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看累了,也看吐了。。。

二蛋再也不想繼續看到這一幕幕的愚昧了,越看他越是心驚,越看越是悲涼,為扶桑的百姓悲哀,也為大秦的百姓悲哀。

人之一生,到底圖個什麼?

這世上你最應該感謝的,難道不應該是你的父母嗎,他們生你,養你,把最好的留給你。

但恰恰是他們的父母,父母的父母,就已經被根深蒂固的腐朽觀念洗腦了,一代接一代,一代傳一代,直至不可自拔。

至於教育,難道僅僅是教化嗎?

那人和動物,和兇獸,和一條鹹魚又有什麼區別呢?

人之初,本善也好,本惡也罷,教育的意義,難道不應該是更好地認識自已,找到自已,提高自已,能夠看到更好的自已嗎?

再在此基礎上,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嗎?

哎!

歸根結底,誰讓兩個雄心勃勃的帝國靠的如此之近呢!

誰讓這扶桑國的資源如此貧瘠呢!

正是因為這貧瘠,別人不來欺負他,他反倒要跑出去掠奪富人家的了,這或許,才是扶桑軍國主義膨脹最根本的原因。

他算是看出來了,這扶桑國相比大秦,實屬丹丸小地,但這大大小小的島嶼和陸地,人口之密度,尚武修士的數量和比例,卻是遠超於大秦。

他們不僅是土地資源緊張,空中的靈氣資源更為緊張,以至於很多修士,乃至普通百姓,只能冒著巨大的風險,去危機重重的大海里討生活。

他們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無非就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資源,更優質的資源,不僅能夠生存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原本唾手可得的資源,人人平等的資源,卻被門閥世家人為地把控,造成了空前的緊張態勢,再在蠱惑之下,進而盲目而愚昧地去偷,去搶,去侵略。

他們冒天下之大不韙西征大秦,目的不言而喻,自然也是為了獲取大秦的資源。

但又是什麼因素,導致他們有如此膽量,敢以丹丸小國的力量,去以小博大,去捋老虎的屁股,主動侵略大秦呢。

這就是二蛋下一步要學習和考察的,扶桑國的底氣到底在哪裡?

這一天,牛二蛋走著走著,他來到了京都最著名的一條街道,因為這條街道,是整個扶桑國最為有名的煉器煉寶一條街。

好傢伙,說是街道,實則和一個大型縣城差不多的規模。

洋洋灑灑成千上萬間大大小小的店鋪,繁星點點地分佈於這一大片區域,數十條縱橫交錯有寬有窄的街道之中。

相比二蛋的家鄉如海縣城,這煉器煉寶一條街,可謂只大不小。

遠遠看見,有那門頭招牌高掛,一看就是豪門望族經營的店鋪,裝修的自是非常的豪華,門口還講究地鋪設有猩紅的地毯,一直延伸到遠方。

也有的獨門小院,家庭作坊性質的,遠看門口的路面坑坑窪窪,近看則是異常的簡陋。

這些煉器店鋪經營售賣的產品,簡直讓人眼花繚亂,各式各樣的都有。

但無一例外,他們煉製的清一色都是鋼鐵類製品,而且都是各式殺人鬥狠的兵器,並非日常的鐵製農具。

他們的經營模式,也幾乎都是前店後廠的方式,前面是門店,後面就是鍛造的小型工廠。

這些店鋪,一般會提供標準的兵器樣式,如果顧客看滿意了,價格談合適了,立馬就可以取走標準的成品。。

如果遇到挑剔的客戶,他們還可以為你量身打造個性化的定製方案,只不過要多等待幾天,而價格,自然會貴上不少。

這種集中式的超大型煉器市場,二蛋還是第一次遇到。

在姑蘇的時候,他接觸過的大大小小的煉器作坊也不少,但幾乎都是以零散的形式存在的,幾乎每家都有自已獨特的鍛造工藝,有的甚至是以傳家寶的秘密形式代代相傳,甚至還有傳男不傳女,口口相傳等一些奇葩的規矩。

就比如姑蘇鐵家和王家,都是姑蘇府的頭部大家族,也都有煉器的營生給他們帶來滾滾錢財,但他們製造的產品截然不同,他們打造兵器產品的工藝也不盡相同。

二蛋非常的疑慮,這種敞開式的經營,前店後廠的經營方式,豈不是沒有任何秘密可言了?

帶著這樣的疑問,他最終來到一家略顯破舊的家庭作坊裡一探究竟,實在是走過了一條又一條街,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大同小異。

那些大型的作坊,規矩自是很多,一般只能在前院購買,想要到後廠一探究竟,對他這種陌生人來說,註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找一些有特色小型作坊,最好能一探究竟,解開心底疑惑的那種。

這家作坊雖然破舊,但在進門口的上方,赫然懸掛著一塊扶桑帝國認證的煉器師牌匾。

這種牌匾雖然小巧,卻是非常的醒目,遠遠就能一眼看到。

這條街雖然有數百家大大小小的店鋪,但這種牌匾並不多見,平均下來近百家才有一塊,也幾乎都是高高懸掛在那些豪華店鋪的門口,而這種寒酸的破舊店面,懸掛這種醒目的牌匾,卻是第一家看到。

“老闆,我要打造一把上好的倭刀。”

接待他的是個小老頭,這是個典型的家庭作坊,應該是這方圓一片幾乎最小的一家兵器鋪了。

這家煉器鋪很是奇怪,除了滿屋子的傢伙什,亂七八糟地堆放著,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而堂屋的正中間,很是稀罕地沒有懸掛天皇的大頭像,反而是一個顯目而結實的書櫥。

書櫥裡滿滿當當的,裝滿了各種書籍,二蛋隨便瞄了一眼。

嘿,裡面最醒目也是最厚實的一本,竟然是本叫做人性弱點的書籍。

店裡只有一個老頭子,外加一個精壯小夥,看著和老頭長得有二分相似,應該是他的兒子,或者子侄。

看來這是家有故事的店鋪啊,這打鐵的老頭,不好好打鐵,竟然研究起人性的弱點了。

二蛋自然對這家店,充滿了無限的好奇。

“客官啊,請問你要打造什麼樣的刀呢?”

“老頭我這裡啊,只有一種款式的倭刀,但有數種不同的尺寸,你先看看有沒合適你的成品。”

“如果要定做,最少等待半個月的時間,實在是老頭年紀大了,力氣遠不如從前了。”

為了多觀察這種倭刀真正的秘密,二蛋自然願意等待這半月之期,反正他暫時也閒來無事。

他想要看看,如何由一塊凡鐵,經過眼前貌不驚人卻又有故事的匠人之手,最終變成一把削鐵如泥的寶貴倭刀。

老頭家的標準倭刀,和二蛋之前看到過的明顯有些不同,相比山口的那把刀,刀身更寬,刀的弧度也彎曲的更大。

因為二蛋的身高,相比一般的扶桑武士更為高挑,身材也更為健碩,所以他定製的這把倭刀,長度相比那些普通的成品,足足加長了20%左右,相應地,刀寬也調整放大了尺寸,就連刀的弧度,也做了一定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