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二蛋終於搞清楚了,這伊藤蘭獨自一人逐浪深海的真正原因,敢情是不得已而為之。

也順帶搞清楚了,這扶桑帝都世家門閥以及皇室之間的大致關係,這也為他以後的日子裡,驚險遊走在這些錯綜複雜的勢力之間打下了基礎。

要說這些日子以來的抵死纏綿,雙宿雙飛,他和伊藤蘭之間一點感情都沒有,那他絕對會第一個不答應。

對於感情,他始終遵循於內心,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感情的基礎,沒有任何的雜色,也不需要其他的附加條件,超脫於所有的附加條件,純粹是彼此雙方心靈的碰撞,內心的真實喜好。

兩人相處,前後只有不到20天的時間,但他還是能感覺的出來,伊藤蘭雖然是扶桑女子,而且是扶桑皇室的嫡系女子,但她和山口和龜田還是有很大不一樣的。

那哥倆純粹就是瘋子,他們嗜殺,他們見血瘋狂。

他們崇拜強權,卻又欺凌弱者,他們抓住一切的機會表現自已,儘可能地往上爬。

尤其是山口,他的思想,已經不能稱之為思想了,純粹是被洗腦到極致,是別人強加給他的一股意志,被他不加思考地照著執行。

他們不需要思考,只會不經過大腦堅定地執行,並認為一切都是對的。

他們是可悲的,也是可憐的,只是活著的一具具行屍走肉。

而伊藤雪不同,她有自已的思想,同樣是堅定的思想,那就是她心中所謂的道。

她對軍國主義沒有任何的興趣,她一心向道,超脫於世俗身外,她尊崇的身份,自也不需要為瑣事所煩擾。

她和自已的迷亂,應該也只是暫時的,有太多的偶然因素,絲毫不會阻礙她的一片問道之心。

最終,二蛋同意了伊藤雪的請求,他沒有什麼可以幫助她,只能默默地祝福她。

祝願她突破順利,早日掙脫牢籠。

他會在這裡等她,洗的白白淨淨的,給她接風洗塵。

整整一個月,牛二蛋都是無所事事,他每天就是在這扶桑的首府京都瞎逛。

伊藤雪再沒有限制他的自由,也不需要限制,甚至都沒安排一個隨從,只是給了他一塊自由通行的令牌,就任由他牽著跛馬到處溜達。

她相信自已的魅力,也相信面前的男人,正如相信他藥膏的神奇藥效一樣。

如果沒有伊藤雪的作保,沒有這塊象徵權力的令牌,也許他的行動遠沒有現在這樣的自由,畢竟他的身份,他的來歷,無一不是充滿著神秘。

雖然,他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牛二蛋歷經千辛萬苦,也是九死一生,終於來到扶桑,來到扶桑帝國的中心京都。

他自然很迫切地想要找尋到盧三族人的藏身之處,那是他心中多年橫亙的一條頑梗,拿人手短,忠人之事,如鯁在喉,必然要去兌現和完成。

但這人海茫茫,又實在是沒有任何的線索。

在這裡,他兩眼一嘛黑,誰也不認識,雖然大街上行色匆匆經過的各色人群,外貌上和大秦並沒有太多的不同,就包括他們的語言,文字,有近三分之一,也是和大秦有著某種淵源似的類同。

他和山口一起這麼多年,自然是早已能很自如地用扶桑的語言進行交流,但他的外貌,依然倔強地保留著大秦修士的裝扮,完全不同於大街上的扶桑武士。

扶桑,雖然只是彈丸之地,但那只是相比大秦而言,實則地方還是非常的廣袤,足足有幾十個姑蘇府那麼大的區域。

而且,這是一個由無數島嶼組成的帝國,除了最大的一塊陸地島嶼,周邊還有數百上千個,上面照樣生存著人類修士的大大小小的衛星島嶼。

它們星羅棋佈,如棋盤落子一樣,分佈在主島的四面八方。

要想在如此廣袤的範圍內,如此眾多的島嶼之中,尋找到最終可能的目標,難度絕對是非常大的,而且時間註定是漫長的。

二蛋倒也不急,他已經履行了自已的諾言,來到了扶桑。

雖然還沒徹底完成諾言,但他正在努力,自然問心無愧。

除了尋找盧三失散的族人,他同樣對扶桑國人才培養的體系非常感興趣。

是什麼樣的體系和制度,才能培養出山口,以及他下面無數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奇葩武士。

同樣的,他也對扶桑國冶煉金屬的煉器技術非常感興趣,他們的倭刀獨樹一幟,是迄今為止見過的最堅硬,也是最鋒利的寶刃之一。

即使那些最底層倭寇使用的平凡倭刀,也遠非姑蘇府鐵家,王家,以及天平學院所能比擬。

雖然姑蘇府的地位,在大秦帝國只能算是普通的二等州府,但由於靠近魔都,帝國的經濟中心,所以姑蘇府煉器的技術並不差,受到魔都冶煉技術的就近傳播影響,最起碼也是位於整個帝國的上游行列。

由此可見,這小小扶桑小國,其綜合冶煉水準,可能已經悄然超過大秦帝國。

倭刀如此,代表冶煉水平更高傑作的精鋼鐵船,更是讓二蛋為之讚歎。

東海之上風雨飄搖,危機重重,這精鋼鐵船卻能安然行駛如履平地,即使遇到恐怖如斯的三級魚怪,也很難輕易地將這精鋼鐵船拍爛打散。

這一個月的時間,他除了等待伊藤雪出關,其他別無二事,也就慢慢沉下心來,用一種獨特的視角,以一個局外人的眼光,認真觀察起這扶桑國,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這種秘密,不同於一般家族技術性的不傳之秘,而是一種制度性的秘密,選拔人才的秘密。

他首先來到扶桑國的學校,看看這裡有啥不一樣的,能不能為他答疑解惑。

一個帝國的根本,歸根到底是人才,各種各樣的人才,而讓人到人才的過程,最核心的,必然就是教育。

和大秦大致差不多,扶桑國的人才培養體系,主要也是以學校和修煉學院的方式存在著。

京都地區,是扶桑國人口最集中的區域,這裡由無數大大小小的行政區域組成,同樣的,這裡也密密麻麻地,分佈著各種各樣的學校。

他首先來到一所小學校,這裡不同於二蛋的家鄉牛家村,10歲前的學齡兒童,讀的並不是村裡的私塾,而是統一的正規學校。

十歲過後,身體發育初步形成,就和大秦一樣,根據每個學生的天賦,選擇更適合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有那靈根好的,就會進入到各種各樣的修煉學院,有的主修煉氣,有的是煉體,也有的靈根較差,主攻煉器和藥學農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