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是一座古城,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發祥昭示著她的古老和璀璨;寧波也是一座港城,由唐時的三大外貿港口之一到今,展露了她開放的歷程和東方大港的雄姿。見證了她的商貿歷史和活力。如絲的秀水,浸潤著一代又一代的寧波人。

寧波女兒般的璀璨之美,早就令思成垂涎。可思成為了趕去廠子,卻無心觀賞。

剛出碼頭,廠子的一個管工前來接他。

寧波的恆源號紡織廠,是父親前幾年從人家那裡接管過來的廠子。父親也從未和思成提過。

寧波似乎在另一個世界,當時並未受到時局的多大影響。所以廠子一直維持著正常運轉。

廠子不大,只有十來個工人。但每個工人都時常唸叨著東家的慷慨。

雖然東家不怎麼前去廠子照管,陳叔也是偶爾才能去一次。但負責的管事如同自已家的廠子那般,帶動著工人,好好的生產著。

這個來碼頭接思成的工人就是管事的親弟弟。

思成到了廠子,稍作了休息,便來到車間。

也許以前東家朱佩章先生和管家陳叔待工人們比較親和,更不會壓榨他們,所以當雖穿著華貴西裝的少東家帶著和悅的眼神,走進車間時,工人們便少了幾份對新來的少東家的猜測和畏懼感。也都謙恭的和少東家打著招呼。思成也很謙和的回應著工人們。

思成在車間四下巡視了一下,並和工人們瞭解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工人們也大大方方的將有關問題,和新來的少東家做了彙報。

思成認真聽取了工人們彙報的有關存在的問題,並從公事包裡拿出筆和本子把這些問題一一記錄了下來。

看到新來的少東家對待工作如此仔細認真,工人們都流露出有希望、有盼頭的神情。他們都是要靠在工廠打工的薪水,從而回去養活妻兒老小。

思成又發現織布機還都是老的裝置,不禁在心裡打起了盤算。

他想這些裝置已經無法適應細支布的生產,以後肯定跟不上市場要求,於是默默地尋思著,準備再引進兩臺先進的裝置。

想幹就幹,事不宜遲。於是思成在紡織廠先熟悉了幾天後,便吩咐了老管事的弟弟和工人們幾句生產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便又返回了上海。

這個廠家在上海,是一個洋人開辦的。這個洋老闆名叫皮特,當時江城紡織廠的裝置就是買的皮特這兒的。

由於幾年前思成引進了這家的裝置,關於如何安裝使用,同時還要不斷地除錯機器,出現問題時,時常要和洋老闆皮特溝通,所以洋人皮特和思成也已經挺熟悉,併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了。

當看到思成這個時間段來到他的廠子時,皮特不免感到驚訝。但驚訝的同時,還是馬上迎了上去和思成緊緊地擁抱。

兩個久別重逢的老友,互相寒暄了幾句,然後進入了正題。

洋老闆一聽思成來進裝置,格外開心。他幽默的說:我真沒想到現在還有人來買我的裝置。

思成先是不解,但又忽然領悟。他這才發現廠子已基本空空,只有皮特一個人在,都不再生產了。

思成面露失望的表情,逗得皮特哈哈大笑。

皮特用生硬的普通話說道:老朋友,你如果晚來三天就見不到我了,我將已經回到德國了。也一直想著和你聯絡告知你我要回國的事情,但忙於裝置的處理,及辦理回國的相關手續,故沒能顧得上和你聯絡。

你也知道的,現在,我們外國人都在準備回國了。不過你來了也是巧的,你上次買的裝置還有四臺,如果你全部要的話,我就只算你兩臺的錢。你看如何?

思成一聽非常開心,像撿到寶似的,連連說道,好啊,好啊!當然好啊!

於是還不到十分鐘時間,一拍即合,就和洋老闆皮特達成了協議,把機器裝置的事搞定。

思成感嘆不愧此行,同時也正好趕上了與即將回國的老友皮特的告別。

由於還要趕著回廠子,便速速辦好事,沒有耽擱就回寧波了。

不幾天功夫,裝置也由商船運到。

思成一鼓作氣,馬上安裝紡織機器。機器安裝完畢,思成又根據自已的老經驗,不斷除錯著裝置。

一般新的裝置都要除錯半年以上才能織出正品的布來。這使得思成更加無法脫身外出。更不用說回到日思夜想的江北江城新平鎮,與愛妻小聚了。

除錯的過程中,裝置有時很頑固。思成恨不得整天都撲在除錯上,一天下來不但滿身的油汙,而且非常的疲憊。

廠子管事的弟弟也是眼疾手快,常常去思成房間把思成換下來的髒衣服拿去洗了。

晚上,累了一天的思成靜靜地躺下身來,不由得又勾起對福音的思念。他從床頭拿起福音給他的回信。

福音雖表達的字句簡單,雖不懂煽情,但也是福音一字一句寫給他的親筆信,他帶著滿滿的愛,重溫了一遍又一遍。

可憐的思成,一個人非常孤單,他思念福音,因為他唯有的最親的人就只有福音了,他時常在重溫福音的回信中進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