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乍到這處完全陌生之地,牛二蛋兩眼一蒙黑,自是一番好找。

奈何這個看起來並不是很大的小島,到處都是排列整齊的的一排排一列列石屋和木屋。

無論是使用什麼樣的材質建造而成,這些建築物卻是讓牛二蛋大呼震撼,實在是一間間都是美輪美奐,各有不同的風格。

看來,鳳家之人不僅有一顆玲瓏剔透之心,更有一雙巧奪天工的好手。

他們在如此閉塞的情況下,僅僅憑藉雙手,就能建造出如此恢宏的建築,這樣的成果,絕對是超越了很多盛名在外的工匠。

而這處小島上房屋如此之多,看來當初鳳三所言絕不是空穴來風,鳳家的總人口,大幾百近千是沒有任何水分的。

看這樣子,經過這麼多年的繁衍生息以及跨越式的發展,僅這目測的一排排房屋,就足以養育一兩千人。

先前的碼頭,除了停泊了幾艘普通的船隻外,應該是用作日常捕撈之用,卻是沒有再發現任何一艘近似於牛二蛋所乘的純黑色船隻。

或許,這鳳家的小島,這種奇葩的船隻同樣只有一艘。

分析其可能的原因,這樣的船隻製作非常的不易,尤其是包裹巨大船身的各種主要材料,不僅要儘可能地保持皮毛的新鮮和活性,而且必須是某種特殊海獸的皮毛製作而成。

條件如此的苛刻,以至於鳳家只會在極其特殊的場合,尤其每隔百年的聖女接頭之日,才會提前製作這樣的一艘怪船。

尋尋覓覓,接近於海域的地方几乎被二蛋在最短的時間給尋了個遍,奈何怪船的影子都再沒見到一艘,他也才徹底地死心了。

如果本來就沒有,費盡心思的尋覓,無非只是一次次地浪費時間,而根本不可能無中生有。

他最終說服了自已,只能悄悄地潛伏進附近的一處人家。

無論使用什麼樣的方式,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儘快尋找到他們製作獸皮衣裳的工坊,不然的話,這船長鳳三是永遠都過不來生他養他的地方看一眼。

為了不必要的麻煩,二蛋的一切動作只能是悄悄地進行,他來去如風沒有任何的聲息,畢竟鳳家古怪的行徑,他早已耳聞。

就連家族的優秀子弟,只是因為幾句忤逆的話語,就被毫不猶豫地驅逐出去,而終身都不能踏入故鄉的土地,這無疑是一個足夠奇葩的家族,更是有著非常古怪的奇葩思想。

和這樣的奇怪家族打交道,一言一語自然都得非常的小心,一個不注意,興許就是兵戎相見的悲劇下場。

權衡所有,二蛋決定不使用任何的武力,一切的行動還是悄悄地進行,盡他所能地探尋鳳家的秘密。

如果能悄無聲息地潛入聖女峰,並徹底地搞清楚鳳家隱藏的真正秘密,那無疑是最為理想的結局。

一旦驚擾了這裡的普通人,大量的封建遺老遺少,不出意外的話,等待他牛二蛋的必然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還打不得罵不得那種,實在是無窮無盡的麻煩。

苦心人,天不負,牛二蛋圍著鳳家尋尋覓覓,卻是沒有太大的收穫。

時間不等人,他終於還是按捺不住地使用了一點小手段,從一戶獨居老漁民的嘴中打聽到了一個重要的線索,這海島上捕獲回來的所有大小海獸,以及各種特殊的海獸,幾乎都是交給號稱鳳家一把刀的一位漁民來處置。

而這位悲催的老漁民,他睡夢之中被牛二蛋迷迷糊糊地喚醒,問過話後又迷迷糊糊地繼續倒頭就睡,即使第二天徹底地醒悟,也根本就想不起來,昨天的深夜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怪事。

半個多時辰過後,一個黑黝黝的身影,他悄悄地遠離這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再次回到了先前的碼頭邊。

沒錯,牛二蛋並沒費太大的功夫,就尋找到了這位號稱鳳家一把刀的準確住所,同樣沒有動用太多的手段,就打聽到了製作這件獸皮之衣的可能之地。

最終,他終於在這間無人的石屋,截獲到了一件尚透著餘溫的嶄新獸皮大衣,其同樣是從上至下的一身純黑,並散發著獨特的難聞氣息。

他抑制不住滿臉的興奮,卻是不敢有任何的耽擱,趕緊驅使著黝黑小船往回趕,實在是原本以為只需要一個時辰來回的行程,足足耽誤了近乎於雙倍的時間。

而那一頭的船長鳳三以及虎王小白,因為巨大的風險,更因為內心之中的擔憂,必然是早已等急了。

再一次的旅程,對二蛋來說早已是輕車熟路,分外的輕鬆寫意。

但對於船長鳳三來說,卻是一路之上,它都是將一顆心提在嗓子眼,甚至就連喘息,都已經快要徹底地忘卻。

他從未想到,原本難於登天的第二關闖蕩,卻是如此的風平浪靜,簡直比飯後的散步還要輕鬆隨意。

而這一切,都是來源於身前的這個神秘男人,他扛下了所有,而原本的劍拔弩張,卻是化於無形。

如果沒有他,船長鳳三不敢相信,他這一生,還能否回到生他養他的地方看一眼,只是為了看一眼。

看著瞳孔裡越來越大,那座陌生而熟悉的小島,看著島中央屹立千萬年而沒有任何改變的神聖之山,他聞著那股睡夢中讓他魂牽夢繞的熟悉味道,眼淚不爭氣地嘩啦啦往下流。

要說這鳳家的小島,確實是一處相當不錯的地方,到處都是如畫的自然風光,有山有水,有樹有草,好一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

無論是豔陽高照的晴好日子,還是陰雨連連的糟糕天氣,這海島上的村民都是一代又一代地在這裡生活繁衍著。

他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主要的口糧自是來自於大自然的饋贈,擁有著源源不斷的海洋魚類資源

而除此之外,在山坡的另外一頭,還被他們額外地開闢出一大片的區域,用來種植各種的蔬果瓜菜,以及數十隴的田地,那裡種植的,正是他們用於飽腹的口糧大米或者小麥。

而這些種植的種子,數千年都沒有任何的改變,都是來源於那些勤勞的鳳家祖先,他們一代代的辛勤播種,一代代的接力,並優勝劣汰地不斷改良而來。

或許從數千年前的鳳傾城開始,她們當初在蘭花千代的幫助下,率領鳳家的先祖遷徙到此地的時候,這一顆顆善良的種子就已經深埋在這片土地之下,並不斷地生根發芽,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