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餘榮的放棄,原本的三人學習小組漸漸發生了變化,大多數時候都只剩下餘生和餘華兩人繼續並肩作戰。

如此一來,餘生便能夠抽出更多時間專門輔導餘華,可以說是全力以赴、火力全開。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像餘生那樣聰慧的頭腦。儘管餘華已經非常努力,但最終也僅僅是跳到了四年級,再往後,他就無法跟上學習進度了。

就這樣,餘榮還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餘華已經升入了小學四年級,而餘生更是憑藉著過人的天賦和勤奮,直接進入了小學六年級。

由於餘生此時此刻仍然住在醫院裡接受治療,因此即使已經跳級考到了六年級的班上,他卻從未有過踏進校園的機會。

無論是辦理各種入學、休學等相關手續,還是處理其他雜事,一直以來都是那位名叫汪老師的人在全力協助著他們一家。

畢竟像餘生這般天資聰穎、學習能力出眾的好苗子實屬難得一遇,如果被其他學校搶走那就太可惜了。

這也是學校能容忍著餘榮還留在校的原因之一。

在此前,正是這位汪老師親自登門拜訪,目的就是想要勸說餘榮和餘華退學,畢竟她倆的成績實在是差強人意。

同時呢,他還要順道查一查那個報名後卻整天曠課的孩子究竟怎麼回事兒。經過一番查證之後,竟然巧合地發現這三個孩子來自同一個家庭。

當時心裡就犯嘀咕:“這下麻煩了,要不乾脆讓這仨孩子一起退學得了!”可萬萬沒想到啊,等去醫院見到本人之後,汪老師才驚覺原來這個名叫餘生的孩子簡直就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人家憑藉自身努力,僅僅透過自學就已經完成了小學一至六年級所有課程的學習。

如此難得一見的好苗子,必須立刻跟學校領導彙報情況,不僅絕對不能讓這樣的天才流失掉,而且還要想方設法將其留在學校裡精心培養。

餘生得知兩位姐姐可能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而面臨退學危機後心急如焚。

經過深思熟慮,他與汪老師談了談,並提出了一個特別的條件——只要能讓姐姐們留下來繼續學業,他願意主動承擔起為她們補習功課、提高成績的責任。

餘生深知這個任務並不輕鬆,但他堅信透過自已的努力和智慧一定能夠幫助姐姐們克服困難。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利用課餘時間認真備課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針對姐姐們的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地輔導。

儘管過程充滿挑戰但餘生始終沒有放棄過。他用耐心和愛心鼓勵著姐姐們不斷進步一點點找回對學習的信心。

同時也不忘給予她們適當的獎勵和肯定讓她們感受到努力帶來的成就感。

當然,經過不懈努力和刻苦學習之後,餘華的成績終於有了顯著提高,併成功地跳了級,這不成四年級了。

看到這樣優秀的學生,學校方面自然也不再對之前發生過的事情過多計較,畢竟每個人都可能犯錯嘛!

而餘榮呢?或許是因為看著弟弟餘生的面子吧,他們也沒有再提及那件事。就這樣,一切都慢慢恢復到了平靜,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然而,只有餘華自已知道,這段經歷讓她明白了許多道理,也讓她變得更加成熟、堅強。從此以後,她將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努力追求自已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