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刻還在前一刻還在教室坐在教室中和同學們一起上歷史課今天學的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楊老師教我們學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老師說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老師,那我們一起讀偉大的民族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名文,號逸仙。旅居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他曾化名中山樵,以後遂以“中山”名世。孫中山少年時代特別愛聽太平天國的故事,稱讚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1894年,孫中山北上天津,上書李鴻章,提出變法自強等多項改革建議,遭到拒絕。失望之餘,他開始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專制統治,才能拯救中國。同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聯合華僑,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宗旨,號召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

1895年,孫中山回到香港,聯絡路皓東等人成立香港興中會總會,同時開展籌款丶聯絡會黨和軍隊等秘密工作,準備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建立革命據點。 10月,起義訊息洩露,陸浩東等人被捕犧牲,起義失敗。

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緝,被香港當局驅逐出境。從此,他斷髮改裝,流亡海外,先後在日、美、英等國考察社會實際,發展革命組織, 繼續革命做準備。

一陣下課鈴聲響起,楊老師說下節課再講。

老師走了之後同學們老師走了之後同學們有的出去玩兒,有的在位子上睡覺。

過一會兒上課鈴聲響起課代表讓同學們站起來讀今天學的這課,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一起讀課文的時候我一直都很慢過一會兒楊老師來了說我們表現的好,先讓我們坐下。

然後繼續學習今天這課,同盟會與三民主義,《辛丑條約》簽定後,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國內革命情緒日趨高漲。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得到迅速傳播,出現了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丶鄒雲的《革命軍》丶陳天華的《猛回頭》和《警世鐘》等宣傳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這些著作號召人們起來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各種革命團體也紛紛成立,影響較大的有華興會和光復會。

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孫中山的主張逐漸得到其他革命黨人的認同。孫中山成為革命黨公認的領袖。

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在成立大會上,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選舉孫中山為同盟會總理,建立領導機構。大會決定創辦《民報》,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丶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鬥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

到第9個辛亥革命。

第9課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的奮鬥

1906年冬,同盟會會員劉道一丶 蔡紹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鄉、瀏陽丶醴陵發動武裝起義。3萬餘人參加起義,奮戰一個多月後失敗。劉道一等在長沙遇害。萍瀏醴起義是同盟會成立後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 起義雖然失敗,但同盟會的聲望由此大振。

1907年夏,光復會會員徐錫麟在安慶發動武裝起義,刺殺安徽巡撫恩銘。起義人員與清軍激戰四小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徐錫林錫死難。革命黨人秋瑾在浙江紹興準備策應,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難。

1907年,孫中山親赴越南河內,與黃興共同籌劃領導廣西起義,襲取鎮南關。起義軍奮戰七晝夜,因彈藥缺乏,最終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