!”

劉邦反駁道。

想當初,他被項羽打的多慘?

就是依靠著留得青山在的道理,最後不還是他得了天下?

“卑鄙小人,不懂別瞎逼逼,清兵統帥也同樣是不得了的人物,這一退,就再無還手的餘地!”

項羽再度回懟。

“的確不能撤,但危難之際保命是人的本能,若是他撤了,寡人也不覺得意外。”

嬴政也發表了自已的看法。

撤,還是不撤?

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朱棣緩緩起身。

“我先避他鋒芒?”

“眾將,你們不覺得這話可笑嗎?”

“我是誰?我是朱棣!”

“當年隨同我爹北伐之時,我沒怕過,靖難之時,我也同樣身先士卒!”

“現在你們告訴我,面對清兵,讓我先避他鋒芒?”

“取刀!”

朱棣眼神無比兇狠,彷彿要擇人而噬。

“永樂陛下,不可!”

有人還要阻止,在朱棣的眼神下卻將後面的話給嚥了下去。

在這樣的眼神下,沒有人能說出哪怕半句退縮的話來!

“今日我在此,只有兩個結果。”

“要麼帶著多爾袞的人頭回去,要麼戰死沙場!”

“我將帶頭衝鋒,若是你們見到我落下馬來,不必悲傷, 也不用停下腳步,此番衝鋒,至死方休!”

朱棣抽出橫刀,率先走出營帳翻身上馬。

跟著他的腳步,其他將領再沒有絲毫猶豫。

在戰場上,沒有什麼比將領帶頭衝鋒更能提升士氣的了。

如若這個將領還是皇帝的話,那將是絕殺!

還在清軍大營中指揮,準備分兵攔截明軍撤退路線的多爾袞,在得知明軍非但沒有暫避鋒芒的意思,反而直接發起了衝鋒之時,整個人都呆住了。

與大明朝廷交手這麼多年以來,還從沒有任何人在面對他麾下大軍之時,敢於主動發起進攻!

“你的意思是,對面明軍大營中的永樂大帝,他對我軍的襲擊發起了反衝鋒?”

天幕剛剛降臨的時候,多爾袞也看到了。

且在張獻忠與李自成放棄京師反而奔赴邊關之時,他也猜到,明太祖與永樂大帝多半是來到了此世。

他們的挑戰,恐怕就是拯救眼下的大明!

可多爾袞怎麼也沒想到,哪怕在這個挑戰中身死,外界的自已也會死亡的前提下,朱棣竟然還敢領軍衝鋒!

他是真的不怕死嗎?

“我們現在怎麼辦?”

怎麼辦?

多爾袞皺眉看向問出這個問題的將領。

“狹路相逢,誰敗誰死,誰退誰死!”

朱棣的舉動,讓這場原本必勝的戰爭多出了一半敗北的可能。

或許是他料錯了,他將朱棣當成過往的那些對手了。

“看來我得對那位永樂大帝說聲抱歉了,我將他當成了尋常將領,這是我的失誤。”

“接下來,點兵,不必再迂迴了,全力以赴,衝鋒,送永樂大帝最後一程!”

在這場狹路相逢之中,多爾袞也同樣沒有退縮的意思。

要想染指中原,永樂大帝與明太祖,都是他要邁過去的坎!

當兩支大軍義無反顧的碰撞在一起,便是任何人也看不出勝負如何了。

清兵的兇猛,遠超所有皇帝的預料。

哪怕李世民看了也不由得心驚。

“那些部落,竟然能練出如此精銳的騎兵?”

草原部落騎術厲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們的鎧甲、兵器應該是遠不如中原才對!

“有人將中原的技藝傳出去了,簡直是自掘墳墓!”

嬴政冷哼一聲。

他最清楚匈奴的本領。

裝備碾壓的情況下,想解決匈奴尚且很麻煩。

一旦沒了裝備的優勢,那中原將士便是天然的劣勢!

對此,李世民有點想退出聊天群。

中原的技藝,似乎他還真傳出去不少……

“所以匈奴不滅,必成心腹大患!”

“衛青,你看到了吧?兵馬點齊了沒?抓緊,朕很急!”

劉徹忍不住催促道。

“朱棣不會要輸吧?”

這麼一條彈幕在天幕上顯現之時,所有人都怒目以對。

“長他人志氣滅自已威風,你還配當皇帝嗎!?”

嬴政大怒。

“趙構?是朕的子嗣?”

“朕還沒說話,你怎敢在此大放厥詞!”

趙匡胤也同樣面色不悅。

見自已一開口就如同捅了馬蜂窩一般,趙構連忙閉嘴。

他不滿的看向秦檜。

“本來就是,哪有皇帝會親自衝鋒的?朕看這朱棣絕非什麼明君,多半昏君榜後面就要出現他的名字了!”

心中不滿,趙構只能對著秦檜發洩。

“這是自然的,明君就該當是如陛下一般,不費一兵一卒便為大宋爭取了數十年的和平,這朱棣與陛下比,不過一莽夫罷了!”

秦檜自然是知道趙構喜歡聽什麼的。

反正多說幾句話罷了,是真是假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