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這場大規模的戰爭,最後是如何結束的,實在是打到最後,所有人都筋疲力竭,殺紅了眼,麻木了手腳,就連鋒利的倭刀寶劍,也都砍折了刃口。

眼看著身邊,認識的人越來越少了,眼看著這躺下的,熟悉的面孔越來越多了。

所有人都已經殺的麻木,機械地揮舞著手裡的武器,彷彿中了邪魔的行屍走肉般,只是任憑著本能和慣性,所謂的堅強意志控制著早已麻木的軀體,沒有任何思想地向前衝殺。

他們悍不畏死,但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死亡,血流成河,屍骨堆成山高,他們卻又無比的恐懼。

這花花世界,他們根本沒有享受夠啊!

還有那麼多美好的日子在等著他們呢,還有那麼多如花的姑娘,在等著他們寵幸呢!

海龍王,帶著尚存的七八百名海盜,一瘸一拐的,連滾帶爬地跑了。

隊伍裡面還有不少缺胳膊少腿的,相互攙扶著,一臉痛苦地緩慢向前。

而倭寇的部隊,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逃走,卻沒有任何的阻攔。

實在是這山口的部隊,能爬起來的只剩下不到300人了。

鎮雄帶來1500人的精英倭寇,原本算盤打得滴答響,指望來個一石二鳥,一統東海的美夢呢!

結果損失的更加慘重,只剩下可憐的500來人。

這仗啊,如果再繼續打下去,也許這幾個帶頭的還都能勉強支撐下去,但下面的兄弟們呢?

極有可能十不存一,自已當個光桿司令,每天大眼瞪小眼顧盼自憐,實在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這鎮雄可是徹底傻眼了,呆呆地站立在那裡,一動不動好久。

好不容易回過神來,他遠遠地看著山口,山口也看著他,兩人大眼瞪小眼,相視茫然。

誰也沒想到,這戰局怎麼會變成這樣子了,和預想的有太多出入了啊。

龜田,在最後的戰鬥中被海龍王砍了一斧頭,左手直接被連根砍掉。

他倒也光棍,為了阻止毒液上升,危及他的性命,於是有樣學樣,直接砍掉了左手的小臂,配合他的獨眼龍,倒也遙相呼應誰也不嫌棄誰。

這會正緊咬著牙關,緊皺著眉頭,自已給自已包紮傷口呢。

只是不知道,這折了一臂的他,以後還怎麼摟那麼多的美嬌娘。

海龍王同樣掛彩了,受了非常嚴重的刀傷。

他的左腿被山口的倭刀刺穿,裡面的筋骨也被順勢攪的粉碎,左臂被鎮雄的倭刀狠狠地砍了一刀,差點被連根削下。

幸好他危急關頭趕緊閃開,但即使他閃躲的夠快,堪比一隻靈敏的大猴子,還是被鋒利的倭刀砍中了一大半,左臂軟噠噠地懸掛在那裡,左手裡的斧頭再也拿捏不住,啪地掉落在堅硬的石頭地面上,濺起一地的火星。

這些人裡面,只有鎮雄是最幸運的了,他身上幾乎沒有一點的傷害,活蹦亂跳的,但他的心早已沉到谷底,可能是這些人裡面最苦澀的,就他的部隊死亡的人數最多,原本他對戰鬥的期望值也是最高的。

雖然他們來勢洶洶,而且前後夾攻海盜,自然佔了不少的優勢,但鎮雄忽視了海盜的兇殘和紀律性,忽略了他們心中的仇恨,更是小瞧了海盜手裡的劇毒兵器。

雖然山口鄭重地向鎮雄介紹過海盜研發的奇毒,但這鎮雄一直抱著懷疑而僥倖的心理,他並沒有完全相信山口的警告,只是認為他有點杞人憂天,草木皆兵了。

一場大戰,就這樣從各方雄才大略的謀劃開始,厲兵牧馬半年多,準備不可謂不充分,卻又這樣稀裡糊塗,莫名其妙地結束了。

這裡沒有贏家,統統都是輸家,死的死,殘的殘,實力大受損失。

如果說只有一個贏家的話,那自然是這東海之上第三股倭寇部隊的統領高橋了,以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桃花島,他們坐山觀虎鬥,穩坐釣魚臺。

僅僅是第二天,高橋就獲知了山口這裡發生了驚天的大戰,他親自帶隊,趕緊來安撫兩位被傷的不輕的老夥計。

山口,高橋,鎮雄,龜田,這四人是同一批選拔入侵大秦的倭寇首領,他們一起參加了扶桑國最嚴格的軍事選拔訓練。

只不過龜田本性頑劣志不在此,後來當了金蓋山的山大王,而其他三人,隊伍倒是發展的越來越大,也順勢由當初的百夫長,一躍而成為千夫長。

他們這三人,經過20來年的努力,各自統領一支近2000人的倭寇隊伍,也是這東海之上,勢力最為強大的倭寇隊伍。

如果能再進一步,各自勢力能達到萬人的規模,自然就是萬夫長的封爵,也就是真正的一方統帥大將軍。

他們三人的關係非常的模糊,亦敵亦友,面對外來的勢力,危及他們利益和性命的時候,他們自然會一致對外。

但彼此之間卻又明爭暗鬥,勾心鬥角,畢竟這東海之上,要想成為統領萬人的大將軍,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自已的隊伍一統東海,但又有哪個傻子,願意拱手相讓這萬眾矚目的榮譽呢。

在他們西征壯行的時候,天皇發話了,也是給他們的許諾。

只要你們做出一番功績,再能順利地突破金丹修為,那未來的西征大統領,大將軍,必然有你們其中的一個人。

扶桑的大統領,一人統領上萬的軍隊,威風八面,光宗耀祖,這是無數扶桑武士從小的夢想,自然也是他們幾人心中最崇高的夢想。

畢竟他們的家族,還都是扶桑國的二等甚至三等家族,要想實現家族跨越式的發展乃至跨越階層,明知道困難重重,仍然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衝,哪管背後洪水滔天。

所以他們三人明爭暗鬥的根本,就是爭取這唯一一個大統領的位置。

突破金丹,對他們來說只是時間問題,並不算太大的難題,但赫赫的軍功,則需要他們一點一滴地打下。

現在什麼都沒了,什麼都完了。

山口的部隊,算上後勤,滿打滿算只剩下五六百人,鎮雄算上後勤,也只有一千人多不了多少了,畢竟他的實力,原本就比山口要略弱一點。

而三人之中,原本實力最弱的高橋,反而因禍得福,他的大部隊,並沒有遭受到任何的消耗和減員,依然兵強馬壯。

光這立馬能戰的武士,就高達1500人。

山口再獨自留在這裡,已經不安全了,鎮雄的基地,同樣風雨飄搖。

雖然海龍王遭受的損失比誰都大,但他的隊伍補充兵源的速度,是遠遠快於倭寇的。

只要是人,能說話能幹活的,他幾乎都要,來者不拒,完全有可能,短時間之內捲土重來。

而這倭寇的有效作戰部隊,清一色的都是歷經考驗的浪人和來自扶桑本土的武士,幾乎沒有任何的外來可疑之人。

特別是海島上的基地,更是每一個人都知根知底。

畢竟這裡是他們的大本營,來不得任何差錯,至於陸地之上,他們倒是經常用一些俘獲的異國修士打頭陣,充當炮灰。

這就註定了,他們要想壯大隊伍,並非一時一日之功。

他們要想安身立命,乃至捲土重來,只能暫時委屈求全,共同投奔原本不如他們任何一家的高橋。