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劉裕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已遇上的是這樣一群無法戰勝的敵人。

劉裕率領敗軍拼命後撤,可是船隊行至逍遙津上游三十里河道狹窄處,兩岸再度響起了閻羅催命似的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劉裕就看見自已的英勇無畏的身經百戰計程車兵就像稻草一樣成片倒下。

劉裕心在流血,大喊道:

“張龍,趙虎,王超,馬漢,展護衛何在?”

不好意思,劉裕好像進錯了片場。

只聽劉裕大喊:

“朱超石率三千人上岸組成卻月陣,拿下右岸之敵。”

然後又命令:

“丁暉,你也率領三千人到左岸禦敵。”

情急之下,劉裕也顧不得此地兩岸地勢陡峭,似乎不是理想的佈陣場所,而且燕軍的大殺器,卻月陣能不能擋得住,劉裕心中也是沒有底。

但是眼下情勢萬分危急,劉裕只能做困獸之鬥了。

丁暉和朱超石兩人冒著槍林彈雨,剛剛靠岸,這時後面的王鎮惡追兵又至,後面又響起了“噠噠噠”,“噠噠噠”的聲音。

劉裕無奈,只好冒險硬闖,下令船隻冒著彈雨快速透過這一段危險河道。

這可是古代,行船要麼是依靠風力船帆驅動,要麼就是縴夫在岸上拉船,或者就是大量的人划槳,劉裕的戰船又是體積很大,這速度怎麼可能快得起來?

加上兩岸的慕容九和公孫歸早就知道制約劉裕水軍的辦法,就是命令手下士兵專門瞄準划槳的和掌舵的人射擊。

很快劉裕大軍的船隻就因為沒有了足夠的水手划槳,雖然晉軍前赴後繼上去搬開戰友的屍體繼續拼命划槳,可是上去一個死一個,上去兩個死一雙 ,很快晉軍徹底嚇破了膽,無論是重賞,還是軍法,威逼利誘在這種必死無疑的情況下,士兵們已經是紛紛爬在船艙底部,都驚恐萬分的裝死,不敢抬起頭來。

劉裕從來沒有見過自已的手下如此熊樣,大怒,拔劍連斬殺數名裝死計程車兵,依然是無濟於事。

劉裕老淚縱橫,仰天長嘆道:

“難道是天要亡我劉裕嗎?燕軍哪裡來的這麼兇殘的武器?”

突然一顆子彈穿過劉裕的胸膛,一代戰神劉裕,他那鐵塔一般雄壯的身軀被打出來一個茶杯大小的透明窟窿,劉裕艱難的低頭看了一眼自已胸口的洞,頭一歪,身體癱軟在甲板上,一代傳奇英雄就此落幕。

再說朱超石和丁暉上岸的時候就被機槍重點照顧,卻月陣根本沒有擺出來,手下士兵就傷亡大半,只好一個個趴在岸邊的石頭後面不敢抬頭,再相機而動。

朱超石回頭四望,眼珠亂轉,正在苦思對敵之策,突然發現,主帥劉裕所在的大船上升起了一個由白色床單做成的白旗!

“這是什麼情況?”

朱超石簡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再仔細一聽,隱約聽見哭喊聲:

“大帥死了…”

“什麼?主公戰死了?這怎麼可能?”

朱超石覺得天都塌下來了,他悲痛欲絕,雙眼一翻,頓時暈倒在地上。

這一戰,晉軍主將劉裕戰死,另外還有二十多名將校高階軍官也一同戰死,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晉軍一共被打死五千多人,剩下的兩萬多人投降。

燕軍大獲全勝,王鎮惡貫徹燕軍一貫作風,善待俘虜,救治傷員,讓俘虜們衣食無憂。

特別是對劉裕手下的將領,王鎮惡全部以誠相待,禮貌周全,生活上也都照顧得無微不至。

王鎮惡等待打掃完戰場,等到慕容當王鴻率領的玄甲軍匯合之後,經過與眾將領商議,決定分別修書一封給檀道濟和沈田子,傅宏之等晉軍前鋒大將勸降,派王基和王鴻兄弟兩人率領一萬燕軍押送兩萬晉軍俘虜和幾十名晉軍將校到廣固城交給皇帝陛下慕容超親自處理。

然後王鎮惡大軍略微休整,順便等待檀道濟沈田子等人的答覆和觀察他們的動向。

最後檀道濟和沈田子,傅宏之等人見劉裕全軍覆沒,主帥劉裕戰死,他們幾個人一合計,決定先退回洛陽,觀察一下情況再作打算。

王鎮惡見檀道濟沈田子既不投降,也不敢來進攻,而是退守洛陽,於是微微一笑,吩咐大軍道:

“三軍集合,即刻啟程,直奔建康,大丈夫建功立業,就在此刻。”

手下將士聽聞號令,一個個摩拳擦掌,歡呼雀躍,若能拿下建康,滅掉東晉,那可是滅國大功,能封妻廕子,名垂青史了。

王鎮惡親率燕軍7萬主力,過淮河,又渡過長江,一路勢如破竹,晉軍各地官吏守將紛紛望風而降。

而此時,呼延青和韓範二人的前鋒部隊在桂林王慕容鎮的統一指揮下,已經攻克歷陽重鎮,健康城內此時已經獲得劉裕戰死,歷陽失守的訊息,東晉朝廷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許多權勢煊赫的大家世族和高官顯貴,紛紛捲起金銀細軟逃離健康到鄉下避難。

而此時面白少須的東晉朝廷實際掌控者,也是劉裕的代言人太尉府司馬大人劉穆之,聽聞劉裕戰敗身死的訊息之後,立刻大“啊!”的叫一聲,吐出一大口鮮血,仰面倒地,次日才在御醫的妥善調理下悠悠醒來。

醒了之後,劉穆之喝了半碗粥,然後又喝了御醫開的藥,神情似乎平淡了一些,他全身無力,靠在床上,劉裕集團其他留守建康的大員,紛紛前來探望。

許多原來劉裕的親信,此時一個個如喪考妣,圍著劉穆之哭訴道:

“司馬大人,大帥身死,歷陽失守,建康能守得住嗎?要不我們請荊州刺史劉毅來主持抗燕大局?”

劉穆之臉色蒼白,身體還很虛弱,不過他的眼睛依舊明亮,時不時睜開一下,目中依然是閃爍精光。

劉穆之閉目沉思了一會兒,睜開眼睛,看了周圍的人一圈,這些人許多都是劉裕的親屬或者是故舊,才慘淡一笑道:

“我等眼下之際要想活命,就絕對不能請荊州劉毅前來建康,我們唯一的活路就是舉城投降,燕國看在我們獻城之功,也許可以免去我們的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