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想要這個!”稚嫩的童聲響起,一個大約五六歲的小男孩拉著一位老人,站在一處地攤面前,小孩子一手拉住他奶奶的手,一手指著那地毯上,栩栩如生的木製松鼠。

“呦呦,奶奶身上沒帶錢,給你買不了玩具,等下次來再買,好不好?”那位老人這樣說道。

“好吧,可是……”

“可是總是不見你們說的下次是哪一次啊”,男孩失落的低下頭喃喃道。

江銘不明白,每次出去逛街,看到想要的東西,大人們總是“下次來買”,但是卻沒有買回一次,他不理解。

明明別的小孩想要的東西,他的爸爸媽媽就買回來了,第二天會在他的面前炫耀“看,這是我爸爸媽媽給我買的好玩的,我昨天在街上看上這個陀螺了,你過來,你看它轉起來可好看了。”“嗯,是挺好看的。”

羨慕嗎?江銘想應該是有的,但也只是羨慕,從來不會奢想,那個時候工作對於低學歷的人來說很難找,他的父母在城裡找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才回家一次。後來工作找到了,也更忙了,忙到中午回來看望一眼爺爺奶奶,午飯沒吃就走了。他有時候甚至見不上父母一面。

對於江銘來說,見到父母,才是他最想要的禮物。可那並不現實,他的思念無法訴說,便將這一切試圖轉移。他想:只要我有其他的小夥伴了,還有好玩的,就不會想父母了!

於是他開始廣交夥伴,逐漸認識了很多人,他和那些夥伴在一起玩,一起學習;也經歷了許多事,他看見過一個小孩因為他媽媽不給他買奧特曼玩具撒潑打滾;也曾因為自已的莽撞導致奶奶遭受車禍,那時,許久未見的父母,對著他劈頭蓋臉一頓罵,但他們說的沒錯,是因為他的原因而導致的一切,即使奶奶並沒有怪他。

他似乎不會再想念父母了,他明白父母工作很累,也知道奶奶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那日的車禍導致奶奶落下隱疾)他時常想,要是能回到那一天,他一定會……

江銘時常和奶奶一起逛街,再次看到那些新奇的玩具,也只是看一眼。

“呦呦,你要玩具嗎,奶奶今天出來買菜帶錢了,買完菜剩下的應該夠給你買一個吧。”奶奶順著江銘的眼神,他剛在看那個松鼠,“不了奶奶,這些錢給您和爺爺買水晶餅吃!”江銘那稚嫩的臉笑著回答,

“真的不要嗎?”

“嗯…真的。”

“奶奶的呦呦長大嘍,哈呵呵”江銘的奶奶笑著,摸了摸江銘的頭。“你都說我長大了,還摸我頭,我要長不高了!”江銘閃過奶奶慢慢伸過來的手,“再長大也是我的乖孫”看著江銘閃過,奶奶也沒有生氣,依舊笑著。

江銘努力的想讓父母不再為自已操心,讓他們可以安心工作,他會照顧好爺爺奶奶,這對於才11歲的江銘來說,應該叫“人小鬼大”吧。

爺爺是什麼樣的呢?肯定會好奇,要江銘說,就是一個酒鬼煙鬼,還是一個愛趕集跟他的那群老夥計打牌的人。

爺爺經常和江銘對嘴【因為電影片道】,爺爺想看戰爭片,而江銘獨鍾於CCTV-14(少兒頻道)。一個電視放不出兩個頻道,所以,奶奶經常看到的,就是爺孫倆搶遙控器的場面。不過後來,基本電視都給爺爺看了。

因為爸爸給奶奶拿回來了一部手機,江銘被手機這種新奇玩意給吸引了,他似乎見老師們使用過。奶奶見他喜歡,便允許他放學回來玩手機,這可是樂壞了他,每次放學跑的最快的就是他,從學校到家也不遠,有1200米左右,他跑步7分鐘也就到了。

