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蘭在小院裡靜靜地休養了數日之久,在這段時間裡,她彷彿與世隔絕一般,沉浸在自已寧靜而祥和的世界之中。然而,有一天,品蘭突然來到了這個小院,看望她並表達歉意。

如蘭看到品蘭時,心中湧起一股溫暖的情感。她知道品蘭和她一樣心地善良、心思單純,這場火災只是一個無法預料的意外事件而已。因此,她並沒有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或者心生怨恨。

相反地,如蘭微笑著迎接品蘭的到來,並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表示自已已經釋懷了。她們坐在院子裡的石凳上,開始聊起了一些瑣碎而有趣的話題,分享彼此生活中的點滴趣事。

陽光灑在她們身上,微風輕拂著樹葉,整個小院瀰漫著一種溫馨而和諧的氛圍。如蘭和品蘭的笑聲不時迴盪在空氣中,彷彿將所有煩惱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在這次交流中,如蘭感受到了友誼的真諦。她明白,真正的朋友不在於是否會犯錯,而在於能否坦誠相待、相互理解和包容。儘管經歷了一場不幸的火災,但透過與品蘭的交談,如蘭發現自已內心變得更加堅強和寬容。

而趙英策這邊也已收到石化楠的來信,原來刺殺他的那夥人竟然是原雍王的下屬,而自已身邊的叛徒其實也是之前雍王暗戳戳安插在他身邊的眼線,趁著這次他南下巡查,這才和同伴勾結,痛下殺手。他知道現在是時候該露面了,但在露面之前,他還是想要去向如蘭道別。

此時此刻,如蘭正在假山小亭子處,安靜地坐著,身旁站著一個丫鬟。她的手中捧著一本遊記,正看得津津有味,彷彿完全沉浸在書中的世界裡。趙英策慢慢地走近,輕聲說道:“姑娘,我有話想要對您說!”

如蘭並沒有迴避,對於這個曾經在火災中不顧一切、冒著生命危險救下自已的人,她的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她抬起頭,目光溫柔地望向庭外的趙英策,輕聲問道:“你是要走了嗎?”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淡淡的不捨。

趙英策震驚地看了一眼如蘭,心中不禁感嘆,多麼聰慧而又通透的女子啊!“沒錯,我此次前來正是要向您道別。承蒙姑娘救命之恩,感激不盡。只是如今我已經與家人取得聯絡,家中突逢急事亟待處理,實在無法久留。姑娘的大恩大德,我定當銘記於心,日後必定加倍報答!”

如蘭心中雖對趙英策的身份充滿好奇,但終究還是沒有追問下去:“你同樣也在那場火災中救過我一命,咱們算是兩清了,不必再提什麼報答之事!”

趙英策凝視著如蘭那清澈如水的眼眸,心中滿是不捨:“姑娘,這是我家祖傳的一塊暖玉,還請姑娘笑納!”言罷,趙英策緩緩取出一塊上等的暖玉。然而,他並未將暖玉直接遞到如蘭手中,而是頗為默契地將它輕輕放置在亭子內的桌面之上。這塊暖玉並非男子所佩戴的樣式,顯然是特意為如蘭尋覓而來。

如蘭凝視著趙英策的一舉一動,只見他舉止得體、彬彬有禮,不僅如此,他還是自已的救命恩人,如蘭怎麼好意思收下這份厚禮呢!趙英策見如蘭有些猶豫不決,便再次開口說道:\"姑娘,請放心收下吧,全當是我對您救命之恩的一點小小回報。我不能在此久留,還望姑娘多加保重!\"話音未落,他便轉身離去。

如蘭望著那塊美輪美奐的乳白色暖玉,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她當初讓人去救他,沒想到他竟然親自救了她一命!再看看這塊玉,顯然是家中女子專門準備的。儘管在那場火災中,因趙英策給予的安全感而心生感動,但經歷過生死的如蘭只想平平淡淡地度過此生。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家庭背景必定頗為複雜,說不定連孩子都已經有了。如蘭暗自思忖著,不再苦苦思索,默默地將暖玉收好。

趙英策要是知道,如蘭這個時候的想法,怕是要委屈得哭出來了!那塊玉確實是家中女子所準備,但那可是他母后讓送給他未來媳婦兒的,是要送給桓王府當家大娘子的!這塊玉能夠調動他桓王府所有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