小學嘛,作業少,因此江銘經常回來就是玩手機,而電視就被爺爺佔了,每次還要江銘給他放戰爭片,時不時會吐槽“這打仗有什麼好看的啊,打打殺殺的。”

這時候爺爺抽著旱菸就說“那是我們老一輩乾的事,人老了就愛回憶以前的事”

“我不懂,我還小”江銘投降了,他確實不懂,過去了就讓他過去,回憶過往又有什麼用,又不能改變什麼,對吧。

“哎~等你到我這個年齡你就知道了”爺爺吐出一口白煙,把江銘嗆的眼淚都出來了。“你就不能不抽你那煙嗎,看把家整的烏煙瘴氣的,而且,抽菸對身體不好,天天見你那菸斗就沒離開過嘴!”江銘大聲道。

“我這又不是外面的那些二手菸,是我自已種的菸草,你又不是……”剛準備解釋就被江銘打斷了。

“哎,得得得,別說你那,煙都不好,快別抽了,說好幾次了。”

“唉,你不懂…”

“啊對對對,我不懂,我可不懂了,行了吧”江銘聽見這話都無語了,直接擺爛,繼續看手機,你說什麼就是了。

“唉,你這娃呦”爺爺無奈搖頭,繼續看著他那放著打仗的電視。

有一段時間,江銘迷上了下象棋,學了好一會,想著給他爺爺露一手,結果……

“哎哎哎,哪有象過河的”、“哎呦,你這馬怎麼走‘田’”,“唉,你這,唉”之類的話在小院響起,“我,我這不才學了一會嘛,啊哈哈哈~”江銘打著糊塗,不對啊,老爺子怎麼會下的,他不是愛打牌嗎?“唉,讓我教你,這象走田不過河,馬走日正斜吃,車(ju)直行,炮飛天,將士不出米字格,兵闖河後前兩一……”教了有一陣,大概學了皮毛的江銘又開始嘚瑟了。

“老爺子,現在再來,我要贏你!”

過了一陣,“哎哎,不對啊,你這棋還能這麼走?”、“不是,這炮什麼時候立中間的?”……江銘,完敗!

“年輕人,還得練,走棋不能只看一步,要看十步,百步,只看一步是走不長的,不管在象棋還是人生這條路上,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哦,哈哈”爺爺這般說著。

“算了,不學了,我要玩遊戲去了。”

“哎,你這娃呦,怎麼半途而廢啊。”

日子一天天過去,生活似乎在一天天變好吧,他們回來的次數多了,到呆的時間依舊很短,江銘和他們見了面,卻不知道聊什麼,他們經常會問“過得怎麼樣,你爺爺奶奶好好養你著嗎”江銘會說“好著呢,你們忙你們的,不用擔心我”結束三人之間的談話。

或許這就是和父母的正常交流呢,至少他是這麼認為的。也是可笑,他知道奶奶喜歡吃香蕉、愛穿紅色的衣服;爺爺喜歡喝酒,抽菸,打牌,下棋,喜歡吃水晶餅。卻從來不知道,他的爸媽,喜歡什麼,又討厭什麼。

他只知道,他爸媽經常問他學習,好了他們就開心誇他,不好就說讓他好好學習,別辜負了他們對他的良苦用心。他知道他們更喜歡看到他有一個好成績。

那時候,他有很多問題想問:

你們為什麼不經常回來看看我?為什麼在別人的父母會參加家長會時,你們的答覆卻是讓我爺爺去?為什麼放學別人有父母接,而我一直是一個人走回家?為什麼在我生病的時候,揹我去診所的不是你們,是我奶奶?所以為什麼是我辜負你們的良苦用心?

但是,江銘知道,他不能說,不能問,因為他們很忙,是啊,很忙,忙到自已孩子生日都忘記了,忙到就算有了手機一星期也不過幾通電話,每一通只有短短30秒。他不想讓他們再為自已的事操心,只能盡力表現的不在意他們,不想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